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血液健康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当前,血液病的发病率及相关并发症呈上升趋势,然而公众对血液病的认知仍存在较大缺口,以致于许多患者错过治疗黄金期。为了搭建专业的血液病知识科普交流平台,提高公众健康素养,4月12日上午,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血液分会成立大会暨2025年
血液健康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当前,血液病的发病率及相关并发症呈上升趋势,然而公众对血液病的认知仍存在较大缺口,以致于许多患者错过治疗黄金期。为了搭建专业的血液病知识科普交流平台,提高公众健康素养,4月12日上午,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血液分会成立大会暨2025年第一届血液科普研讨会在广州隆重举行。
会议现场
搭建平台,集聚行业力量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部署。《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强调“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并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列为首项任务。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会长余新炳致辞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会长余新炳在致辞中提到,血液系统疾病种类繁多,近十年来,血液疾病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新型药物、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等技术都大大提高了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但公众对于血液疾病的认知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常见疾病,血液疾病相关的权威科普内容相对匮乏。“成立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血液分会,组建一支汇聚众多权威医护专家的强大队伍,投入更多更专业的力量开展血液相关疾病的健康科普宣教,已刻不容缓。”他希望血液分会能广泛联络、团结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专家多、水平高、能力强的优势,持续输出优质、及时、科学的科普内容,为广东省血液学科发展和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作出实质性贡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杨钦泰致辞
“当前血液疾病的防治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需要大家凝聚专业力量开展科普教育。”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杨钦泰线上致辞表示,期待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血液分会能充分发挥桥梁的作用,向上对接国家资源,向下辐射基层医疗机构,联动高校科研项目,拓展企业合作渠道。
授牌仪式
会议现场举行了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血液分会授牌仪式,以及主任委员、秘书长、名誉顾问、副主任委员授牌仪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刘加军当选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血液分会主任委员。
防大于治,扩大科普受益面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血液分会主任委员刘加军发言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会上,刘加军引用《黄帝内经》这句名言,强调了健康科普的重要性。他表示,健康科普的重点在于帮助群众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精准解答群众疑问,推动“防大于治”理念深入人心。
如何让科普的效果更好,让群众更满意?如何扩大科普的受益面,使健康科普实现提质增效?
刘加军提出,接下来血液健康科普工作将围绕“创新科普形式”“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前沿技术科普化”三大核心任务展开。
在创新科普形式方面,“我们将在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下将通过义诊、媒体面对面、学术会议、研究比赛等活动进行科普宣传。线上则以短视频、漫画、义诊等形式打造科普专栏,提升传播广度。”刘加军介绍。
在人才培养方面,将建立“血液科普导师库”,开展医护人员科普技能培训,编写标准化教材,并设立年度科普奖项,以此激励更多同行投身于科普工作。
在推动前沿技术科普化方面,依托广东省脐血库等资源,让干细胞治疗、血液肿瘤精准诊疗等前沿技术面向大众、惠及大众。
“我们还将深化跨学科联动,进行基层赋能,实现全民科普、人人健康。”刘加军表示,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血液分会将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县域医疗机构诊疗与宣教能力,同时携手各方力量构建“筛查—诊疗—康复”全链条科普支持体系,共同书写广东省血液科普事业的新篇章。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李晓霞
【本文责编】刘树强
【频道编辑】周丽娜 陈冰青
【文字校对】杨明珠
【值班主编】郭芳 蒋玉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来源:南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