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望着北阙(长安城未央宫的北面城门楼,皇帝允许天下人在这里上书)门口犹如蜉蝣般密密麻麻的人群,年轻人的心凉了半截,果然是“大汉绝对垄断性公司”,前来求职的人数都数不过来,我这样投“简历”过去,会被皇帝看到吗?看到了还会有印象吗?
夜读·开卷有益
有一张能说会道嘴能干什么?有的人靠它升官发财,有的人靠它躲过灭顶之灾,还有的人一句话就让对手甘拜下风。
羡慕。想学。
今天的文章选自新书《纵横天下一张嘴》,看24位古代“嘴上纵横家”如何用三寸不烂之舌力挽狂澜,拯救国家于水火,实现自身职场晋升。
这本书延续了作者急脚大师一贯的风格,有料,好玩,还实用!每个历史故事都是现实的口才宝典,你会发现,会说话的人,一开口总能戳到人心。
看完这本书,或许你的嘴皮子也能变得“聪明”起来。
吐槽高手东方朔
01.如何让你“爱上”我?
望着北阙(长安城未央宫的北面城门楼,皇帝允许天下人在这里上书)门口犹如蜉蝣般密密麻麻的人群,年轻人的心凉了半截,果然是“大汉绝对垄断性公司”,前来求职的人数都数不过来,我这样投“简历”过去,会被皇帝看到吗?看到了还会有印象吗?
如果跟他们一样,那多没个性?我自幼爱好经术,阅遍百家,要长相有长相,要才华有才华,要口才有口才,怎么能浪费自己的聪明大脑呢?
眼睛一闭,就有主意,搞一个漂亮的“求职策划”!
首先,强烈的视觉冲击。他用三千片竹简来写自我介绍和个人想法,然后用了好几辆马车装起来,雇了两个人抬过去。当他带着厚重感十足的“简历”重新出现在北阙的时候,求职者、官员们瞠目结舌,议论纷纷。一时间,年轻人创意非凡的求职方式引起了汉武帝的好奇,这家伙从哪里蹦出来的?到底又写了什么?
终于前进了一小步。
其次,搞笑的内容冲击。在自荐信里,他充分发挥不怕死的精神,开启狂吹自我模式,大意为:我虽然从小失去爸妈,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十三岁读书,十五岁练剑,十六岁看经典,阅读量已达二十二万字(在汉朝已经算很多了);但我从不满足,十九岁又开始学习兵法,研究兵器,军事理论著作也读了二十二万字。皇帝陛下,四十四万字啊,试问,谁能达到?
如今的我已经二十二岁,毫不夸张地说,我这小伙子长得帅呆了,个子高,眼睛亮,牙齿白。除了帅,我还勇猛、敏捷、忠诚、守信、廉洁……只有您想不到的,没有我做不到的。对面的皇帝陛下看过来,我这样的人,有没有资格做您的大臣呢?
花了两个月才把自荐信读完的汉武帝哈哈一笑,这小伙子,有意思!让他待诏公车署。“待诏”相当于编制外人员或者公司储备干部,没有正式的官职,但是给你发工资,让你随时待命。
从此,汉武帝记住了这个年轻人的名字——东方朔。
本文插图 / 豆包AI绘制
但是,仅仅是记住,并没有实质性的奖励。东方朔焦急地等待着,盼望着,时不时远眺一下未央宫,皇帝大人,您什么时候召见我啊?我这边等得花儿都谢了。难道我花那么多钱打造出几车重的“简历”,就是为了拿这点还不够塞牙缝的工资?投资回报率也太低了吧?
不行,我不能这样等下去,得想个办法。东方朔又策划了一起自我推广活动。
当时,皇宫里有几个侏儒,平时除了给皇帝养马,还为皇帝取乐,所以时不时能够见到汉武帝。东方朔从他们身上找到了突破口,这些人自卑胆小,震慑的手段绝对有用。他跑到侏儒们身边套近乎,故意危言耸听道:“你们啊,离死不远了。皇帝说你们这些人一不能种地,二不能打仗,三不能治国,毫无用处,留着没意义,看多了心烦。他老人家正准备把你们都砍了,还不赶快去向他求情?”
