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际政治和商业舞台上,特朗普是个无法被忽视的存在。他言行犀利狂妄,行事风格独特,却在谈判桌上有着一套令人瞩目的技巧,这些都在他的著作《The Art of The Deal》(《交易的艺术》)中有所体现。
——他的谈判风格或谈判“秘籍”已成为国际政治与商业谈判的独特案例
在国际政治和商业舞台上,特朗普是个无法被忽视的存在。他言行犀利狂妄,行事风格独特,却在谈判桌上有着一套令人瞩目的技巧,这些都在他的著作《The Art of The Deal》(《交易的艺术》)中有所体现。
《The Art of The Deal》(交易的艺术)
志存高远:Think Big
特朗普倡导在谈判中不要谦虚,提出大胆的、近乎让人觉得是玩笑的要求。他在商业谈判中,常常以超高的预期目标开场,让对手瞬间陷入一种疑惑,猜测他是否掌握着某些不为人知的底牌,从而为自己后续的谈判争取更大的空间。例如在房地产项目的合作洽谈中,他可能会要求合作伙伴提供远超常规的优惠条件,看似离谱的开价,实则为后续的妥协埋下伏笔,最终往往能达成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
制造声势:Maximize Attention
特朗普深知谈判不仅是谈判桌前的较量,更是一场场内外的宣传战。他常常借助媒体放话,在进入谈判桌之前,就塑造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在贸易谈判前,他会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表达自己强硬的态度和坚决的立场,提前给对手施加心理压力。就像在与日本的贸易谈判中,他通过演讲、记者会等方式反复强调对日本贸易逆差的不满,使得日本方面在真正谈判时已经感受到巨大的舆论压力。
虚实结合:Use Leverage, Real or Imagined
对特朗普而言,有没有实际的谈判杠杆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让对方以为自己有。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谈判时,他可能会夸大美国的某些优势或者虚构一些威胁,比如宣称美国即将研发出某种具有绝对优势的贸易替代方案,迫使对方在谈判中让步。哪怕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但只要成功营造出这种假象,就能在谈判中占据主动。
强硬回击:Fight Back Hard
在谈判中示弱是特朗普的大忌。即使筹码不足,他也要摆出“我可以烧掉整盘”的强硬气势。在与欧洲国家就贸易规则进行谈判时,面对欧洲方面的反对意见,他毫不退缩,以增加关税等强硬手段相威胁,尽管美国也可能会在这种对抗中遭受损失,但这种震慑法往往能打乱对手的节奏,让对方重新审视谈判策略。
描绘愿景:Play to People's Fantasies
特朗普擅长描绘宏大的梦想和愿景,而非局限于现实的琐碎细节。在竞选总统期间,他承诺让美国再次伟大,重建美国的基础设施,让城市恢复往日荣光。这些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话语,激发了民众的热情,让他们愿意忽视其中一些难以实现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谈判对手对他的态度和谈判的走向。
绝不认错:Never Apologize
即使事情搞砸了,特朗普也会坚称这是更高策略的一部分。在他的贸易政策导致美国国内部分行业受到冲击时,他没有承认政策的失误,而是声称这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经济战略目标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将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或者前任政府遗留的问题。
模糊计划:Always Be Vague on the Plan
特朗普在谈判中很少提及具体的细节,他更喜欢说一些宽泛的、充满信心的话语,如“这将是一个惊人的项目”“相信我,这个会成功”。在推动一些经济政策时,他对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可能遇到的问题避而不谈,只是强调最终会带来的巨大成功,让人们更多地关注他描绘的美好结果,而忽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皆大欢喜:Make Everything a Win
哪怕最后只获得了一点微小的成果,特朗普也会将其宣扬成一场巨大的胜利。在与其他国家达成贸易协定时,即使协议内容对美国的实际利益提升有限,他也会宣称这是美国的重大胜利,满足了美国的所有核心需求,以此来塑造自己的成功形象,巩固国内的支持。
主动出击:Stay on the Offensive
无论谈判内容是什么,特朗普始终保持主动。在与各国领导人会面时,他总是率先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条件,不给对方过多的思考和反应时间。在谈判过程中,他也很少主动让步,而是不断地对对方提出考验,迫使对方按照他的节奏来进行谈判。
特朗普的谈判风格独树一帜,充满了冒险和激进的色彩。他的这些谈判技巧在商业和政治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人对他的策略赞赏有加,认为他打破了传统的谈判模式,为美国争取到了更多利益;也有人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觉得他是一个“赌徒耍流氓”式的谈判者,破坏了国际间的合作氛围和正常的谈判秩序。但不可否认的是,特朗普的谈判风格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和商业谈判研究中的一个独特案例,值得人们深入分析和探讨 。
一言蔽之,特朗普的谈判风格就是:声音要大、数字要唬、立场要硬、细节可以空;先威嚇、再妥协、最后说是自己的胜利!
来源:時光記憶WGW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