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施工现场,钢筋就是建筑的“筋”,但若连接不牢,再粗的钢筋也撑不住整栋楼!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6中的核心要点,以避免施工现场质量验收返工问题。
在施工现场,钢筋就是建筑的“筋”,但若连接不牢,再粗的钢筋也撑不住整栋楼!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6中的核心要点,以避免施工现场质量验收返工问题。
一、机械连接的3大方式,谁最受欢迎?
1、套筒挤压连接——很少用
原理:用液压机把套筒“挤扁”,让钢筋和套筒死死咬合。
适用:大直径钢筋(如桥梁桩基)。
等级:不明确分级,但必须达到I级或II级强度(强度越高越好)。
2、锥螺纹连接——很少用
特点:锥形螺纹拧紧即可,施工快但强度低(只有母材的85%-95%)。
等级:可划为I、II、III级,但需控制残余变形(变形越小越好)。
注意:易松动!必须用扭矩扳手拧紧(如Φ16钢筋拧到100N·m)。
3、直螺纹连接——最常用
分类:
镦粗直螺纹:先镦粗钢筋再车丝,但容易脆断(慎用!)。
滚压直螺纹:直接滚压出螺纹,推荐用剥肋工艺(精度高、强度稳)。
等级:
I级:抗拉强度≥钢筋极限强度,延性好(抗震首选);
II级:强度达标但延性稍差(普通梁柱);
III级:仅用于次要构件(如构造柱)。
口诀:抗震选I级,主梁用II级,小构件用III级!
二、连接部位“三不准”
1、不准在梁端、柱端加密区随便连!
2、若必须连接,只能用I级或II级接头,且接头比例≤50%。
3、同一区域接头别扎堆!相邻接头间距≥35d(d为钢筋直径),例如Φ20钢筋间距≥70cm。
4、受拉区接头要“躲”在低应力区,受压区可放宽。
三、施工质量“三步控”
1、加工阶段:
切头要平:用砂轮切割机切钢筋,端面平整无毛刺。
丝头要靓:丝扣长度误差≤1扣,戴好保护帽防生锈。
2、连接阶段:
拧紧力度要准:用扭矩扳手检查,外露丝扣≤2扣。
雨天防滑丝:雨天作业需遮盖,螺纹进水易打滑!
3、验收阶段:
每500个接头抽3个试拉!若1个不合格,再抽6个复检。
隐蔽验收标记:合格接头贴标签,拍照存档避纠纷。
四、必做试验,别怕麻烦!
1、式检验:厂家提供套筒时,必须附带检测报告(留存备查)。
2、工艺检验:每批钢筋进场前,做3组试件拉断,强度达标才施工。
3、现场抽检ABC:
A.每500个接头抽3个,拉到断裂看强度。截取试件后的部位需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补接。
B.直螺纹外露丝扣≤2扣
C.复检规则:1个不合格→抽6个;再不合格→整批报废!
血泪教训:某工地因未做工艺检验,300个接头全部返工,损失10万+!
五、总结:记住这3条,工地不踩坑!
1、选对接头类型和等级:抗震结构用I级直螺纹,普通部位用II级。
2、严控连接位置:避开加密区,接头别扎堆。
3、试验不能省:工艺检验+现场抽检,少一步都是隐患!
以下问题不要碰:
转发提醒工友:钢筋连接无小事,规范操作保饭碗!
文中数据依据《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6,结合实际施工经验整理,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建造工匠123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