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长拼补习班,聪明妈妈培养吸金体质!两招让娃未来身价翻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04:30 1

摘要:最近突然发现小泽泽一个另类的气质,这个孩子对钱没有概念,无所谓。

01

大家好,我是笔耕不辍的拽姐。

最近突然发现小泽泽一个另类的气质,这个孩子对钱没有概念,无所谓。

感觉和幼儿园的时候相似,譬如,他幼儿园的时候能说出想坐热气球去北京看天安门,去澳洲看袋鼠。

现在也敢,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时刻弦都紧绷着,提醒自己要努力赚钱。

因为这孩子知道他自己的零花钱给我们买礼物贵,但花我们的钱从来不心疼。

真的仿佛我们如提款机一样,可以源源不断地有钱。

我仿佛看到前段时间曾写过文章里的孩子,父母满足不了他们的愿望,就在网上说:没钱就不该生孩子。

所以,今天想和各位宝妈宝爸聊点实在的:怎么在日常生活中,悄悄培养孩子的"赚钱思维"。

因为孩子会赚钱了,懂得赚钱的逻辑了,自然便会懂得珍惜以及如何使用金钱了。

别误会,这不是让孩子去打工挣钱,而是教他如何让自己越来越"值钱"。

02

先给大家算笔账:

10万块钱,每天只要增长0.5%,一年后就能变成61.7万!

相反,如果每天减少0.5%,一年后就只剩1.6万。

这个神奇的"复利效应",用在孩子成长上同样管用。

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后就是天壤之别。

培养赚钱思维的核心,就是让孩子学会"每天给自己升值0.5%"。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这种"吸金体质"?

看看现在的情况:"铁饭碗"越来越靠不住,AI还在抢饭碗。

与其拼命给孩子囤房产、存钞票,不如培养他独立生存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这才是真正的"终身饭碗"——走到哪都能吃得开,什么时候都饿不着。

这是我和小泽泽实践后最有效的两招,简单又好用:

第一、从"刷视频"到"做视频"

孩子抱着手机刷短视频?别急着发火,试试这样引导:

先问他:"这个视频为啥这么吸引你?"

再挑战他:"如果让你来拍,你怎么能拍得更好?"

这样一举两得:既满足了孩子娱乐的需求,又让他从被动消费变成主动思考。

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第二、从"买玩具"到"卖玩具"

孩子缠着你要买新玩具?机会来了!

先问他:"这个玩具哪里最打动你?你觉得这个价钱值吗?为什么值?"

再让他换位思考:"如果让你推销这个玩具,你会怎么介绍?"

这样既能合理满足孩子的购买欲,又能悄悄培养他的商业思维和换位思考能力。

03

当然这种赚钱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慢慢来,更要全方位布局。

例如这四个在家就能练的实操方法:

第一、给"零花钱决策权"。

这个之前拽姐已经说过了,一定要定期给孩子零花钱,让他自己决定怎么花。

哪怕买亏了、买错了,也是宝贵的实践课。

这么小的代价就能学到理财教训,多划算!

第二、鼓励"小折腾"。

支持孩子摆摊卖旧书、做手工义卖。

重点不是赚多少钱,而是体验"从0到1"的全过程——策划、执行、总结,这才是无价之宝。

小泽泽现在热衷于收拾他的旧书去卖,因为我们承诺过卖的钱全是他自己的零花钱,所以每到寒暑假,整理他不要的书去卖,乐此不疲。

今年他还研究要在线上二手市场卖,倒是让我大大震惊了一把!

第三、开"价值识别课"。

带孩子看场电影,然后一起讨论:"这电影值票价吗?为什么值?哪些地方可以更好?"

培养孩子判断价值的能力。

今年陈佩斯的《戏台》大火,我们全家都去看了。

观影后,小泽泽以他10后新颖的角度,给了我不少写作灵感。

他还说了很多细节,若是他会怎么拍感觉更好玩。

当然,因为我们当时都买的高价票,他说不值,他觉得一张票30元就很贵了。

但我和他说了电影制作整个流程,每个环节需要花的钱,陈佩斯为了拍电影还卖了房,坚持了8年。

他后来想了想反水说:那咱们电影刚上映就来看了,很值。

第四、讲"长期主义故事"

用巴菲特、马斯克等成功人士的故事,告诉孩子真正的成功来自于长期积累,而不是一夜暴富。

这个世界上,哪有这么多开挂的人生,那些所谓的成功,不过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避开的三个坑:

1、别急功近利:

思维培养是慢功夫,今天播种明天就要收获,那是种韭菜不是养孩子。

2、别只谈钱:

3、别过度保护:

让孩子适当试错,亏掉的钱都是便宜学费。现在亏小钱,好过将来亏大钱。

拽姐最后再说两句:

培养"吸金体质",不是让孩子变成小财迷,而是给他掌控人生的底气和能力。

让孩子明白:我不是为钱工作,而是让钱为我工作。

还是那句话,开始一件事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从今天起,和孩子一起,每天进步0.5%吧!

今日感悟,与大家共勉。

PS:你家娃有哪些"赚钱小妙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来源:姐拽的有气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