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2日上午,云南省康复医学会&云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2025年综合学术年会在昆明世纪金源大饭店一楼宴会厅隆重开幕。本次年会以“创新驱动精准治疗,融合探索康复新篇”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康复医学专家、学者、医务工作者、管理者和产业代表共计1200余人
云南省康复医学会
2025年4月12日上午,云南省康复医学会&云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2025年综合学术年会在昆明世纪金源大饭店一楼宴会厅隆重开幕。本次年会以“创新驱动精准治疗,融合探索康复新篇”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康复医学专家、学者、医务工作者、管理者和产业代表共计1200余人齐聚春城,共襄康复盛会。
开幕式由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田坤、赵荣共同主持。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彭明强教授;昆明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红明教授;云南省康复医学会第五、第六届理事会会长、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杨达宽教授;云南省康复医学会会长、云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会长敖丽娟教授;昆明医科大学康复学院党委书记尹章成教授等领导及来宾出席开幕式。
大会主席、云南省康复医学会会长敖丽娟教授致欢迎辞。她代表主办方向所有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她指出康复医学作为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重要支柱,在新时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她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年会,进一步深化学术交流、强化跨界融合、推动服务创新,助力我省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
昆明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红明教授代表学会会长单位致辞。他表示,昆明医科大学高度重视康复学科发展,愿与社会各界一道,加强康复医学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平台建设,共同推动健康云南建设。
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彭明强教授发表主旨讲话。他从国家战略高度阐述了康复医学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高度肯定了云南省康复事业的发展成果。他指出,中国康复医学会将持续加强与云南的协作联动,共同开创康复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届康复科普创新作品大赛颁奖仪式隆重举行。大赛自启动以来,累计征集来自医院、高校、科研机构及康复中心的作品百余件,涵盖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内容贴近群众、通俗易懂,充分展现了康复工作者传播健康理念、提升公众认知的使命担当。优秀作品将在学会平台及媒体广泛展示,进一步扩大康复科普影响力。
研究生学术征文比赛颁奖仪式紧随其后。本次比赛聚焦康复临床研究、康复工程、康复护理、社会康复等领域,吸引了来自云南省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踊跃投稿。获奖论文学术视角新颖、问题聚焦精准、研究设计严谨,体现出康复青年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科研潜力。主办方也鼓励青年学者持续深耕康复学术,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在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官方网站发布仪式上,新版官方网站正式上线运行。新版网站集“学术交流平台、信息发布窗口、会员服务系统”于一体,具备会议报名、资源下载、分支机构对接、在线教育等多项功能,标志着学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网站也将成为加强行业联动、推动成果共享、扩大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
大会还举行了云南省首届康复专科医师岗位胜任力提升培训班启动仪式。该培训项目依托国家康复医师能力建设指导意见,聚焦实际临床胜任力,以胜任力框架为核心,涵盖理论学习、技能操作、评估反馈等环节,面向全省康复科室及基层医疗机构广泛招生,计划在未来半年内实现全覆盖。该项目的启动,不仅为云南康复医学专科人才培养打下制度化基础,也为推动区域康复服务标准化、专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开幕式后,学术主论坛第一部分精彩开讲,王迎松副会长、王胤佳副会长联袂主持,主题聚焦康复医学的前沿趋势与实践创新,国内外多位专家发表主题演讲。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华续贇教授介绍了《基于脑肌电耦联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康复》,展示了脑科学与工程康复的前沿融合成果。他从神经工程与康复医学交叉融合的角度出发,深入解析脑电(EEG)与肌电(EMG)信号之间的耦合机制,介绍如何通过非侵入式技术实现对患者运动意图的精准识别与响应反馈,辅助中风、脊髓损伤等患者的功能重建。
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代表Robert J. Weber教授作题为《Aging Population Get Into Disability》的报告,系统剖析老龄化社会中失能风险管理与康复干预路径,提出全球视野下的政策与技术响应策略。
云南省康复医学会会长敖丽娟教授则围绕《低强度聚焦超声与自闭症脑调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分享,展现了云南在神经调控康复领域的积极探索。她从基础神经科学切入,系统介绍了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在调节神经环路、改善脑功能异常方面的理论依据与实验进展,并分享了该技术在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干预中的初步应用成果。报告结合云南本地样本开展的临床观察数据,呈现出一条从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临床验证的完整路径,充分展现了云南康复科研工作者在跨学科融合创新与特殊儿童干预探索中的担当与突破。
主论坛第二部分,陈绍春副会长、唐柱生副会长联袂出席,持续聚焦康复精彩核心题目。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王于领教授围绕筋膜科学与康复临床实践进行精彩报告。他从筋膜解剖结构出发,系统阐述筋膜在运动系统障碍评估与康复治疗中的关键作用,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筋膜手法干预、疼痛管理及运动功能重建中的临床应用路径。报告深入浅出、实用性强,赢得现场参会者广泛共鸣。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迎松教授带来了“基于临床与科研协同创新的加速康复实践”专题报告。他立足于加速康复(ERAS)理念,结合云南本地多病谱特点与科室实施经验,系统介绍了术后康复路径优化、多学科协作机制构建、患者依从性管理等关键策略,展示了加速康复体系在地方医疗实践中的本土化探索。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刘成平教授聚焦乐城医疗先行区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转化,分享了干细胞治疗、神经调控设备、数字诊疗平台等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案例,探讨了医疗特区政策优势下康复医学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其内容前沿、案例丰富,现场反响热烈,启发了在场专家对康复技术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
本次主论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我国康复医学的学科交叉性、技术创新性和服务协同性,为推动西部区域康复学术进步与实践转化提供了强劲助力。
据悉,本次年会还将持续开展28个专业分论坛、多个竞赛与项目启动活动以及设备展览,充分体现“全学科、跨领域、重落地”的办会特色。大会将进一步促进学术成果共享、人才经验交流与行业协同发展,为建设高水平康复服务体系、助力健康中国战略作出云南贡献。
来源:许晓锐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