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法国南部的卡拉达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4月10日,ITER真空室模块组装合同标段(SMSA)的首个真空室模块——7号模块,成功吊装并精确安装到位,标志着SMSA中首个核心扇段模块正式入驻托卡马克堆坑。
在法国南部的卡拉达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4月10日,ITER真空室模块组装合同标段(SMSA)的首个真空室模块——7号模块,成功吊装并精确安装到位,标志着SMSA中首个核心扇段模块正式入驻托卡马克堆坑。
ITER总干事巴拉巴斯基博士专门致信项目参与者,其中包括中核工程联合体,高度赞扬了这一成就背后展现出的卓越专业能力、非凡勇气和无私奉献。作为项目承包商,中核工程联合体携手中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合作伙伴及各大分包商,在业主和监理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共同铸就了这一辉煌时刻,彰显了中核工程联合体在国际大科学工程中的实力,以及推动聚变国际合作的新高度。
回溯项目投标阶段,一个由中、法、意三国共8家企业组成的联合团队,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对项目的深刻洞察,成功赢得了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安装合同。这一强强联合,不仅汇聚了各方的技术精华,更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进工程技术团队的大办公室,一个充满活力和国际氛围的场景跃然眼前。来自不同国家的20多位成员,尽管肤色和语言各异,却怀揣着共同的目标——推动ITER项目的成功。这里每天从早上7:30到下午6:00,都充满了紧张而有序的讨论和交流,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项目现场的协同合作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每周一早上9:00,业主、监理公司和承包商中核工程联合体的管理层都会准时召开会议,共同规划本周的工作,并深入探讨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每天早上7:00,施工团队与业主、CMA支持团队也会准时碰面,协商当天的工作安排,确保项目现场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此次ITER真空室模块的成功吊装,不仅比原计划提前了三周,更打破了多项施工部件吊装的记录。吊装总重达1368吨,对精度控制、协同作业和安全保障提出了极高要求。中、法、意的工程技术人员紧密合作,自主研发并实施了精细化的吊装方案,成功解决了吊装姿态控制、毫米级对位及高强度结构同步等关键技术难题,确保了SM7模块的安全、精准、稳定就位。同时,在管道焊接、仪表安装和精密加工等关键工序上,中外团队也取得了技术突破,保证了质量并优化了工期。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