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名医“常驻”城阳:“家门口”破解就医难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2 18:02 1

摘要:从“患者跑”到“专家来”,从“千里求医”到“名医到家”,在家门口就能看北京名医的梦想,如今已在城阳人民医院变为现实。自2025年4月7日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批17个学科的专家大咖们组成“大医天团”进驻城阳,开展坐诊、手术、查房、教学、管理等工作。

从“患者跑”到“专家来”,从“千里求医”到“名医到家”,在家门口就能看北京名医的梦想,如今已在城阳人民医院变为现实。自2025年4月7日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批17个学科的专家大咖们组成“大医天团”进驻城阳,开展坐诊、手术、查房、教学、管理等工作。

伴随着北大名医“常驻模式”的全面启动,青岛医疗版图也迎来新一轮升级,而城阳区及周边患者将享受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带来的便利,无需再为“进京求医”发愁,免去异地挂号、交通、住宿等重重困扰 ,在家门口享受“国家队”的优质医疗服务。

北大名医坐诊常态化,

专家候诊区成"新风景"

4月10日是北大人民医院专家团队进驻城阳人民医院开启常态化坐诊的第三天,患者就诊热度持续攀升,北大名医门诊候诊区早早便排起了长队,许多慕名而来的患者拿着病历资料有序候诊,专家候诊区成"新风景"。

连日来,随着专家团队开启常态化 “组团式” 驻诊,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医院迅速反应,紧急协调专家开通加号通道,全力保障患者的就医诉求得到满足。

疑难杂症攻坚,“国家队” 优势尽显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王智峰

饱受胃部不适、便秘困扰长达七年之久的王女士,听闻北大专家团队入驻城阳人民医院的消息后,第一时间锁定了消化科专家的号源。4月10日上午,她与丈夫早早抵达医院,等待就诊。走进北大名医消化内科诊室,王智峰主任亲切温和的问候瞬间驱散了她些许紧张。“胃不舒服、便秘都七年多了,特别是便秘全靠通便药帮忙,药一停,十多天都排不出便。” 王女士无奈倾诉。王智峰主任专注倾听,随后有条不紊地展开问询,从日常饮食细节到作息规律,从过往病史到用药情况,无一遗漏。紧接着,又严谨细致地查阅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凭借丰富经验,一步步排除了甲状腺疾病等引发便秘的其他潜在因素。

王智峰主任在胃肠疾病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在胃癌前病变(萎缩、肠化等)、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食管反流病诊治,胃肠内镜检查以及胆胰疾病内镜介入治疗(ERCP)方面建树颇丰。综合王女士多年症状表现与前期检查数据,他精准洞察便秘病因:很可能是长期服用的降压药抑制了肠道正常运输功能。据此,王主任为她量身定制治疗方案:饮食上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安排结肠传输功能实验,依据结果评估是否切除无功能结肠,同时调整降压药类别。诊疗完毕,王女士如释重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太感谢您了,王教授!您的专业、耐心,让我这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刘波

4 月 10 日,北大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刘波迎来在城医的开诊首秀。投身神经外科领域十余年,他在神经系统肿瘤、颅脑损伤、脊柱脊髓疾病、功能神经外科疾病诊治方面经验丰富。谈及此次非短期帮扶的“常驻模式”,刘波主任表示,“北大名医‘常驻模式’是北大人民医院科室团队资源进驻城阳,绝非简单门诊坐诊,还将参与手术、联合查房、病例讨论、远程会诊,指导科室管理、团队建设,全方位提升诊疗水平,以及强化东西院区科室联动,互学互鉴、共促成长。

"国家队"硬核技术矩阵

构建区域医疗新生态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我国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惠及民生的重要一步,城阳有幸成为这场变革的前沿阵地。4 月 7 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组团式” 长期入驻城阳人民医院,首批17个学科的专家团队堪称 “豪华阵容”,为城阳医疗注入磅礴力量。

此次落地的北大名医 “常驻模式” ,部分科室由北大专家掌舵科室管理,借助长期驻诊、手术带教、疑难会诊等多元手段,力促京青两地医疗质量并驾齐驱。在 “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步发展” 原则指引下,城阳人民医院将充分发挥好北大人民医院在疑难重症攻克、临床科研成果转化、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优势,东西院区协同共进,汇聚成技术精湛、服务贴心、管理精细的优质医疗资源高地,让更多民众畅享高质量医疗福祉,重塑百姓的健康获得感。

令人期待的是,北大专家坐诊团队还在不断扩容。4 月 11 日至 4月13 日,北大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余兵、创伤骨科张培训、肛肠中心王有利、神经内科李华军、肾内科王磊、胸外科周足力等专家将接力登场,有就诊需求的市民可及时关注城阳人民医院官方渠道公布的专家坐诊信息,提前预约挂号。

来源:凤凰网青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