侏儒们一听,吓得半死,赶紧跑到汉武帝面前,痛哭流涕,磕头求饶。汉武帝蒙圈了,这怎么说的?我没说要杀你们啊?
啊?侏儒们也蒙了。
得知事情经过的汉武帝终于反应过来,原来是那个吹牛不打草搞、写字浪费竹简的东方朔啊!嘿,这次他又想干吗?难道有什么好玩的事?汉武帝立刻下令,召来东方朔,故作生气地斥责道:“你竟然敢假传圣旨,我看该死的人是你吧?”
东方朔早就摸清了皇帝的脾气,能让他开怀大笑,就不会有危险。于是,他开始疯狂吐槽:“唉,我实在迫不得已啊!侏儒们身高只有三尺,而我身高九尺,却跟他们的工资一样多。他们吃一碗饭就饱了,我行吗?您看他们圆鼓鼓的小肚皮,再看我这干瘪瘪的大身板。您总不能撑死他们,饿死小臣吧?陛下如果不愿意重用我,就干脆把我打发回家。不然,我留在这里,也是浪费京城的粮食嘛!”
呵呵,哈哈!汉武帝大笑,这家伙总能出其不意地制造点喜剧效果,留在身边图个乐子也不错嘛!好吧,你到金马门待诏。
金马门离皇宫更近了,有很多机会可以陪“下班”后的皇帝玩游戏。
机会来了,就要牢牢抓住。
有一次,汉武帝玩射覆游戏(将某个东西盖在盆或者坛子底下,让大家猜里面是什么东西)。他将一只壁虎藏在了一个密封罐子里,大家猜来猜去,无人猜中。东方朔举手示意:“我学过《易经》,擅长推算,要不让我来试试?”
哦?你还会推演测算?快来,快来!
东方朔神神叨叨地用蓍草(算卦占卜用的草)排成各种卦象,然后掐掐手指,念念碎语,郑重地说道:“说它是龙,但无角;说它是蛇,但有足。它靠着肢体扭动而前行,还是个爬墙高手,我猜这东西不是壁虎,就是蜥蜴。”
高手啊!汉武帝立即赏赐了东方朔十匹帛。后来每次皇帝玩射覆游戏,东方朔必能猜中,次次得赏,风头盖过了汉武帝身边的人。有个受宠的伶人郭舍人不乐意了,这样下去,皇帝还会喜欢我吗?他向东方朔发来公开挑战书,咱们在皇帝面前比试“猜猜猜”,如何?
没问题,小样儿,我正愁没机会表现呢,放马过来!东方朔不慌不忙,胸有成竹。
结果,无论郭舍人放什么东西,东方朔一猜即中。老伙伴们都惊呆了,东方牛人,你是真的牛!
