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喊别去建厂,一边追加封测订单:特朗普又被苹果阳奉阴违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5 23:03 1

摘要:这一幕发生的时间点并不寻常。就在一个月前,金融时报披露,苹果计划到2026年底前,把全部面向美国市场的iPhone生产转移到印度。而就在特朗普发话同一天,印度工业部回应称:苹果未改计划,富士康、塔塔电子、和硕三家主力厂依然按照节奏推进

5月15日,特朗普在卡塔尔开口点名苹果。

他说,自己已经告诉蒂姆·库克:不希望苹果去印度建厂,我们对你很好,但你别去印度。语气没多重,但意思够直接。

台上没人追问理由,台下几个坐在供应链桌前的人,已经开始重算明年的备货节点。

这一幕发生的时间点并不寻常。就在一个月前,金融时报披露,苹果计划到2026年底前,把全部面向美国市场的iPhone生产转移到印度。而就在特朗普发话同一天,印度工业部回应称:苹果未改计划,富士康、塔塔电子、和硕三家主力厂依然按照节奏推进

这就像一场公开博弈:总统发话,企业不理,政府补话,进度不改。但苹果到底在想什么?

一位熟悉苹果在南亚制造链部署的投资人说,他们的底层逻辑早就不是哪里便宜做哪儿,而是哪里不容易惹祸就先放一段产能。所谓祸,指的是政治与关税风险。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台积电高管披露,苹果已经将A17芯片的量产安排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并在科罗拉多部署了电池封装线。这些项目具备展示性,却不具备大规模交付能力。苹果真正的算计是有产能在美,量放在印,中高精密留在华。

这不是全球化,而是政策态度拼图。

苹果清楚,美国本土生产永远不可能撑起主力出货——单是人工成本就是印度的5倍、零部件本地化率不到50%。而印度的最大价值,是在中美胶着下给库克提供一个向特朗普解释的备选答案。可问题是,这个答案不好写。

根据Business Insider的数据,印度iPhone整机良率至今仍只有91%,比中国低了4%。这意味着,每生产一百万台,就有四万台必须返修、重测、补包装。再加上运费、汇损、延迟交货惩罚,苹果在印度每台手机的边际成本至少高出6%以上。

更麻烦的是,印度还不敢独立跑完整条链。

2024年10月,塔塔在钦奈附近的一家代工厂发生电压系统不兼容事件,导致5000部iPhone 16 Pro屏幕花屏,最终赔付超220万美元。这笔账最后压在苹果自己身上,并促使其将部分中框加工重新拉回合肥。

这个拉回的动作,正说明一件事:苹果从未真正打算放弃中国。

据MacRumors披露,目前iPhone的Taptic Engine(触觉马达)、高精密声腔结构、激光定位模块,只有中国本地工厂能做出连续批量、高一致性、低误差的版本。印度不是不能做,是还得等。而美国?能展示,不能交货。

苹果的布局更像是在给每一个关键观察者都交一份及格卷:中国用效率说话,美国用产线作秀,印度用政策取信。至于到底谁决定下一代iPhone在哪落地——苹果自己也还没拍板。

库克正在做的,是拖时间、留弹性。

但特朗普显然没耐性。对他而言,不希望在印度建厂,不是讨厌印度,是不满苹果绕开美国制造。他要的不是产品回来,而是政绩数据回流。他知道苹果不会让整机在德州封装,但他希望苹果别让印度出镜太多。

这个太多,不是技术问题,是镜头问题。而现在,镜头确实对准了印度——一年4000万台出货、占全球iPhone产能16%,预计三年内将冲到35%。这些数字不一定全兑现,但它们足够成为选战话题、成为美股分析师Q2预测的依据、成为白宫对中产业脱钩的自我标榜工具。

苹果也在借这个机会玩转对冲。他们并非去哪就做多少,而是哪里不安全,那里先放模板。不是撤离中国,而是缩小暴露面积;不是投靠印度,而是分摊不可控;不是顺从特朗普,而是留下他想看的那块屏。

这也是为什么,库克听完特朗普讲话,并没有回嘴,而是去找了塔塔谈备货节奏。他知道,真正的回应,不在媒体里,而在装柜计划里。

苹果不会被谁绑住,它只会选择——哪里可预测、哪里能报备、哪里能转移锅。而这一逻辑,在中美印三角中,已经越来越清晰。

你可以说特朗普说得大声,也可以说库克在周旋。但产业链不会听谁的政治口号,只听谁的供应商能准点供货、谁的生产良率不出事、谁的工人能在凌晨两点换线还不出错。

这就是库克不答应的原因。

他不需要解释,他只需要能干的场子。

来源:發發人间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