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个人好、在一起生活为啥叫“结婚”?婚是啥?结婚就结婚吧,为啥要入洞房?洞房又是啥?还有就是,老说“新婚燕尔”,到底啥是薪尔?来吧,关注观唐旧事,一起涨知识。
两个人好、在一起生活为啥叫“结婚”?婚是啥?结婚就结婚吧,为啥要入洞房?洞房又是啥?还有就是,老说“新婚燕尔”,到底啥是薪尔?来吧,关注观唐旧事,一起涨知识。
结婚这俩字要说容易解释它也容易,就是两个人举行个仪式,在一起生活;要说不好解释,它也真不太好明白。
首先是,古代人的两性结合都在傍晚进行,所以叫“结昏”,后来才演变成女字旁这个婚。那为啥要在傍晚、天马上黑的时候结婚呢?
一方面,跟原始社会“抢婚”的习俗有关,那时候还没现在这么复杂,什么谈恋爱、三媒六证这些还都没有,看上谁了直接抢过来就行。
既然是“抢”嘛,就多少会带着点暴力,那就不能大白天去“抢”,如果人家大人不愿意,那就是找揍。在太阳落山以后,光线不太好的时候去成功率会高得多,这是“结婚”最早的意思。
更深层的意义,就得从传统文化上挖了。古籍《说文解字》里对婚的解释,这么说“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前边说结婚要在黄昏时候,后边说“妇人阴也”,啥意思呢?
古代人认为,世间万物,都要遵循阴阳合一的自然调和之道,人也一样。男人属阳、女子属阴,男女结合为自然之道;而黄昏时分,则正是自然界阴阳相交之时,也是男女结合、举行仪式最适合的时间,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唐朝前后。
再说入“洞房”,它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远古时代还没有房子,人们都住在洞穴里,抢了老婆背回来,就得进自己“洞”里过日子。
为了怕别人再抢,结婚的人会把洞外加层类似围墙的东西,就是“洞房”,抢了老婆背进来就是“入洞房”,后来也指新婚的头一晚上。
还有种说法,跟尧帝有关,说尧有次下乡遇到个美丽的姑娘,一打听才知道是位鹿仙。回来后放不下,就又回去找她,竟然遇上了巨蟒,差点送命。危急关头,这位鹿仙子出现救了他。
两个人是一见倾心,就一起进了“鹿仙洞”结为夫妻,从此就有了结婚“入洞房”的说法。
上边这俩个词儿,都跟原始社会的生活习俗有点关系,这个“燕尔”就有意思了。它本来是宴会这个“宴”,最早出自《诗经》,说“宴尔新昏,如兄如弟”,本来描述的是一个被丈夫遗弃的女子,想起刚结婚时候的情形,心里充满哀伤。
“如兄如弟”是说夫妻就像亲兄弟那么亲密无间,本来说的是新婚时候,夫妻间甜蜜、亲密和喜悦状态。为啥又成了燕子的“燕”呢?
在传统文化里,燕子是种吉祥的鸟,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相互依偎,一起觅食、哺育幼鸟,看起来两情缱绻、相当恩爱,跟新婚夫妻差不多,慢慢地把“宴尔”换成了“燕尔”,也算是对新婚夫妻的美好祝愿。
在不少地方的婚俗里,“燕尔”也跟婚礼习俗紧密相连。不少地方的传统婚礼上,就有不少燕子形状的装饰,婚房里也会贴上有关燕子的剪纸等,看起来相当喜庆。总的来说,“燕尔”确实比宴会这个“宴尔”有意义。
“新婚燕尔”是婚姻生活的开端,也是一段美好旅程的开端,它也是在祝愿新婚夫妇能在以后的日子里,相互扶持、相互理解,一起创造属于自己的美满生活。#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来源:张三说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