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近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见证了中国的治沙奇迹。库布其沙漠曾经被称为“死亡之海”,是中国的第七大沙漠,如今已成为全球首个被联合国评为“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沙漠。
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近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见证了中国的治沙奇迹。库布其沙漠曾经被称为“死亡之海”,是中国的第七大沙漠,如今已成为全球首个被联合国评为“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沙漠。
01 三十年坚守,沙漠变绿洲
库布其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位于黄河“几字弯”南岸。三十多年前,这里生态极度恶劣,是黄河流沙源和京津风沙源,被称作“悬在首都上空的一盆沙”。
面对这一困境,当地开始了规模化、系统化、产业化的治沙绿化工程。亿利资源集团参与了这一漫长而艰巨的治理过程。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库布其沙漠亿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从不足3% 增长到 60% 左右,生物多样性从100多种增长到1026种,提升9倍多。
02 技术创新,智能治沙新时代
亿利资源集团在30年的生态建设过程中,累积了海量的“山水林田湖草”数据。2017年底,中国累积年代最长的生态建设数据源——亿利生态大数据正式上线。
亿利沙漠研究院副院长张吉树介绍,科研人员从2015年起陆续在中国的五大沙区部署二十多个生态综合监测站点,实时采集空气温度、湿度、风力等30多类生态因子指标。
生态大数据平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构建生态模型,为沙漠治理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技术创新大幅提高了治沙效率,治沙成本由三十多年前的每亩7000-8000元降低至不足1000元。
03 光伏治沙,生态产业协同发展
亿利集团探索出“板上双层发电、板下双层生态、板间双层养殖”的“三双”模式。板上双面发电可增加发电量5-10%,板下种植甘草、肉苁蓉等作物,板间开展养殖。
目前亿利在库布其先后投资建设了3.2GW立体光伏治沙项目,新增治沙面积15万亩,年发电量可达55亿度,每年节约标煤1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0万吨。
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治理了沙漠,还发展了绿色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04 生态富民,带动10万人脱贫
亿利资源集团三十多年来投入产业资金300多亿元、公益资金30多亿元,通过“市场+公益”“公司+农户”等综合机制,带动库布其及周边沙区农牧民参与治沙生态产业。
当地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30年前不足400元增长到2万多元,累计有10.2万人实现脱贫致富。2018年,杭锦旗实现整县脱贫,2020年被评为国家文明城市。
从黄沙漫漫到绿意盎然,库布其的蜕变证明了沙漠并非不可阻挡,亿利集团已经从库布其沙漠出发,走进河北、甘肃、新疆、云南和西藏,也走向了“一带一路”沿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来源:科学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