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了怎么办?医生提醒:这几步别做错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1 14:35 3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967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张先生最近总是胃胀、反酸、口臭,嘴里还有种说不清的“酸腐味”。去医院一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

“是不是要得胃癌了?”他满脸紧张。

医生却说:“感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直不知道怎么处理它。

很多人对幽门螺杆菌的理解,还停留在“是不是吃坏了”“是不是熬夜太多”。其实,它的危害远不止“胃不舒服”这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讲清楚:

· 幽门螺杆菌到底是什么?

· 感染后该不该治、怎么治、怎么防。

· 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正在“帮它作恶”?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在胃酸环境中“安家”的革兰阴性螺旋状细菌,它钻进胃黏膜里,以尿素为“食物”,释放毒素,破坏胃黏膜屏障,诱发炎症和溃疡。

数据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50%,也就是说,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个“中招”。

它的传播方式主要是:

· 口口传播:共餐、共用筷子、喂饭等

· 粪口传播:手卫生不到位

· 胃镜交叉感染:不规范消毒

它不是“脏”,也不是“天生有病”,但它确实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Ⅰ类致癌因子,与多种胃病密切相关。

不少人查出阳性后满脸焦虑,甚至跑了好几家医院“打听意见”。医生的建议其实很明确:

“只要符合治疗指征,就应该积极根除,这并不是‘小毛病’。”

根据《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2022年)》的最新指引,以下人群应当治疗:

· 已确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

· 有胃癌家族史、或者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的人

· 接受长期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者

· 曾因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接受过胃切除术

· 正准备做胃镜检查或计划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者

· 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

· 两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

· 有时加用铋剂加强胃黏膜保护

疗程一般为10~14天,根除率可达到80%以上

注意事项:

· 严格按时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或漏服

· 治疗期间避免饮酒,酒精会影响药效

· 不要自行加减药,否则容易产生耐药,治疗失败

医生会在治疗后4~6周评估是否根除,常用的是呼气试验(C13或C14),简单无创,准确率高。

很多人治疗一次后过段时间又“复发”,其实很多时候不是“药没用”,而是生活中这些细节没注意:

1. 共餐不分筷

家庭成员之间共用筷子、碗筷混洗,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高速路”。

尤其是老人喂小孩、用嘴吹食物、嚼饭喂食,非常容易把细菌传给下一代。

建议:家庭中有一人感染,应建议全家检查,尤其是老人、小孩。

2. 口腔卫生差

幽门螺杆菌可在牙菌斑、龋齿、牙结石中“藏身”,如果不注意刷牙、洗牙,也可能成为复发源头

建议:治疗期间及后期,注意口腔清洁,定期洗牙。

3. 不注意手卫生

餐前便后不洗手,处理生食后不清洗干净,都可能通过“粪口传播”带来感染风险

建议:饭前便后、处理食材后,务必规范洗手,尤其是孩子。

4. 滥用抗生素

有些人觉得“反正是细菌,吃点抗生素总没错”,结果没吃对药,反而让细菌更“狡猾”。

医生提醒:幽门螺杆菌治疗必须按方案进行,不能“随便吃点阿莫西林”。

很多文章说“喝蜂蜜杀菌”“吃大蒜消炎”,这些说法不能全信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单独根除幽门螺杆菌。但一些食材确实有辅助作用

· 酸奶、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减轻药物副作用

· 绿茶、花椰菜芽、蜂胶提取物:有一定抑菌作用,但不能替代治疗

· 高纤维、低脂饮食:可降低肠胃负担,促进恢复

医生强调:“食疗是辅助,治疗靠药物。”

别以为“治好了就万事大吉”,根除后的这几点同样关键:

· 定期复查:治疗后4~6周做一次呼气试验,确认是否成功

· 改善饮食习惯:少吃辛辣、油炸、腌制食物,避免刺激胃黏膜

· 改善作息与情绪:长期熬夜、情绪压抑,会影响胃黏膜修复

· 避免重复感染:家庭成员若未治疗,易“交叉感染”,建议同步治疗

幽门螺杆菌不是“洪水猛兽”,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感染了不用怕,关键是科学治疗、规范用药、避免重复感染。别靠食疗“拖着”,也别听信偏方“吓着”。

最怕的是:明明可以治疗,却因为“没感觉”而错过了最佳时机。

胃,能吃不代表没病;菌,没声音不代表没影响。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2022年)》[J]
[2]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2021)》[J]
[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中国营养学会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GaySpot乐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