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互联网已深度融入青少年学习生活,海量信息交织的网络环境对青少年信息辨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类未经证实的信息、模糊边界的社交内容、易引发误解的传播形式,正成为青少年网络使用的新挑战。
当前,互联网已深度融入青少年学习生活,海量信息交织的网络环境对青少年信息辨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类未经证实的信息、模糊边界的社交内容、易引发误解的传播形式,正成为青少年网络使用的新挑战。
9月16日至19日,成都市委网信办组织的“文明上网小卫士 安全冲浪我先行”——成都网络举报辟谣进学校主题宣传活动,陆续走进成都市石室联中132学校、成华小学蜀都分校、成都八中等多所中小学,以趣味化、互动化形式开展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
▲成都市石室联中132学校-辟谣知识竞答环节学生纷纷举手参与
活动紧扣青少年网络学习、网络生活实际需求,通过真实案例拆解信息传播,帮助学生掌握辨别信息真伪的方法,让青少年学会从官方渠道验证信息。
▲成华小学蜀都分校-小朋友积极参与辟谣知识竞答
“辟谣知识竞答”环节中,四川省小学信息科技教材编委、成都天府中学信息科技学科组长颜茜通过剖析信息传播逻辑,引导学生“识谣辨谣”,从案例中掌握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方法,学会从官方渠道验证信息。同时现场通过网络谣言情景讨论、行为指南分享,引导学生合理规划上网时间,树立文明上网观念,避免发布或传播网络谣言。
“网络举报实操”环节中,重点详解了“保存证据—选择类型—填写信息—等待反馈”的四步举报法,同步介绍中央、省市多个辟谣、举报平台等官方渠道,指导学生在遇到不良信息时,能规范、快速地完成举报。
▲颜茜老师现场分享举报“四步法”
此外,现场设置的互动体验项目,进一步让网络素养知识“活”起来。“文明E时代·少年请回答”网络案例分类游戏中,每张卡片都还原了青少年熟悉的网络场景——如收到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是否能点击?看到朋友转发的“小道消息”该如何处理?学生们通过现场讨论、协作分类,明晰网络行为的边界与原则。“打击乱象所”射箭互动则将“不实信息”“不当言论”等网络不良内容设为标靶,学生们拉弓“击碎”标靶的过程,不仅充满趣味,更深化了“主动抵制不良信息、维护清朗网络”的意识。
▲学生参与“文明E时代·少年请回答”网络案例分类游戏
此次进校园活动,打破了传统说教模式,将严肃的网络素养教育转化为青少年乐于参与的互动体验,有效强化了青少年文明上网、辨谣辟谣的实际能力,为引导青少年安全、健康、文明地畅游网络空间,守护青少年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梦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