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档向来是大片云集、竞争白热化的战场,而今年,一部题材新颖的电影《震耳欲聋》悄然崭露头角,宣布 10 月 4 日公映,并在 10 月 2 日开启点映,迅速吸引了大众目光,成为这个假期不可错过的品质之选。#檀健次震耳欲聋定档10月4日#
国庆档向来是大片云集、竞争白热化的战场,而今年,一部题材新颖的电影《震耳欲聋》悄然崭露头角,宣布 10 月 4 日公映,并在 10 月 2 日开启点映,迅速吸引了大众目光,成为这个假期不可错过的品质之选。#檀健次震耳欲聋定档10月4日#
《震耳欲聋》将镜头对准了一个鲜少被影视行业深度挖掘的群体 —— 聋人群体,围绕 “聋人反诈” 展开故事,部分情节取材自手语律师张琪的真实从业经历。在现实世界中,聋人群体由于沟通不便,在面对诈骗陷阱时往往孤立无援,成为犯罪分子觊觎的对象。影片以此为切入点,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更填补了国产电影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从全球范围来看,关注特殊群体生存困境与权益保护的影视作品正逐渐成为趋势,如韩国电影《辩护人》关注弱势群体的司法公正,美国电影《黑水》聚焦环境污染对普通民众的危害。《震耳欲聋》紧跟这一潮流,将聋人群体的挣扎与反抗搬上大银幕,有望引发跨文化的共鸣。
首支定档预告就展现出了影片的独特魅力。预告中大量手语对白的运用,每一个手势都饱含情感,精准地传达着聋人角色的内心世界。低频音效的设计更是一绝,模拟出聋人独特的听觉体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他们的世界,真切感受到生活的不便与反诈斗争的艰难。比如法庭上的场景,主角打手语陈述观点时,对方律师突然加速发言,主角瞬间慌乱的神情与在空中乱抓的手指,将聋人在交流中面临的困境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种细腻的呈现方式极具感染力。
作为主演,檀健次为了演好角色可谓下足了苦功。杀青时,他的手语水平已经十分精湛,甚至超越了剧组翻译。收工后,他还戴着耳塞去超市体验生活,亲身感受聋人在日常购物、交流中遭遇的难题。此前,不少流量演员在转型出演严肃题材影片时,因演技不足、对角色理解不深而饱受诟病,观众难免对檀健次的表现心存疑虑。但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他全身心投入角色塑造,这种敬业精神无疑为影片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不过,也有人质疑流量演员是否真能抛开偶像包袱,驾驭复杂深刻的角色。檀健次在《震耳欲聋》中的表现,或许将成为解答这一争议的关键。
《震耳欲聋》凭借新颖题材、精良制作以及演员们的用心演绎,在国庆档众多影片中脱颖而出。它带来的不仅是一场独特的视听盛宴,更有望引发观众对聋人群体的关注以及对反诈问题的深度思考。在这个国庆假期,走进影院观看这部电影,相信它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震撼与感动。你认为檀健次能凭借此片打破流量演员在严肃题材中的 “魔咒” 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来源:小娱星探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