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涛观点,分众传媒并购新潮传媒,有哪些看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2 19:53 1

摘要:最近,分众传媒出资83亿元并购另一家传媒巨头新潮传媒。这件事在行业内大张旗鼓地进行,却在整个社会上悄无声息。作为电梯广告行业第一大巨头对第二大巨头的吞并,这背后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事情?它反映出这个行业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最近,分众传媒出资83亿元并购另一家传媒巨头新潮传媒。这件事在行业内大张旗鼓地进行,却在整个社会上悄无声息。作为电梯广告行业第一大巨头对第二大巨头的吞并,这背后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事情?它反映出这个行业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因此,我们就此问题展开研究:分众传媒并购新潮传媒有哪些看点?我们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电梯广告领域的发展状况;第二,分众传媒与新潮传媒是如何形成行业第一、第二格局的;第三,新潮传媒为何会选择出售给分众传媒;第四,未来电梯广告行业的发展出路在哪里;第五,几点结论和建议。

一、电梯广告领域的发展状况

电梯广告这几年稍微淡了一些,但在20年前,曾涌现出一股新风,随着大量房地产建设和写字楼的出现,电梯数量激增,一个应运而生的现象就是分众传媒的崛起。分众传媒的出现,实际上是电梯广告领域的一次创新。后来,又有了新潮传媒这样的后来者。

我们先分析电梯广告行业的情况。这个行业刚出现时,其实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些格格不入。当时人们买房、上班,每天早晨通勤拥堵,但手机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性能也没现在这么强——现在的智能手机是在2008年之后由苹果推动的,而那时候的手机基本只能打电话。因此,手机还没有占据人们的视觉系统,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等电梯、在商场或其他场所等待时,闲暇时间无法打发。正是基于这种场景,电梯视觉广告应运而生,并逐渐从电梯扩展到其他公共场所,比如洗手间、饭店等人们可能长时间驻足的地方。这就是整个视觉广告行业产生的背景。

后来,一批专门从事这类广告的企业开始出现。从广告发展史来看,早期的广告主要是电视广告、视频广告,后来又有报纸广告、平面广告,比如公交车、马路上的广告牌等。这些广告形式都是利用人们的闲暇时间和视觉可及的场景,逐渐形成了视觉广告行业。而当时铺天盖地的房地产建设和电梯普及,为这个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分众传媒和新潮传媒的发展历程

从2004年开始,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江南春在倒腾小商品的同时,敏锐地捕捉到电梯作为一个重要媒介的商业机会。他认为,如果在电梯口放置电视屏幕,让人们在等电梯时观看内容——以电视节目为主,广告为辅,就能形成"看电视免费、看广告收费"的商业模式。于是,他果断进入这个行业,并在上海一炮打响。随后,伴随着房地产热潮和新社区、办公楼的兴起,分众传媒开始攻城掠地,逐步确立了自身的发展模式。在行业鼎盛时期,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江南春和他的企业成为行业传奇。这是分众传媒的崛起之路。

而新潮传媒则采取了与分众不同的战略定位——专注于社区市场。分众早期以办公楼为主战场,而新潮则围绕社区精耕细作。在发展过程中,两家企业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关系。有一段时间,新潮传媒的发展势头甚至呈现出力压分众的趋势。

两家企业背后是不同的投资阵营:分众传媒获得了以阿里为代表的"出海派"资本支持,我记得阿里曾投资60多亿元。分众在美国上市后市值突破千亿,后来从美股退市回归A股,市值仍然保持千亿规模,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

而新潮传媒最初投入80亿元布局社区市场,这次以83亿元出售某种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在发展过程中,新潮陆续融资,包括2020年左右的20多亿元,以及后续多轮融资。其主要投资者以百度为代表,京东等也参与其中,当然还包括一些小型投资机构。

在行业高速发展期,两家企业你追我赶,竞争激烈。我记得有段时间,新潮传媒甚至展现出要击垮分众传媒的态势。这就是两家企业各自的发展过程。

三、新潮传媒为什么最终会被卖掉?

按理说分众传媒作为行业龙头发展得很好,新潮传媒紧随其后位居第二,也获得了资本支持,各自都有不错的发展空间。那为什么最后新潮传媒会卖给分众传媒呢?这里面主要有个原因是电梯广告的价值在下降。

以前人们等电梯时看分众传媒和新潮传媒的广告,但现在智能手机普及后,大家都可以自己支配等待时间。这就导致分众传媒和新潮传媒的电梯广告价值明显下滑。不过它们有个共同特点:从办公楼转向社区后,对社区居民有很强的影响力。比如它们曾成功推广过牛奶、猿辅导等产品,这说明它们确实抓住了特定需求,具有一定的生存价值。

但2020年后市场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教育培训行业整顿,很多培训机构关门或转型,像猿辅导这样的大客户减少了广告投放;二是疫情导致消费降级,牛奶等消费品企业缩减广告预算。这些变化使得整个行业开始萎缩。在这样的背景下,分众传媒和新潮传媒都在努力挽救市场颓势。我记得分众传媒还找过我的一些学生做广告策划,虽然提供了很优惠的条件,但效果并不理想。

市场萎缩导致原本的竞争关系变成了抱团取暖的关系。要么大家一起倒下,要么联合起来集中资源活下去。这就是新潮传媒以83亿卖给分众传媒的重要原因。从交易金额来看,83亿并不能完全覆盖新潮传媒过去的投资(最初就投入了80多亿),但对所有股东来说,能在这种时候收回部分资金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这就是新潮传媒最终选择出售给分众传媒的重要原因。

四、在分众传媒主导下,电梯社区广告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我们可以看到,江南春用20多年时间实现了广告领域的一家独大,这对他来说是件好事。但他现在面临的问题依然很严峻——这个市场未来会怎么发展?下一步会有哪些机会?这不仅是江南春要考虑的,也是整个市场都在思考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消费市场正在逐步复苏,电梯广告尽管面临一些颓势,但分众传媒已经通过收购众多企业进行整合来应对。现在的情况是:单独一家广告公司可能活不下去,但如果大家集中在一起抱团取暖,反而能生存下来。所以分众传媒的这种整合力度很可能会越来越大,其他小企业为了生存也会选择投靠分众传媒,形成抱团取暖的局面应对市场变化,这恐怕是目前最可行的选择。

我认为,未来分众传媒如果能整合更多赛道的资源,实现低成本运营,就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方面,那些经营困难的广告公司可以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卖给分众传媒,让这些小公司的股东也能获得一定收益;另一方面,分众传媒通过整合这些分散的广告公司,继续经营这个行业,还是存在可能的。不过这个行业最关键的问题是:再想创业的机会可能就比较小了。

以上是我们今天对分众传媒这次并购事件的分析。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总体上得出两个主要结论:

第一,一个行业的发展高峰期往往是最佳上市时机,也是扩张的最佳时机。当行业进入低谷时,很多企业可能就难以为继,这时候并购就会成为必然选择。

第二,分众传媒与新潮传媒的这次并购合作,实际上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卖方获其利,买方获其实,这样整个市场还能继续发展下去,说明这个市场仍然具有生命力。

基于这些分析,我们给出两条建议:

第一条建议是针对创业者:一定要抓住赛道早期的机会,加大市场运作力度,积极融资,把握行业早期的红利期,这样才能分得一杯羹。错过这个时机,很多机会可能就没有了。

第二条建议,当一个行业周期结束时,往往会有新的周期出现。比如电梯广告衰退了,但互联网广告可能会兴起,特别是与直播等新形式结合后,又会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总之,商机永远存在,只要保持努力和思考,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来源:管理专家李江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