推动科创街区的星星之火加快形成燎原之势 | 媒体视野中的长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11:08 4

摘要:本周,2025外滩大会在沪举行,“机·智——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也在长宁刘海粟美术馆开幕,全上海都掀起了探索科技回归都市新可能的风潮。近年来,长宁聚焦“上海硅巷”科创街区等品牌地标,在高浓度创新裂变、高效能空间释放、高活力生态营造上持续下功夫。让我们和“

本周,2025外滩大会在沪举行,“机·智——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也在长宁刘海粟美术馆开幕,全上海都掀起了探索科技回归都市新可能的风潮。近年来,长宁聚焦“上海硅巷”科创街区等品牌地标,在高浓度创新裂变、高效能空间释放、高活力生态营造上持续下功夫。让我们和“宁宁”一起来看,最近长宁都有什么新亮点~

《长宁区委书记张伟:抢抓科创回归都市机遇》

9月13日、16日,《解放日报·思想周刊》“观点”栏目、上观新闻报道:基于科创回归都市的鲜明特征,我们感到:面向“十五五”,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增强为国担当、勇为尖兵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充分结合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增强都市创新策源功能;强化城市更新赋能科技创新,释放都市创新空间载体;强化创新要素高效组合流动,激活都市创新发展动能,推动科创街区的星星之火加快形成燎原之势。

《解放日报》相关报道

《科技,让养老有了新滋味》

9月13日,《光明日报》科技版、光明日报App、光明网报道:传统养老方式暴露出来的短板,在科技赋能下,有了新的突破点。上海虹桥一社区食堂,就以智能科技助力破解社区老年人的吃饭问题。只见社区食堂里,机械臂将净菜投入智能系统,煎烤蒸煮全部自动完成。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系统已掌握2000多道菜谱,涵盖八大菜系,能够精准控制油盐配比,为老年人提供美味的健康餐食。

《光明日报》相关报道

《长宁:智能水表上线,“点滴”之间守护老人安全》

9月15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民生一网通”栏目报道:今年,长宁区计划为500户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监测老人24小时的用水量。一旦发现异常就会立即报警,并且自动派单到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上门干预。2025年7月底已安装1190户。

《民生一网通》相关报道

《算法时代,艺术如何实现人机共生新可能?上海青年美展带来“机智”解答》

9月13日、14日,《新民晚报》、新闻综合频道“上海早晨”栏目、上观新闻、阿基米德App、澎湃新闻App、澎湃新闻、青春上海报道:9月13日,“机·智——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展览以人工智能发展为背景,聚焦人机共生语境下的艺术新可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剧透来了!光影节遇上荟聚周年庆,长宁一批文旅消费优惠即将释出…》

9月16日,上观新闻、中国城市网、阿基米德App、周到上海App报道:9月26日至10月2日,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长宁分会场活动即将举行,以“光耀长宁——荟聚闪耀之光,点亮美丽长宁”为主题,融合构筑具有上海城市特色的光影空间布局。与此同时,2025年长宁区“最虹桥”嘉年华也将于9月26日启幕‌,以“最虹桥 Xin遇见”为主题,于9月至10月在全区文化场馆、公园绿地、商业载体、网红街区等各类活力空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商旅联动活动。

《深化文商旅融合,虹桥南丰城秋日季启幕》

9月12日、13日、14日,人民日报App、《解放日报》要闻版、上观新闻、新闻综合频道“新闻报道”“新闻夜线”“上海早晨”“新闻坊”栏目、新闻晨报网、澎湃新闻App、澎湃新闻报道:9月12日,虹桥南丰城“SHINE金金乐”秋日季启幕,以金色秋韵为主题,打造沉浸式秋日美学空间。期间,虹桥南丰城积极响应“文旅商体展”融合趋势,携手上海书城共同呈现2025金秋诗歌节暨“晒秋好书市”主题市集。市集还引入上海书城于今年8月“上海书展”期间推出的传统文化体验空间“拾光共聚场”,让消费者在互动中深度感受传统非遗的魅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由城市更新解码可持续发展·新华社区的实践之路》

9月18日,《文汇报》专版报道: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城市更新项目A.F.A上海融侨中心首次成为长宁分会场之一。项目竣工备案在即、招商渐进,正跃跃欲试成为与上生·新所媲美的城市更新“封面级”案例。目前,新华·中央活动区“凯田区域”已入驻企业200家、从业人数8000余人。放眼五年,街道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总量增加28.1%,约1000家。重点规模企业综合贡献总量从2021年约10亿元,至今接近17亿元。街道引进新东方、蕉内科技、瑞幸咖啡、黑湖科技、信飞科技等头部企业。毫无疑问,“百年新华”正通过加速建设更多具有标杆意义的产业载体,多措并举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极,绽放生生不息的新活力。

《文汇报》相关报道

《交叉地带共治合力来自共识》

9月15日,《文汇报》头版、上观新闻报道:沿淮海西路往凯田路方向,有条市政分割线——一边是用小方块马蹄石铺陈的人行道,属于徐汇区;另一边的道板砖用了大方块透水砖,属于长宁区。两区交界处,责任划分归属有差,协同起来不容易。随着A.F.A竣工备案临近、招商渐进,共享单车占道愈发严重,经营主体也提出改善路面的诉求。年初至今,新华路街道跨前一步,在“多格合一”基础上牵头创新建立跨区协同治理机制,市中心交叉地带,正在合力共治下呈现出有序。

《文汇报》相关报道

《多格合一巧解“城市刺猬”》

9月12日、13日,《文汇报》要闻版、上观新闻报道:12日,全市党建引领网格治理跟踪评估反馈会暨工作推进会举行。哈密路,一条始筑于1901年的小马路。880米的道路上立着86根功能各异、权属分散的立杆,平均每10米一根。转机来自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机制。街道向区级专项工作组“吹哨”后,启动提级入格机制,由区委领导带队,建管、交通、绿化市容、电力等多部门单位“沉网入格”,现场勘察、协同办公。责任明确,资源下沉,流程优化。很快,多个倾斜立杆完成迁移,多条线未来将缆合入地。

《文汇报》相关报道

《近观“两山”丨城市绿野仙踪》

9月17日,央视新闻App报道:在上海长宁的居民小区里,曾有一块无人问津的“边角料”空地。如今,它被爆改成了生态乐园:在732平方米的空间里,132种植物、40种昆虫、37种鸟类“和谐常住”,还有貉、红隼、凤头鹰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来做客。社区居民参与设计、自发维护,现实版“生态养成系”游戏正在城市上演!

《央视新闻》相关报道

喜欢就点个“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来源:上海长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