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昆仑山两大山系之间,总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盆地中间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围绕着这片国土的找油故事,从一九五零年就开始了……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昆仑山两大山系之间,总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盆地中间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围绕着这片国土的找油故事,从一九五零年就开始了……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五日,陶峙岳将军在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宣布和平起义,十月二十七日人民解放军在乌鲁木齐举行隆重入城仪式,同时宣布成立了新疆人民政府。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鉴于新中国石油的严重短缺,按照中苏签订的友好互助条约总精神,一九五零年,中苏决定成立联合机构,共同对新疆地区的石油资源展开勘探和开发工作。
独山子: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旧址
1950年3月27日,《中苏关于在新疆创办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协定》正式签署,从一九五一年开始,双方在新疆16.7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包括北疆准格尔盆地和南疆塔里木盆地进行了一系列勘探工作,塔里木盆地主要在库车凹陷和喀什一带,史称“一进塔里木”。
1952年2月,第一批地质调查人员进驻喀什疏附县,同时成立喀什钻井处和地质调查大队。
那时候整个新疆几乎没有工业,全部人口也就430万,地质队常驻的疏附县常住人口才五百人,开展调查工作举步维艰。
五十年代钻井队
除了一般的地质调查外,地调大队使用了一切可能的手段,组建了航空勘测(有前苏联支持),重力队,磁力队,以及井筒内监测的“电法队”。
喀什周边有些地方海拔高度达到了四千米,属于昆仑山和天山交界地带,很多地调人员初来很不适应,干旱,高寒它都占了。为啥非要选这个地方呢?
几个原因,一个呢,是史书上记载过疏附县,库车县曾经发现过地面露出的“油苗”,比如唐朝李延寿的《北史》就写过“龟兹国……又如膏者,流出成川”,晚清河北人王树枫写过《新疆图志》,里边明确记载过疏附县、温宿县油苗。
温宿县烈焰泉
喀什钻井处那时候有四台钻机,其中两台乌德钻机,两台伯乌钻机,论钻井能力,乌德钻机最深为3200米,也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钻机了。
其实,历史上新疆地区油苗出现很多,而且还真不是杜撰,今天温宿县山里就有个常年沸腾的山泉,名叫“烈焰泉”,一点就着火,那个克拉玛依的黑油山,不是还在那里冒泡吗?
从1952年喀什背斜打出塔里木盆地第一口工业探井开始,到1955年三年的时间里,喀什背斜,克拉托背斜以及库车凹陷共打出探井七口,深度1000-2000米左右,很遗憾,只有克拉托和库车各有一口井见到油气显示,还达不到工业开采价值。
一九五四年底,喀什钻井处被撤销。股份公司决定暂时放弃南疆地区的勘探,重点转向北疆准格尔盆地。
那个时候,克拉玛依正如火如荼建设之中。
但三年的地调实践成果还是蛮大的,一共发现了27个远景构造,为以后塔里木盆地进行油气勘探提供了方向选择。
事实证明,喀什背斜不是没有油,而是方向问题,后来在三百公里外的泽普叶城一带发现了塔西南油气田,而且,随着柯深一井七千米深井的果断决策,塔里木石油人最终看到了一个奇迹:原来我们的塔里木,从一千米到一万米以下,都可能有石油!
深地塔科一井
当然,这都是公元2000年以后的事儿了。
参考资料:
(1)2019年版《塔里木石油发展简史》
(2)2008版《中国石油大百科全书》勘探卷。
来源:新疆老齐2020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