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润读书会”直播两小时:饿着肚子谈美的,被年轻人的拼劲暖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7 08:25 1

摘要:昨天中午,我受邀参与“刘润读书会”的直播,分享了“美的如何打造卓越组织”的内容。

作者:刘欣

昨天中午,我受邀参与“刘润读书会”的直播,分享了“美的如何打造卓越组织”的内容。

从上周五接到邀请,到这周二进入直播,中间只有短短的4天时间准备。

虽说对于主题内容,我是老手了,但对于直播,我还是一个新手。

今天,我就把自己在这场直播中,既是老手又是新手的真实感受和收获,分享给你。

再熟悉的内容,

也要适应新的场景

“美的如何打造卓越组织”这个内容,我已经在不同企业不同场合讲了很多遍,里面的内容可以说是烂熟于心,更何况我还把它写成了一本20万字的书,PPT也有各种不同版本。

然而,在直播场景下,应该用什么样的PPT,我却没有类似版本。

在午餐加午休的这个时间段,应该怎么讲更合适,我也没有经历过。

一套招式不可能打天下,必须要见招拆招。

再熟悉的内容,也要适应新的场景。

好在有出版社的小伙伴帮忙,给我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版本,并一再和我强调,字一定要大,因为是用手机看,字小了看不清。而且,要多讲案例,多讲落地干货。

嗯,后一个要求,问题不大,我平时也是这么讲的。

不过,前一个要求,我就要把PPT重新调整一遍了。

真正动手改PPT的时候,和我预想的一样:果然不是只把文字放大那么简单,要进一步精简内容,才能保证所有字号都在28号以上。

我利用周末的时间,重新又把内容做了“减、拣、简”——先删减,再拣选,最后呈现还要最精简。

这个过程,无异于又把熟悉的内容,用奥卡姆剃刀再剃了一遍。

这倒也符合美的极简主义的文化,就是要不断简化,以简化促增长,一切围绕着用户做工作。

“剃”PPT的同时,我还是有意多留了几页,以防前面讲得太快,内容不够。

然而,直播过程和我的预想,完全不一样。

不是双方,而是三方;

不是面对面,而是屏对屏

面对镜头录视频,是单方。

面对观众做演讲,是双方。

在“刘润读书会”直播间做分享,既不是单方,也不是双方,而是三方。

因为既有手机屏幕前的观众,还有直播控场的主持人,然后再加上自己,这是一个三方互动的场景。

所以,不论准备了多少内容,也不能自己从头讲到尾,而要经常照顾到公屏上的观众留言(特别是提问),同时和主持人随时保持互动。

整个过程中,不仅要保持专注,还要随机应变,对于自己要讲的内容,既有整体的框架把握,还要能切成一小段一小段,逐个输出。

这样,哪怕是刚进来的观众,也能听得饶有兴致,而不会因为没听到前面,就听不懂后面。

同时,也能让主持人有个缓冲和切换的余地,哪怕是第一次看到我的内容,也能在不同内容间有所腾挪,同时进行控场发挥。

当然了,主持人玄子的控场力和亲和力非常强,实际上根本不需要我来照顾,反倒是她照顾我这个新手多一些。

不过,对于直播间的观众、主持人玄子、主讲人我自己,我们三方来说,大家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面对面,而都是在对着屏幕,这种交流方式注定要比面对面的交流,是要适当加快节奏的。

只是,这种节奏的加快,不是靠语速的加快,而是靠密集的信息量的衔接。

这就是屏对屏的场景带来的变化。

我还是超时了,好在玄子控场强

新手带来的紧张,在一分钟的开场之后,不知不觉离我而去了,毕竟我对自己的内容,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按照“刘润读书会”的直播惯例,从11:30开播到1点左右,我就讲完所有内容,最多不能超过1点半。

但到12:30的时候,我发现还有2/3的内容没有讲,我就开始改变讲述的方式,不再按照设想去发挥,而开始控制时间。

虽然后面有些内容,我也主动略过了,但还是讲到了13:40,比最后的底线还超了10分钟。

还是自己没经验啊。

好在玄子控场能力超强,也没有给我任何压力,还主动安排我回答了几个问题,让我彻底放下心来,也没有显得那么赶。

问题比 PPT 更精彩:

接地气,才能接得住地气

虽说我准备的内容,已经足够讲3个小时了,但过程中看到公屏上的高质量提问,我有几次真想把主题内容放一放,好好展开回答一下这些提问。

光是回答这些问题,我觉得至少就可以聊上1个小时。

比如说,有同学问道“美的分权管理,知易行难,怎么解?”,还有同学问道“顺应人性的制度设计,为什么在美的能生效?”,更有同学问道“美的中央研究院,如何解决与各个事业部的技术转化与应用问题?”……

瞧瞧,这是一般管理人员能问出来的问题吗?

没有在企业五年以上的切身管理实践,根本不会碰到这些问题,也就不可能问出这些问题。

我立刻觉得,屏幕那边的很多观众,里面是藏龙卧虎,他们问的问题比我的PPT更精彩,真的值得花更多时间,来好好谈谈这些问题,“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嘛。

做管理要接地气,谈管理也要接地气。

只有接地气,才能接得住地气。

年轻人比我们更拼

前面说过,我讲超时了,11:30直到13:40,我才下播。

因为在直播前,我在客户那里还有个会议要开到11点,所以没来得及吃东西,就直接上播了。

我刚一下播,客户就拿来几块华夫饼和一瓶牛奶,说你们干咨询够辛苦的,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一会2点你还有个会要开呢。

我说,这不是刚好今天赶上了嘛,也不是每天都这样,不过确实有点饿了。

吃了点东西,喝了点牛奶,肚子里充实了,精神上也松弛下来,我看离2点钟还有几分钟,本以为直播间该散场了,就拿起手机,想看看刚才的直播情况。

点进去才发现,玄子在我下播之后,独自一人在里面,非常热情地又介绍讲解了近半个小时,依然没有结束。

我知道,她是和我一起饿着肚子直播的,我现在好歹吃了点东西,而她还在独自奋战。

那一刻,我还是非常佩服和感动的。

这些年轻人卷起来,我是连尾灯都看不见。

一年一度读书日,百战归来再读书。

这是我在这场直播里面,最后一页PPT上的一句话。

读书,不仅仅是看文字,更是和作者交流。

直播,让作者和读者有了更便捷的交流平台。

感谢直播,感谢玄子,感谢出版社的老师们,更要感谢每一个进到直播间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教会了我很多。

无以言表,唯有感谢。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