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航信主机系统进入深度优化阶段,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显著提升了系统性能和稳定性。这不仅支撑了中国民航旅客量的高速增长,也为连续18年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创 中国航信集团 中国航信集团
上期回顾:
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航信主机系统进入深度优化阶段,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显著提升了系统性能和稳定性。这不仅支撑了中国民航旅客量的高速增长,也为连续18年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让我们把时间再拨回20世纪。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市场迎来小型化的变革浪潮,以RISC芯片为基础的小型机逐渐成为商业平台的主流。与大型主机的封闭架构不同,小型机虽然品牌各异,但普遍采用了开放的UNIX操作系统。得益于UNIX的开放性,应用在不同小型机之间的迁移变得更加便捷,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由,引入了市场竞争和议价空间。与此同时,中国航信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主机降耗提出了更高的成本要求,进一步推动了开放平台的普及和发展。
开放平台部初期团队
1999年,中国航信的开放系统在北京积水潭悄然萌芽。当时,一套与以往截然不同的BILLING系统给运维团队带来了巨大挑战,技术人员利用UNIX shell开发了MLU和MRWU两套菜单化维护程序,将BILLING系统的日常操作简化为菜单指引,通过crontab实现了定时自动化操作。这一创新不仅大幅提升了运维效率,还为后续开放系统的接管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不久,BILLING系统从北京积水潭迁移至北京东四机房,成为北京东四机房的第一批开放系统。这次迁移是开放系统在中国航信的正式落地,也开启了开放平台从分散管理向集中化、专业化管理的转变。此前,开放业务大多由各业务部门分散建设和管理。这种模式虽然灵活,但带来了诸多问题:业务部门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系统运维,无法专注于核心业务开发;分散管理导致资源浪费,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无法满足业务的持续发展需求。2001年,中国航信对开放系统的维护进行集中管理,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放系统相继投产进一步推动了开放平台的发展。
数据仓库系统的投产为开放平台提供了数据支持。数据仓库系统是早期建设的大型开放平台之一,采用当时最主流的数据仓库平台——NCR公司的WM4850服务器系统及TERADATA数据库管理系统。NCR WM4850是中国航信购买的第一个大型开放服务器系统,具有双节点(最多可扩展至8个)的海量并行处理架构(MPP)。2001年10月,数据仓库系统正式投产,为开放平台在数据层提供了重要支撑。
OpenFrame平台的投产在开放平台的业务扩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连接主机和开放平台的交易网关,OpenFrame平台首次以联机事务处理(OLTP)方式打通了主机到开放的交易连接路由,为主机系统功能向开放平台的转移提供了关键支撑。该系统采用了Tuxedo中间件,其选择理由源于Unisys与Tuxedo原开发商BEA在Unisys主机IX5.0操作系统上合作开发的TMA(Tuxedo Mainframe Adapter),首次实现了OLTP组件与开放系统应用的互联。这一技术突破为里程银行、运价查询、WEBAV等业务的逐步外移奠定了坚实基础。
计算平台的优化为开放平台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开放平台承载更多业务系统。中国航信引入了具有灵活分区功能的SUN F15K和HP SUPERDOME服务器,这是中国航信开放平台首次引入的高端主流服务器。SUN F15K被划分为15个分区,集中管理里程银行、行李、OPENTKT、公布价、净价发布及查询系统(AirTis、EasyFare)等一批开放业务系统,以及开放平台到Unisys主机的第一个交易交换平台——OpenFrame,作为运价平台的OpenFrame接管了从ICS主机外移出来的公布运价功能,这是中国航信第一次将主机系统中的重要应用功能外移(Offloading)到开放平台上。灵活的分区功能进一步提高了资源使用率和业务可管理性。
HP SUPERDOME安装现场
开放平台第一批高端服务——HP SUPERDOME和SUN F15K服务器
存储平台的优化为开放平台提供了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支持开放平台处理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备份需求。2003年,中国航信引入了光通道交换机,它采用SAN架构将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连接在一起。这种架构使用户的备份数据通过光纤通道备份到存储设备上,实现了存储的集中化和共享化,彻底解决了DAS模式的缺点。引入了备份软件Netbackup,实现了开放系统数据的统一备份管理,解决了磁带库备份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
到2003年,中国航信通过不懈努力,IT基础架构得到了较为彻底的优化改造,使开放平台从计算平台、存储单元、数据备份等多方面都实现了松耦合。至此,中国航信IT基础架构变得更加灵活、更加高效、更加开放、更加经济,RAS(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得到了本质提升。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