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波兰内政与行政部长凯尔温斯基的一句话,直接给亚欧物流泼了盆冷水。
实事求是地说,波兰作为中欧班列进入欧洲的关键枢纽,这些年靠着这条贸易线赚了不少;
但最近因为俄白军演的缘故,关闭了与白俄的边境口岸,导致班列被卡,着实短视得离谱。
据环球网报道,日前波兰内政与行政部长凯尔温斯基的一句话,直接给亚欧物流泼了盆冷水。
虽然俄白“西方-2025”联合军演9月16号就结束了,但波兰的管制措施仍将继续实施,相关口岸依旧关闭。
其实早在9月11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就特意提过,中欧班列是中波、中欧合作的重头戏,希望波方务必保证班列安全顺畅。
当时还以为这就是常规的外交提醒,未必真会出岔子。
没想到才过一天,也就是“西方-2025”军演举行当天的12日,波兰就干脆利落地封了边境。
如今满载货物的班列,全堵在波兰马拉舍维奇枢纽动弹不得。
要知道,这里可是九成以上中欧班列换轨中转的地方,口岸一封,整条亚欧贸易线基本就等于断了。
波兰的这波操作,真的只是单纯的因为军演吗?事情没那么简单。
波兰总理图斯克
9月9号晚上,大批无人机突然闯进波兰领空,波军果断开火击落了数架,总理图斯克当时就咬定无人机是俄罗斯的,虽说俄方马上否认还想磋商,但波方并未搭理。
北约秘书长吕特随即火上浇油,称这是“最大规模的北约领空遭侵犯”事件,两边瞬间剑拔弩张,外界一度以为北约和俄罗斯要彻底开战。
更巧的是,三天后俄白“西方-2025”军演就开锣了。
又是实弹射击,又是航空突袭,白俄防长赫列宁还称要研究核武器和“榛树”导弹的用法,俄罗斯的图-22M3远程轰炸机都飞过来参演了。
换做任何一个北约东翼国家,见这阵仗恐怕都得紧张。
而且就在波兰宣布关闭口岸当天,北约秘书长吕特宣布将启动“东部哨兵”行动,丹麦、法国、德国立马派来F-16、“阵风”战机和防空护卫舰,宣布将建立多层防空网,部署反无人机武器。
有了北约当“靠山”,波兰的底气明显足了。防长卡梅什都直言这是“北约史上少有的大规模行动”,之后总统还签了决议,允许北约军队驻扎。
这么一看,关闭口岸哪是应对军演的临时措施,分明是波兰想借此,一边给俄白施压,一边在北约刷存在感,彰显自己的战略价值。
除此之外,“西方-2025”军演开始的时候,美俄、美白关系刚好在回暖。
美国不仅取消了对白俄罗斯国营航空公司的制裁,特朗普还通过特使递话,想重开驻明斯克大使馆,让双边关系正常化。
这些变化让波兰的处境十分尴尬:
一方面怕俄白军事联手的威胁,另一方面又担心美国跟俄白缓和,自己被边缘化。
在这种矛盾里,波兰选择硬气封关,既想给俄白一点颜色瞧瞧,又想借着中欧班列中断,向欧盟和美国索要更多的安全支持。
波兰这算盘打得噼啪响,中方其实早有预判,发言人林剑的表态,现在回头看更像是提前预警。
中方特意点出中欧班列的“共赢属性”,中国商品从波兰进欧洲,波兰靠着班列搞物流、仓储产业,甚至想搭车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按理说,关闭口岸对波兰自己也没好处,可波方当时根本没听进去。
班列一堵,连锁反应立马就来。
欧洲商会预警供应链成本将上涨,不少企业被逼得没办法,要么选空运,成本直接翻倍;
要么转海运,可圣诞季备货的窗口期根本等不起。
僵局怎么破?
最终还是得靠外交。
9月15日,王毅外长访问华沙,先与波兰副总理兼外长西科尔斯基谈,后来又见了总统纳夫罗茨基。
中方一边强调班列畅通对中波合作十分关键,一边直接拿出务实方案:
稀土贸易合规推进,帮波兰农产品解决入华的疫情解禁问题,还回应了波兰搞电动车产业链的需求。
波兰心里其实门清,要是丢了班列枢纽地位,自己在欧亚经贸里的优势就全没了。
尽管最后双方签的文件里,波方承诺“一起保障班列畅通”。
但问题没完全解决,到9月18日凯尔温斯基表态时,边境还是没全开,滞留班列啥时候能通,还是未知数。
背后的心思其实也不难猜:
波兰既不敢真把中国这个经贸伙伴得罪死,又不想丢了借“安全议题”拿到的政治资本,只能在“承诺”和“管制”之间找平衡。
波兰关闭口岸,本质就是“安全政治盖过了经贸理性”。
无人机事件是引子,俄白军演是推力,北约撑腰是底气,大国关系变化是背景,层层叠叠之下,才有了这个看似强硬实则矛盾的决定。
这场风波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中欧班列九成依赖波兰一个枢纽,布局十分脆弱,需要建立新的通道,否则往后还会被拿捏。
最后浅谈三点:
第一,小国的安全焦虑,很容易跑偏。靠着绑上军事集团硬气,把好好的经贸合作当筹码,以为能捞好处,其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班列堵一天,波兰的物流企业、仓储园区就少赚一天,这种损失可不是靠北约撑腰能补回来的。
第二,经贸合作从来都是“护身符”,不是“武器”。
中波靠着班列双赢了这么多年,欧洲企业需要中国的商品,中国企业需要欧洲的市场,波兰夹在中间当枢纽,本来是坐收渔利的位置,非要把自己逼成“堵路人”,实在让人费解。
第三,波兰想靠关闭口岸刷存在感、寻求美欧的支持,可自己手里的筹码也是有保质期的。
班列如果改道走其他线路,波兰再想把枢纽地位抢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现在,马拉舍维奇站的那些集装箱还在等着通关,里面装的不只是企业的订单和利润,更藏着亚欧合作的脆弱与坚韧。
而波兰把经贸通道当成政治筹码,最后反噬的,只会是自己的利益。
来源:伟鉴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