经过不断策划和表现,东方朔终于被汉武帝封为常侍郎,正式进入了“中央体制”内。至于他为何每猜必中,史书没有记载。但从东方朔为了求职拼了老命、不惜血本的行事风格来看,十有八九是他花钱买通了对方身边的下人或亲戚,提前打听到了谜底,否则哪有那么巧?只是间谍的身份很难公开,史书也不可能记载得那么详细。
东方朔的行为常常夸张搞笑有创意。因为官职比较低,工资不高,所以他总爱贪点小便宜。汉武帝时不时地会奖励身边的人跟他一起用饭,东方朔常常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每次都把吃剩的肉揣在怀里带回家,衣服也被油弄脏了。看到如此情形的汉武帝同情心泛滥,随手赏赐东方朔一些绸绢布料,拿去,补贴家用!这些东西乃是民间市场上的稀缺货,拿出去一转手,绝对获利多多,生活不愁。于是,东方朔想到了一个赚钱的好方法:故意弄脏衣服,得到皇帝赏赐,拿去市场变现。布料换金银,生活更带劲。
有时贪小便宜,也会惹怒汉武帝,东方朔总能凭借搞笑的方式轻松应对。
02.搞笑,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有一次,汉武帝赏赐肉(在那个时候,肉食并不是普通人能吃得上的)给侍从们。但是,负责分肉的官员不知道什么原因迟迟没来,东方朔等不及了,他干脆操起刀,切了一块属于自己分量的肉,在同事们惊诧的眼神中大摇大摆地回家了。负责分肉的官员听到此事很生气,这家伙眼里还有没有领导了?我没来,你就自作主张?不行,我要上奏皇帝。汉武帝找来东方朔责问道:“昨天赐肉,你为什么不等人过来,就私自割肉走了?”
东方朔很清楚,直接辩解毫无用处,咱这位皇帝是个喜怒无常的人,怒是无常的,喜当然也是无常的。只要逗得他开心,他必定会转怒为喜。皇帝一高兴,咱就没问题。于是,他自编自导了一出个人音乐秀,一边弹琴一边唱道:“东方朔啊,东方朔!你接受了赏赐却不等待诏令下达,这是多么无礼呀!挥舞宝剑切肉,多么豪壮呀!割肉很有分寸,又多么廉洁自爱呀!回家送给妻子,又多么仁义呀!”(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前后反差容易制造喜剧效果,让人在意想不到的反转中获得快乐。)我让老婆也尝尝皇帝赏赐的美食,不更证明我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吗?
汉武帝乐了,嘿,这个“音乐秀”有意思,真有意思!这家伙居然反过来表扬自己,我还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形式有创意,内容很搞笑,惹得老子哈哈笑。
“好你个东方朔,让你自责,你却反过来称赞自己。”罢了,罢了,冲你这智商和情商,我不仅不追究你,还要赏赐你。东方朔因此又多收了三五斗:一石酒、一百斤肉。
行为、说话方式异于常人的东方朔将自己成功塑造为汉武帝身边的搞笑担当,大臣们都觉得他是个“疯子”,没啥真本事。汉武帝却摇摇头说:“你们以为‘喜剧之王’是那么好当的吗?一旦东方朔认真严肃起来,你们还能比得上他吗?”(表演喜剧往往比表演悲剧更需要高智商。)
听了闲言碎语的东方朔不以为然地说道:“大隐隐于市!你们都觉得隐居深山的才是高人,为什么隐居朝堂的人就不是高人呢?”(在朝堂隐居,有什么不好?难道只有跑到深山,让一家人都跟着自己忍饥挨饿的才算高人吗?)
每当喝酒喝到尽兴之时,东方朔就会趴在地上高唱:“隐居在世俗中,避祸在金马门,身处闹市也可以保全自己,何必要跑到深山老林里呢?”聪明的东方朔明白,跟着汉武帝这样有雄才大略但喜怒无常的皇帝,即便积极作为,出谋划策,到头来依然可能被杀掉或被流放。主父偃、朱买臣、董仲舒等人,不都是鲜活的例子吗?东方朔虽然没能建立名垂千古的大事业,却也潇洒走一回,颐年乐无忧。
面对别人的嘲讽和指责,他也会横眉冷对,引经据典,予以反驳。
有一天,朝廷召集了一批知识渊博的人前来商议政事。大家看到东方朔也在其中,嗤之以鼻,这家伙除了搞笑,能干啥?跟他坐在一起,岂不降低咱的身份?众人共同发难,嘲讽道:“苏秦、张仪一碰到有为的君王,就能飞黄腾达,展示才能。据说您老人家长期研究治国理政的理论,熟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又有纵横捭阖的本事。自认为天下无双,见多识广。你竭尽全力地侍奉圣明的皇帝陛下数十年,依旧是个小小的侍郎,为什么呢?”
