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报道一家号称“现做蛋糕”的网红公司,全国有268家店,价格在128-328元之间,可卖的都是提前做好的蛋糕。
忙活一周交易了,今天补习一下“内功心法”。
1.新闻
最近看了个湖北经视的新闻。
报道一家号称“现做蛋糕”的网红公司,全国有268家店,价格在128-328元之间,可卖的都是提前做好的蛋糕。
被调查记者拍到原蛋糕上的生产日期是2024年12月18日,都快4个月了,还打着“现做蛋糕”的旗号卖。
现在和“网红”有关的东西,生活经验丰富的人都会打个问号,网红小吃、网红打卡地、网红店、靠着哗众取宠出名的网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从事媒体和炒股的人,对网红事物的看法就不光是跟风了,我是从事媒体工作的,平时也写这个投资的连载文章,理解也更深刻。
2.心理预期
首先,在“笑贫不笑娼”的风气下,很多人觉得黑红也是红。
只要有曝光,接点广告也赚钱。
所以很多人会掏空心思,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名。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天生对负面信息敏感,有两三个借黑红上位的网红出名后,就更容易被人们记住,人们这就是人们印象里网红名声不好的原因。
其次,某些热门打卡点也许起初服务水平很好,一旦客流大了,承接能力跟不上,就会引发连锁反应。
服务跟不上,就会引起人们的不满;消费者心理落差大,肯定要发牢骚;一个两个不成气候,善良的人还以为是自己太过“挑剔”了,看到其他人开始讨伐,就也跟着发声,负面信息就会愈演愈烈。
最后,想要好的体验,资深玩家都是自己多去新店探索。
和炒股赚钱一样,我都奇怪荐股群为啥存在,把自己赚钱的法门告诉别人,这不合逻辑啊!
那么多人都赚钱, 你以为赚得谁的钱?
你自己发现的店服务好,和股票赚了钱,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各方面都超过其他同行,而是因为人们对其预期不同。
你比其他投资者多看远一步,就能获得超额收益。
3.跟风炒股
在我去年讲国庆行情的《股市狂欢季,小白入市8条指南》中,我说我靠着新闻“反向操作”赚钱。
看人们疯狂到抵押房产,跑步入场了,我就赶紧清仓了。结果节后开盘,这些人就被套住了,后来反弹行情还有人加仓,套得更深了。
我一直对“新闻”和网红持批判态度。
当大家都能获得新闻信息时,如何做决策,就成了赚钱的胜负手。
新手以为新闻说公司业绩增长了,股价就会涨。
公布业绩增长后,等了3分钟,你看股价也没涨啊,以为就自己聪明,赶紧加仓买入,结果买完后,股价就下跌了。搞得一头雾水。
业绩增长了,不该利好么?然而实际的逻辑不是这样的。
业绩增长不是突然发生的。
从平时的季报就可以看出来了,每个季度都增长,年报增长不是很正常的事么?这些人老早就买入了,也就是说,你看到新闻时的价格,就已经反映了公司业绩增长。
4.股市买卖的是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
买的是“薛定谔的猫”,业绩公布前,还有想象空间。
一旦业绩公布,打开盒子,看到了猫,不论死活,已经没有了想象空间,看热闹的人就散开了。
反而那些优质企业的“负面新闻”,才是买入的好时机。
5.我平时的决策逻辑,是优先取悦自己
我的预期也不高,很容易满足。靠着平凡的小胜利积攒势能,日积月累,遍地开花,也能硕果累累,所以乐此不疲。
我的专栏并不是教你如何炒股,而是借着分析各路信息的事,分享如何决策和成长,并在一次次交易中,步步为营,顺便赚点投资收益的。
关注我,做个乐观通达的人。
来源:三下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