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乳酸生产新突破!江南大学团队改造酿酒酵母,实现无需中和剂高效生产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2 23:53 1

摘要:乳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可降解塑料(如聚乳酸 PLA)等领域。然而,微生物发酵生产 L-乳酸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对酸性环境的耐受性较差,随着 L-乳酸不断积累,发酵液的 pH 值会迅速下降,严重抑制微

乳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可降解塑料(如聚乳酸 PLA)等领域。然而,微生物发酵生产 L-乳酸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对酸性环境的耐受性较差,随着 L-乳酸不断积累,发酵液的 pH 值会迅速下降,严重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导致发酵无法顺利进行。因此,传统微生物发酵生产 L-乳酸需要大量添加中和剂(如碳酸钙),不仅增加成本,还会产生大量副产品(如硫酸钙)。

为了实现无需中和剂的高效生产,近日,江南大学吕雪芹团队在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发表了一篇题为“Adaptively Evolved and Multiplexed Engineere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or Neutralizer-Free Production of LLactic Acid”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适应性进化和代谢工程改造,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在极低 pH(pH 2.60)环境下高效生产L-乳酸的酿酒酵母菌株 TMG27,无需添加中和剂即可实现 76.2 g/L 的高产量。

首先,研究团队选择酿酒酵母作为改造对象,其不仅是公认安全的食品级微生物,同时酵母菌本身对酸性环境就有一定耐受性,从而为后续改造提供了良好基础。

图 | 酿酒酵母中 L-乳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随后,研究人员利用适应性实验室进化技术,开始筛选耐 L-乳酸的酿酒酵母菌株。他们以 L-乳酸作为选择压力,对酵母菌株进行定向驯化。

为了避免酵母在进化过程中利用 L-乳酸作为碳源,研究人员敲除了编码 L-乳酸脱氢酶的 CYB2 基因,得到了 TMG1 菌株。接着,以 TMG1 为起始菌株,在含有 L-乳酸的培养基中,逐步降低 pH 值,从 6.80 一直降到 2.60,对菌株 TMG1 进行适应性实验室进化。经过 222 代的连续传代培养,终于筛选出了能在 pH 2.60 的 L-乳酸环境中生长良好的 TMG2 菌株。全基因组测序显示,这个渐进式的驯化过程使得菌株在膜脂组成、质子泵活性、应激响应系统等多个方面发生了适应性进化。

图 | 适应性进化策略后多代工程菌株的耐酸和生长情况

有了耐酸的底盘菌株,接下来就要提高L-乳酸的合成效率。在该过程中,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推-拉-抑”策略。简单来说,"推"是指增强前体物质的供应;"拉"是强化目标产物的合成途径;而"抑"则是弱化或阻断竞争途径。

研究团队首先从"拉"的维度入手,比较了来自不同生物的 5 种乳酸脱氢酶(LLDH),最终选择了活性最高的乳酸乳球菌来源的酶基因进行表达。随后,他们发现乙醇合成途径与乳酸生产存在激烈的"资源竞争",于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逐步删除了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1、PDC6)和部分酒精脱氢酶基因(ADH1、ADH5),成功将代谢流导向乳酸合成。

在"推"的策略上,研究人员则对糖酵解途径进行了系统强化。他们通过过表达葡萄糖转运蛋白(HXT7)和三个关键限速酶(己糖激酶 HXK1、磷酸果糖激酶 PFK1 和丙酮酸激酶 PYK1),从而大大加速了代谢通路,从葡萄糖向丙酮酸的转化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最终,这一系列改造使得糖酵解通量较原始菌株提升了约 40%,为 L-乳酸合成提供了更充足的前体物质供应。

然而,随着改造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新的瓶颈问题:乳酸在胞内的过度积累会反馈抑制关键酶的活性,同时造成严重的质子应激。为解决这一问题,团队创新性地引入了疟原虫来源的乳酸转运蛋白 PfFNT。这种跨膜蛋白能够主动将胞内乳酸外排,维持细胞内 pH 稳定。通过优化表达水平,工程菌株的乳酸外排速率提高了 3.2 倍,有效缓解了产物抑制效应。

此外,为了增加 L-乳酸合成过程中关键辅因子 NADH 的供应,研究人员还进一步敲除了工程菌株中线粒体消耗 NADH 的相关基因 NDE1、NDE2,并过表达 GDH1 和 GDH2 基因,构建了一个能将 NADPH 转化为 NADH 的系统,使细胞质中 NADH 的供应更加充足,L-乳酸产量再次提高。

图 | 转运蛋白和辅因子工程相关基因操作后,TMG27 菌的生产情况良好

最终,研究人员在 5 L 生物反应器中对优化后的 TMG27 菌株进行发酵实验。令人惊喜的是,在不添加中和剂的情况下,TMG27 菌株的 L-乳酸产量达到了 76.2g/L,这是目前报道的最高生产效率。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意义重大,它为 L-乳酸的绿色生物制造开辟了新途径,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还为其他有机酸的生产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望进一步优化生产菌株,提高 L-乳酸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afc.4c12575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合成生物学最新讯息,不代表平台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来源:生辉SciPh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