尖酸刻薄,毫不客气。普通人定会暴跳如雷,东方朔却昂首挺胸,在险恶的朝堂上混,就得脸皮厚、口才好,让你们看看我真正的实力。
他反驳道:“以你们的学识又怎么能够了解真理呢?时势造英雄,苏秦、张仪所处的是什么时代?当时,周王朝已经衰弱,天子不受诸侯王待见。群雄并起,拼命发展各自的实力,得到人才,就会强大;失去人才,就会消亡。所以,君王们对人才言听计从。现如今,又是什么时代?圣明的陛下执掌朝政,威震四方,诸侯归顺,外族臣服,天下稳定,融为一体。朝廷下达命令,推行政策,如同翻转手掌一样简单。你们凭什么来判断别人是否贤能与无用呢?世人奔走游说,车如马龙,竞相来京城献计献策的人数不胜数(当年我不就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皇帝关注的嘛),可结果呢?大部分人找不到门路,进不了官场,穷困潦倒,浪费人生。如果张仪、苏秦活在当下,他们可能连一个基层小官的职位都求不到,怎么还会像我一样成为常侍郎呢?古人说:‘天下没有灾害,即便是圣人,也无法施展才能;君臣同心,尽职尽责,即便是贤人,也无法建立功业。’(分析形势对个人的影响,反过来将对方一军,难道你们觉得皇帝不是明君吗?觉得他不会用人吗?这一招够狠,搬出皇帝做挡箭牌。)所以说,时代不同,形势也会变化。
“虽然我们暂时无法发挥才能,但是,可以加强自身修养啊!《诗经》上说:‘人在宫内敲钟,声音可以传到宫外;鹤在水边鸣叫,声音可以传到天上。’如果不断完善自我,还担心不能获得荣耀与职位吗?姜子牙坚持修身七十二年,最终遇到了周文王,建功立业,名扬后世。那些高明的隐士,虽然一时半会儿没被重用,却能独处自乐,修身养性。远看许由(远古时期的隐士),近观接舆(春秋时期的隐士),智谋堪比陶朱公,忠诚可比伍子胥。身处和平稳定的时期,他们无法展示才华,也没多少人关注。可是,他们颓废了吗?沉沦了吗?你们为何只对我有所怀疑呢?”(东方朔很聪明,把自己跟皇帝绑定在一起了。我现在之所以没像苏秦、张仪那样风光无限,是因为当今的皇上光芒四射,智慧过人,该考虑的,他都为我们考虑到了,咱们只要认真执行政策就行了。我倒是问你们想干吗?是不是觉得当今的皇上不够圣明?是不是觉得他治理不好国家?是不是觉得咱们现在还不够幸福?如果我是你们,就先闭嘴,然后想尽办法提升自己,少在这里咋咋呼呼,道人是非。现在的我虽然没有飞黄腾达,但是,我不断修炼本领与品德,总有一天,会像姜子牙那样,一飞冲天。即便实现不了目标,我也会为陛下出谋划策,尽忠职守。)
东方朔举例子,作对比,委婉而有力地驳斥了对方,顺带还表扬了自己。众人目瞪口呆,东方老兄一旦正经起来,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咱以后别惹他。
搞笑不过是我身处旋涡中心的自保方式,是他人对我的误解,其实,我才是妥妥的实力派。但是,东方朔明白,在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面前,不能天天搞笑,时不时也得展现一下自己的忠诚与能力。否则,岂不成了皇帝随时可以抛弃的玩物?
