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5 月,“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第二部分【色彩系统实践】于北京启动。特邀德国当代艺术家英格丽・弗洛斯(Ingrid Floss)担任导师,与来自不同地域的二十位艺术创作者汇聚在一起,围绕当代绘画色彩理论体系与实践展开系统性研究。
2025 年 5 月,“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第二部分【色彩系统实践】于北京启动。特邀德国当代艺术家英格丽・弗洛斯(Ingrid Floss)担任导师,与来自不同地域的二十位艺术创作者汇聚在一起,围绕当代绘画色彩理论体系与实践展开系统性研究。
作为”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课题全面革新的一年,本年度课题结构设置以德国色彩绘画教育体系为基础,特别构建了【当代绘画观念】【色彩系统实践】【个人方法论建构】三大部分。在本部分中,以色彩在绘画史演进为脉络,系统解析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Itten)的色彩理论、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的“色彩互动”研究成果,以及汉斯・霍夫曼(Hans Hofmann)“推拉理论” 在平面绘画实践中的应用逻辑。成员们通过理论研讨、案例分析与创作实践,实现色彩理论认知与创作能力的双向提升。
在研讨和创作之外,弗洛斯导师带领成员们实地参观了“自然之绘:琼・米切尔 / 梅根·鲁尼”的展览现场,面对原作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讲解。本次工作坊期间,还参观了位于798艺术区勒木画廊马树青导师的个展,马老师亲临现场为成员进行导览并开放工作室供大家参观与交流探讨,从创作方法论与艺术实践层面,为成员拓展了关于色彩语言表达的多维思考视角。
在工作坊后期,为了方便成员加深对导师所讲内容的理解,主办方特请英格丽・弗洛斯导师基于每日讲授内容,做了详细而生动的总结。这些深入浅出的讲解与现场照片,引导我们沉浸在色彩的畅想中,带领我们重温工作坊的美好时光。
“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
导师英格丽·弗洛斯
工作坊讲授部分内容
Ingrid Floss' Teaching Log of the Workshop
第一天 / Day 1
工作坊首日色彩理论讲解
今天是“色彩绘画” 创研工作坊【色彩系统实践】部分的第一天。一开始,我向大家讲解了色彩理论,探讨了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阿道夫・霍尔策尔(Adolf Hölzel)、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Itten)等所提出的色彩理论的重要性。当我们开始用色彩进行创作时,色彩就像一个双重系统,它们之间相互组合的方式,以及彼此间的关系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在创作中,我们不能单独去考虑某一种色彩,而总是要将色彩放在相对的关系中去处理。所以,我希望能引导成员们从他们原有的认知系统中走出来,进入到另一种对色彩的思考模式里,让他们学会用色彩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要赋予色彩过多其他的指代意义,而是更多地去思考色彩之间的关系,这种绘画方式就
来源: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