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天然水域鱼类资源的减少,越来越多的钓鱼爱好者开始选择前往收费的水库进行钓鱼活动。
随着天然水域鱼类资源的减少,越来越多的钓鱼爱好者开始选择前往收费的水库进行钓鱼活动。
尽管钓鱼需要支付一定费用,但相较于在自然水域垂钓,这样的选择让人更安心,因为如果在自然水域钓鱼,可能会面临渔具被没收甚至处罚的风险。
最近,一位来自江苏的钓鱼爱好者在镇江泰山水库钓鱼时,意外钓到了一条重量达到5至6斤的大鲫鱼,堪称鲫鱼界的-大亨-。
这条鲫鱼的体型远超他以前对鲫鱼的认识,这也让他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鲫鱼究竟能够长到多大呢?
01. 垂钓大鲫鱼的经过
不久前,来自江苏镇江的钓鱼爱好者阿宇(化名)趁着周末休息的时间,决定找一个适合野钓的水域,享受一番垂钓的乐趣。
由于一些自然水域已被禁钓,而他对当地的水域情况不熟悉,阿宇便决定选择收费的水库,最终来到了泰山水库。
通常,水库里的鱼类资源相对丰富,但因为水域面积较大,鱼的密度并不高,所以为了避免无鱼可钓的情况,阿宇准备了两根鱼竿。
他用一根鱼竿钓大鱼,使用玉米作为饵料;另一根则专门钓小鱼,既能防止空军的尴尬,又可以应对不同种类的鱼。
很快,使用饵料的竿子便有了不错的效果,钓上了几条鲫鱼和小白条。
就在这时,突然间鱼竿发生了明显的反应,阿宇以为钓到了大鲤鱼。
然而,当他把鱼拉上岸时,他惊讶地发现,这条鱼不像鲤鱼,反倒像一条巨大的鲫鱼。
它的长度超过了50厘米,重约5至6斤,实在是太大了。
02. 了解鲫鱼
鲫鱼,又被称为土鲫鱼或野生鲫鱼,是我国淡水水域中常见的一种小型鱼类。
它的分布非常广泛,几乎遍布了除西藏高原外的所有江河、湖泊和池塘。
其实,早在1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人们就已经开始驯化野生鲫鱼。
到了16世纪,鲫鱼被引入日本,随后传播到英国、法国,最终进入整个欧洲。
鲫鱼通常体型较小,常见的体重大约是50克左右,不过也有少数个体能够超过500克,甚至在极少数情况下能长得更大,但这十分罕见。
近年来,由于人工培育的干预,鲫鱼的种类发生了很大变化。
目前,我国已知的鲫鱼品种有8种之多。
例如,云南的滇池高背鲫、湘云鲫(也叫工程鲫)、白鲫(即日本河内鲫)、江西的彭泽鲫、淇河双背鲫、天津的黄金鲫以及土鲫鱼等。
03. 钓起的-大鲫鱼-是鲫鱼还是鲤鱼?
从图片来看,这位江苏钓鱼人所钓的这条鱼,鱼鳞的颜色确实和鲤鱼相似,但如果不了解鲫鱼和鲤鱼的区别,很容易会误认为这是一条鲤鱼。
事实上,这条鱼是鲫鱼。
首先,我们可以从鱼嘴来辨别。
鲤鱼的鱼嘴两边通常有明显的胡须,而这条鱼的鱼嘴两边没有胡须。
其次,从鱼的颜色来看,鲤鱼通常呈现红色和黄色,尤其是鱼鳍部位以红色为主。
而这条鱼的颜色较为单一,因此可以确定它是一条鲫鱼。
通常,野生鲫鱼的体重在半斤左右,极少会有超过一斤的情况。
那么,难道这条大鲫鱼真的突破了它的生长极限吗?
04. 是否突破了生长极限?
我之前提到,鲫鱼一般体型较小,最大体重大约是500克左右。
那么,如果我说有鲫鱼能长到10斤,是否让人感到矛盾?
实际上,鲫鱼能长到10斤并非没有可能。
甚至,有些鲫鱼的体型可以超过这个重量。
相信我,钓友们,你们一定不会相信,但这是真的。
这条大鲫鱼实际上是一种人工培育的杂交鲫鱼,又称工程鲫,学名-湘云鲫-。
它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教授和湖南师范大学的生物系团队培育的三倍体鲫鱼。
工程鲫的生长速度远超普通鲫鱼,快了足足5倍。
根据相关资料,某些工程鲫的最大体重能达到750克(约1斤半)。
此外,工程鲫的抗病能力也较强,且适应低温低氧的环境。
例如,即使在北方寒冷的地区,投放的工程鲫苗也能长到500克左右。
工程鲫与普通鲫鱼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生长没有限制,因此,在像水库这样的大型水域,工程鲫很有可能会长到10斤甚至更大,只不过需要一定的时间。
虽然工程鲫生长迅速且体型庞大,但它是一种杂交鱼类,无法在自然水域繁殖后代。
因此,尽管偶尔能钓到巨型工程鲫,但其数量始终有限。
工程鲫是杂食性鱼类,在自然水域中除了食用水生昆虫,还会摄取各种藻类和浮游生物,这有助于其快速成长。
最后:
如今,野外钓鱼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再加上-禁渔令-的执行,越来越多的钓鱼爱好者选择去收费的水库钓鱼。
而收费水库的钓鱼方式通常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钓鲢鳙。
这类鱼的价格较高,通常按小时收费,一小时大约100元,或者按日收费,大约500至800元一天。
第二种是钓草鱼、青鱼。
钓这些大鱼的费用一般在100至300元之间,除了鲢鳙之外,其他鱼类都可以钓并带走。
第三种是钓小鱼,通常指那些不想钓大鱼而去消遣时间的钓鱼爱好者,收费大约为50元一天,钓的鱼种包括鲫鱼、鲤鱼、鳊鱼、翘嘴鱼等小型杂鱼。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江苏钓鱼人不仅在收费水库钓到了大鲫鱼,最后还选择了放生,这种钓获放流的精神是很多钓鱼者所缺乏的。
当然,也有网友猜测,他放生可能是因为这条工程鲫不好吃。
但无论如何,至少他做到了放生,而有些人可能连这个都做不到。
钓友们,你们觉得我说得对吗?
举报-反馈
来源:让子弹飞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