03.该出手时就出手
有个人因为误杀了上林苑(皇帝游玩打猎的地方)的野鹿,被判了死罪。东方朔趁机劝诫道:“这个人确实该死,理由有三点:一是逼得陛下您因为一头鹿而杀人;二是让天下人都知道陛下看重鹿而轻人命;三是匈奴来犯,正需要鹿角协助,去撞死匈奴兵。”
他这是正话反说,陛下您要是因为一头鹿杀了人,天下的人都会知道,您不是个仁义的君王。如今,匈奴来犯,您是觉得鹿能帮您打仗,还是人能帮您退敌呢?留着一个人,戴罪立功也好嘛!
聪明的汉武帝自然能听懂言外之意,有必要为了一头畜生而杀人吗?他沉默不语,最后赦免了杀鹿的人。
东方朔早就把汉武帝摸得一清二楚:一个天使与魔鬼的化身,一个智慧与冲动的结合体。你光搞笑,他会以为你才能平庸;你只进谏,他会以为你沽名钓誉;你只干事,他会认为你野心勃勃。侍奉这样的君王,逗他开心的同时,会进谏、会干事,他才不会因为一时冲动而把你杀了。
有一次,汉武帝听信了术士栾大等人的鬼话,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人力和物力去寻求长生不老药。没想到,栾大还真把“不死药”找回来了,反正喝下去,谁知道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你敢喝,我就敢找。这种风险小、回报高的事情,干吗不做?
聪明绝顶的东方朔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栾大那小子除了会忽悠,还能做什么?如果皇帝继续被他欺骗,还不知道要浪费多少钱财,冤死多少百姓。可是,又不能直接跟皇帝说:栾大说的是假话,找的是假药。万一那小子反咬一口说:你的证据呢?你怎么知道仙药没用?怎么办?
我是不能证明它没用,但你如何证明它有用呢?棘手的问题,就交给对手来回答。
东方朔直接端起“不死药”的杯子,咕咚一口,我先为陛下试试药的真假。汉武帝看着好不容易到手的“仙药”就这么没了,怒火中烧,朕要将你千刀万剐。东方朔不紧不慢地说道:“哎呀,陛下如果杀死了微臣,就证明这药是假的。如果人喝了就会永生,我还死得了吗?”
汉武帝多聪明,他自然明白世上根本没有什么“不死药”。找药,喝药,只不过是求个心理安慰罢了。好你个东方朔,真拿你没办法,原谅你了!
“吐槽大师”也抵不住死神的召唤,在生命将尽的时刻,东方朔撑着最后一口气,豁出去了,搞笑一辈子,正经一瞬间,让你们看看,喜剧的本质是什么!
他一脸严肃地劝诫汉武帝:“《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喜欢停留篱笆之上;慈祥仁爱的君子,总能远离是是非非。人世间,最可怕的是谣言,四处播散,见缝插针,无休无止,扰得人才和国家不得安宁。希望陛下远离那些巧言献媚的小人!”(您老人家千万不要成为苍蝇、害虫们停留的篱笆,更不要成为小人、奸臣们逢迎的君主。)
身处权力中心,东方朔看到太多忠良受害、小人得志的事情,也有过被人诬陷、遭人诽谤的经历。如果一个君王耳朵根太软,听风便是雨,会因为一时冲动而错杀好人,也会因为一时怒气而草率行事。因此,东方朔用搞笑来掩盖自己的政治才能。只有让皇帝觉得你没野心,他才会对你放心。只要好好地活着、善良地活着,又有什么遗憾呢?
汉武帝很震惊,感叹道:“东方朔怎么说话如此正经了?难道是要死了吗?”
没过多久,东方朔真的去世了。在嗜杀成性的汉武帝手下干活,能够平平安安地老死,也是一种幸福!
《纵横天下一张嘴》一书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古代口才大师们的高能谈判瞬间,以及他们化解各种人生危机的方法。每个历史故事都是现实的口才宝典,以后面试升职、谈客户、和领导谈加薪、跟对象吵架斗嘴、逗朋友开心,都不用担心了——因为历史上的硬核“嘴强王者”,早就替你踩过雷、扫过坑了!
来源:青年文摘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