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市场上有关大船东们推进新造船计划的消息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希腊干散货巨头星散航运公司(Star Bulk Carriers)却明确表示,绝不会在此时订造新船。
近期,市场上有关大船东们推进新造船计划的消息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希腊干散货巨头星散航运公司(Star Bulk Carriers)却明确表示,绝不会在此时订造新船。
拒绝订船的关键顾虑
这家总部位于雅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船东正在通过出售船舶囤积现金,受下一代船用燃料前景不明朗以及新船造价过高且船厂订单饱满等因素影响,该公司暂不打算涉足新造船领域。
该公司总裁Hamish Norton指出,公司目前没有订造新船的计划。“我们认为当前新船造价可能过高。”Hamish Norton在伦敦国际航运周的Capital Link论坛上表示。
“而且船厂对自身现状非常满意——它们已手握大量来自其他船东的订单,涵盖集装箱船、LNG运输船、油船等多种船型。”他补充道。
在谈及燃料选择困境时,Hamish Norton指出,若Star Bulk现在订造一艘仅可由燃料油驱动的新造船,“大约4年后,当我们开始不得不支付罚款时,可能会追悔莫及”。
至于订造氨双燃料船,“理论上可行,但目前尚无任何人拥有氨燃料的实际使用经验”。
Hamish Norton进一步指出:“而且你要知道,还有个问题是我们能为第一艘氨燃料船招到船员吗?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另外,首版设计真的安全吗?会不会要等到第二版设计才能确保安全?”
因此,Star Bulk目前没有购入新船,而是在出售“为更新船队而需处置”的船舶。
Hamish Norton称:“我们要么用售船所得现金回购股票,要么将现金储备起来用在其他更合适的地方。目前我们绝不会做的事,就是订造新船。”
从“行业整合巨头”到“船舶售卖方”
在干散货航运领域,没有哪家公司比Star Bulk更称得上“行业整合巨头”这一称号。
近年来,这家美股上市船东凭借一笔又一笔交易——以股票为“货币”收购船队,甚至收购整家公司,已成长为该领域的“巨无霸”,船队规模超过160艘。
2024年,Star Bulk完成了对Eagle Bulk Shipping的收购。此前,Star Bulk还收购了Arne Blystad旗下的Songa Bulk。
但随着其股票作为并购“货币”的价值大幅缩水,股价远低于净资产价值,该公司重新回归“船舶金融基础课”:以净资产价值出售船舶,同时以25%甚至更高的折扣回购自身股票。
克拉克森证券(Clarksons Securities)分析师在8月初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这一策略已见成效:通过出售8艘船、回购5400万美元股票的组合操作,这家希腊船东在过去一个季度缩小了股价与净资产价值的差距。
Star Bulk的这一策略,与其2024年底宣布的资本配置优先级调整高度契合。调整后,股票回购成为资本配置的首要任务。
图源/Star Bulk
考虑到股价与净资产价值的差距仍在,且管理层在上季度决定恢复1亿美元的股票回购基金,未来很可能会有更多回购操作。
此前,Star Bulk出售6艘Supramax/Ultramax型散货船及2艘卡姆萨尔型散货船,获得净收益1.04亿美元,其中1890万美元用于偿还债务。
克拉克森证券预测:“只要股价低于净资产价值,公司就会优先进行股票回购。若股价与净资产价值的差距缩小,且资产价值无变化,就将转向积累现金储备。”
来源:中国船检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