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的真正意图,还是在利用冲突边缘的态势塑造谈判主动权。把关税当作准军事武器,把贸易政策推向国家安全议程,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外交规范,也标志着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激进转向。而“二级关税”正是这种新思维的产物。它的核心逻辑是:我不直接打你,而是打跟你做生意的人。简
据环球网报道,美国与俄乌双方互动频频,但收获寥寥。
由于在解决俄乌冲突问题上迟迟没有进展,加之近期乌俄分别在矿产协议及和谈事宜上表态强硬,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也分别对双方发出威胁。
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特朗普说“将有大麻烦”,对俄罗斯则祭出“二级关税”的威胁。
特朗普的真正意图,还是在利用冲突边缘的态势塑造谈判主动权。把关税当作准军事武器,把贸易政策推向国家安全议程,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外交规范,也标志着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激进转向。而“二级关税”正是这种新思维的产物。它的核心逻辑是:我不直接打你,而是打跟你做生意的人。简单来说,这就是“长臂管辖”的加强版,是对全球商业体系的制度性讹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制裁,它既没有经过联合国安理会的批准,也不考虑国际法的约束,完全是以单边意志为行动准则。
普京(资料图)
关税的真正影响对象,其实是俄罗斯石油的买家,比如印度、中国等。俄油买家一旦需要支付更高的进口成本,就会减少采购,最终削弱俄罗斯的石油收入——这个逻辑和之前西方对俄实施的能源制裁类似。但特朗普的这项政策真的是为了乌克兰吗?未必。回顾特朗普过去的政策风格,他最看重的是美国的利益,而不是所谓的“国际道义”。如果他真的实施高关税,直接受益的其实是美国本土的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尤其是页岩油公司。所以,这到底是为了乌克兰的和平,还是为了美国的能源利益?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4月2日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并亮出关于美国计划对哪些贸易伙伴采取关税措施以及征多少关税的表牌,但却没有提及俄罗斯。据环球时报援引美国广播公司、“今日俄罗斯”报道,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当地时间4月6日在接受ABC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没有对俄罗斯征收关税是为了避免影响正在进行的俄乌和平谈判。
他还补充说,这不代表俄罗斯就有和其他国家不同的待遇。只是在谈判时,不应该抛出新的问题,让谈判桌上堆满新东西。哈西特最后找补说俄罗斯与其他国家没什么不同,似乎和最开始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美国一家新闻网上称,虽然俄罗斯不在名单上,但美国已经进行过制裁,而且俄罗斯还面临额外的强硬制裁的回答差不多,但多次提到谈判,某种程度上暴露了美国与俄罗斯交涉陷入死局:美国想对俄罗斯施压,靠关税可没什么作用,特朗普进退两难。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3月曾暗示,美方可能会调整对俄制裁政策,而俄方显然也希望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另外,俄罗斯被排除在关税名单之外的交换条件,也肯定会被谈到。俄方是否答应了某些政治或经济上的承诺,换取美国“不下刀”?可以对比一下,2023年,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仍然是全方位的,涉及能源、金融、技术等多个领域,导致俄罗斯经济一度承受巨大压力。但现在,美方开始有所松动,这背后必然有更深层次的利益交换。
特朗普(资料图)
这种赤裸裸的“双重标准”正在瓦解美国赖以维持全球主导地位的“规则体系”。以规则为盾,只在有利时援引;以关税为刀,专在盟友身上挥舞。这种极端利己的对外政策,不仅加深了与传统伙伴的裂痕,也让世界对美国所谓“价值主导”的国际角色失去信任。
各国反应已经表明问题的严重性。澳大利亚总理怒斥“这是对伙伴关系的背叛”,巴西政府正评估是否将美方告上WTO,加拿大誓言“坚决反击”。这一切说明,特朗普式“对等关税”不仅是经济挑衅,更是对盟友的一次外交羞辱。
来源:泽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