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店行业,我们习惯用各种数字衡量业绩:ADR、RevPAR、入住率、GOP……我们研究如何让预测更精准,价格调整更灵活,渠道分销更高效。这些指标无疑重要,但在看似精密的数字背后,还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变量——时间。它不仅影响团队的工作量,也直接决定了酒店能否真正把精力用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摘要:在酒店行业,我们习惯用各种数字衡量业绩:ADR、RevPAR、入住率、GOP……我们研究如何让预测更精准,价格调整更灵活,渠道分销更高效。这些指标无疑重要,但在看似精密的数字背后,还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变量——时间。它不仅影响团队的工作量,也直接决定了酒店能否真
许多人认为时间管理只是资源配置的一部分,只要加班够多,效率自然上去。然而现实是,酒店人的工作每天都被紧密排满:预测、调价、报表制作、渠道沟通、参加会议……从早到晚,日程像一条拉满的进度条,每一分钟都被充分利用。但问题是,这些时间究竟带来了多少战略价值?我们需要从单纯“忙碌”转向“投入产出”的视角重新审视日常工作。
过去几年,酒店行业不断强调“自动化”“智能化”,仿佛技术能彻底解放双手、加速决策。但现实中,大多数收入管理团队仍被琐碎任务牵绊:在多个Excel表格间切换,校对数字、调整公式、检查格式,然后再参加一场又一场例会。这些动作当然重要,它们保证流程顺畅、数据完整,但如果回顾一天的工作,真正推动战略和决策的部分可能寥寥无几。
关键不是努力不足,而是时间投入的回报率没有被充分考量。许多酒店团队习惯性地认为,忙碌就等于价值:报表越多、会议越长,专业性越高。但时间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否带来决策改变和收入提升,而不仅仅是维持流程运转。
澎润曾访谈过一位酒店收入经理。他说,每周要花四个小时更新Pickup报表:调整公式、检查格式、再群发邮件。可问题是,这份报表真的影响过价格策略吗?几乎没有。收件人没人回复,没人提问,甚至他说:“哪周我没发,可能都没人发现。”这并不是说报表没有价值,而是提醒我们:时间投入,必须更具战略性。
会议也有类似问题。它本身有价值,但如果一个小时的讨论没有产生明确决定、责任人或截止时间,那它的效果可能有限。延长会议时间并不能增加价值,关键是让讨论更聚焦于决策和执行。
时间不像资金那样直接可量化和可见,企业财务报表能清楚显示每一笔开支的增减,但时间流逝的价值很难用数字直观体现。酒店行业长期强调勤奋与响应速度,团队习惯用完成任务数量来展示专业性——报表、会议、邮件……这些活动虽然被充分利用,却往往掩盖了真正的价值产出。此外,许多工作对最终业绩的影响是间接、长期或难以量化的,即便管理者尝试评估,也缺乏统一标准和科学方法,使得时间回报率在实际管理中容易被忽视。心理上,忙碌感还会带来虚假的成就感,让团队误以为时间投入越多就是越有价值。
同时,组织文化和流程设计也强化了这一问题。许多团队的工作流程偏向重复性和例行性任务,强调遵循流程而非产出效果,会议频繁、报表严格规范,但与关键决策直接相关的时间占比却很低。在这种环境下,团队更关注“做了多少事情”,而不是“这些事情是否真正创造价值”,时间回报率自然被忽视。认知偏差、文化惯性和量化难度叠加,使得这一核心资源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成为制约酒店团队战略执行力和效率的重要隐性因素。
在酒店管理中,并不是所有工作都必须严格按照“老规矩”执行。试着审视一下日常任务:如果某项工作暂停72小时,是否会有人注意?如果没有,也许它的工作优先级值得再评估。
具体操作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团队可以将时间释放出来,专注于提升酒店收益、优化顾客体验和执行战略计划。
重新界定会议价值酒店的会议不是仪式,也不是为了证明大家都在忙。它的唯一价值是推动决策。
优化措施:
明确会议目的:每次会议在议程中标明:本次会议是决定房价策略、餐饮促销计划还是筹开项目推进。规定产出标准:每个议题明确对应决策、负责人及完成截止时间。例如,房价调整方案由收益经理负责在48小时内执行。精简参与者:仅邀请与决策或执行直接相关的部门,如收益、前厅、餐饮和营销团队,避免无关人员全员出席。灵活会议形式:部分信息可通过邮件或共享文档完成,减少面对面会议频次。复盘与改进:定期评估会议效果,是否带来实际房价或收益策略调整,是否推动了开业筹备或客房优化进程,是否存在重复议题。调整绩效指标酒店传统考核关注“完成多少报表”“参加了多少会议”,这种指标容易让团队陷入盲目忙碌。
优化思路:
通过这种方式,团队会自然将精力聚焦于高价值工作,而不是完成“看得见的动作”。
培养时间投资意识酒店人要将时间投入与产出做对比,逐步形成“时间回报率”思维。
具体方法:
时间记录:记录前厅、客房、餐饮、市场等部门日常工作及耗时,分析哪些活动真正带来收入提升或战略决策支持。优先级矩阵:用四象限法(重要/紧急)评估任务,将时间投入在“重要且高回报”的工作上。如客房价格调整(重要高回报)、手动重复报表(低回报)、临时投诉处理(重要紧急)、非核心会议(低紧急低回报)。持续反馈机制:每周或每月回顾时间分配,识别低回报活动并优化。培训与文化建设:让团队成员理解“时间也是投资”,在日常决策中自觉考虑时间成本与收益。久而久之,团队会自觉把精力放在真正影响酒店收入和战略的决策上,而不是被流程和低价值任务占据。时间投资的概念不仅提高效率,也让整个组织的战略执行力更强。
当团队开始计算时间回报率时,会发现很多习以为常的工作其实可以优化或调整。报表和例行操作依然存在,但不再占据大块战略性时间。会议更高效、决策更及时,团队注意力从维持流程转向推动价值。
收入管理的本质,不仅是提升酒店收入,更是确保投入产出合理。钱如此,时间亦然。把时间当成投资去管理,才能真正撬动结果,让团队在有限时间里创造最大价值。
来源:澎润酒店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