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是一位退休教师,十年来每天依赖通便药入睡,家里药柜里常年备着乳果糖和番泻叶。直到某天,她在孙女劝说下试着吃了一种水果,没几天,居然就“顺”了起来。
她是一位退休教师,十年来每天依赖通便药入睡,家里药柜里常年备着乳果糖和番泻叶。直到某天,她在孙女劝说下试着吃了一种水果,没几天,居然就“顺”了起来。
她惊讶地说:“这怎么可能?一个水果,居然比我吃了十年的药还灵?”
这不是个例。越来越多便秘患者在“误打误撞”中发现,生活方式的微调,远比持续用药来得温和、有效。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水果真的能替代通便药吗?
长期吃药的肠道还能恢复“自我驱动力”吗?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地看待便秘这件“小事”?
让我们从头说起。
很多人认为便秘就是“几天不拉”,于是靠药物解决。但医学上,便秘不仅仅是排便频率减少,还包括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排便不尽感等多个维度。
我们常见的通便药分为刺激性泻药和渗透性泻药。前者如番泻叶、比沙可啶,会刺激肠道神经,强行“驱动”肠蠕动;后者如乳果糖、聚乙二醇,通过增加粪便含水量,让排便更顺畅。
问题是,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会让肠道神经逐渐“麻木”,形成依赖。就像每天让闹钟叫醒你,久而久之,生物钟也懒得自己运作了。
一项2022年发表于《中华消化杂志》的研究显示,连续使用刺激性泻药超过6个月者,约有43%的患者出现肠道动力下降、排便反射迟钝等“药物依赖性便秘”现象。
这就解释了“越吃越没效”的困局。
回到开头的故事,那位退休教师吃的,是猕猴桃。
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水果,其实是近年来被多项医学研究“点名表扬”的天然通便神器。2023年《营养与肠道健康前沿》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指出
每日食用2颗猕猴桃,连续4周,能显著改善功能性便秘症状,效果不逊于乳果糖。
为什么猕猴桃这么“猛”?不是因为它神奇,而是因为它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天然酶类和多种酚类化合物。这些成分能:
增强肠道水分保持能力,使粪便柔软;
刺激结肠蠕动,加快排便通道;
喂养肠道益生菌,改善微生态环境。
她不是被“水果打败了”,而是被真正的饮食结构调整打败了。
便秘的“根源”,往往并不在肠子本身,而在我们自身的生活方式。
久坐让肠道缺乏物理刺激;
饮水不足让粪便像干泥巴一样难以推动;
三餐不规律打乱了胃结肠反射的节奏;
精神紧张则让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抑制了排便反射。
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细节,才是很多慢性便秘患者常年纠缠于药物,却始终无法摆脱的深层原因。
这时我们要警惕一个群体:功能性便秘患者。
这类人群并非肠道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狭窄)导致的便秘,而是排便机制出了问题,比如盆底肌肉协调障碍、排便反射消失等。
这类便秘就算吃再多纤维、喝再多水,也依然“堵”。
对于这些人,单靠饮食调整还不够,需要医生评估是否适合进行生物反馈训练,或其他非药物干预手段。千万别一味“自我调理”,耽误了干预时机。
当然不是。在短期内、急性便秘时,通便药是必要的“救急工具”。
比如术后卧床患者、老年人突发性排便困难、旅行造成的排便紊乱等情况,适当使用泻药可以帮助迅速缓解不适,避免粪便嵌塞、痔疮出血等并发症。
但关键在于:别让“临时救火”变成“终身依赖”。每次用药都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反正不拉了就吃点药”。
很多人焦虑于“今天没拉”,就怀疑自己是不是便秘了。排便频率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胃肠病学组织的共识指出:一周排便3次到每天3次,均属正常范围。只要排便感觉顺畅、不费力、不腹胀,就没必要强求每日一便。
强迫自己每天排便,反而容易形成“心理性便秘”,越想拉越拉不出来,进入恶性循环。
一个健康的肠道,是一个微生态系统。好的菌群能帮助分解纤维、产生短链脂肪酸,促进肠蠕动,调节免疫。
而长期用泻药、饮食过于精细、抗生素滥用,都会破坏这一系统。
想要“从根本上通便”,我们需要从培养肠道菌群入手。包括:
定期摄入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如燕麦、洋葱、香蕉);
减少加工食品、高糖饮食;
间歇性断食、维持规律作息,为菌群建立稳定的生存环境。
第一,别急着停药,但要着手“减药”。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少刺激性泻药使用频率,同时增加饮食中的天然通便食物,如奇异果、木瓜、红薯等。
第二,建立“排便仪式感”。每天固定时间上厕所,哪怕没有便意也坐一坐,重建“条件反射”,帮助大脑和肠道重新建立链接。
第三,别忽视心理因素的影响。焦虑、完美主义、压力大的人群,是功能性便秘的高发人群。适当冥想、放松训练、认知行为调整,都是“从心开始调肠”的有效策略。
便秘,从来不只是“拉不拉得出来”的问题,更是生活节奏、情绪管理、饮食结构的综合反馈。
你吃的不是泻药,是一种对身体节奏的“催促”;
你吃的不是水果,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纠偏”。
与其被通便药“捆绑十年”,不如从今天开始,给肠道一个“自我修复”的机会。
参考文献:
王宏志,刘敏,周丽萍.长期使用泻药对肠道功能影响的前瞻性研究.中华消化杂志,2022,42(8):498-504.
Kim,M.,Lin,L.,&Wang,Y.ConsumptionofKiwifruitImprovesFunctionalConstipationSymptoms: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营养与肠道健康前沿,2023,14(2):115-123.
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不药而愈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