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有人问我:“下一个1000万该怎么赚?”其实我早想过答案——10年后,客户提起我,想起的不只是“在他那买过石材”,而是“选他家的石材,放心”。
从靠运气赚快钱到亏光:石材老板悟了!下一个1000万,靠“笨办法”挣
总有人问我:“下一个1000万该怎么赚?”其实我早想过答案——10年后,客户提起我,想起的不只是“在他那买过石材”,而是“选他家的石材,放心”。
在快钱满天飞的年代,做实体的我们总被追问:“干嘛不转行?”“干嘛不搞直播?”“干嘛死磕这么苦的行业?”可我偏信,有些事得有人当“笨人”:把一块石头磨十年,把一件事做一辈子,把客户的信任熬成实打实的品牌。
见过太多同行起起落落:有人靠信息差赚快钱,客户发现后直接被拉黑;有人拼命压价抢单,最后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还有人盲目扩张,资金链一断就回到解放前。
我自己也踩过坑,曾经靠运气赚过快钱,最后又凭实力亏了回去。
也就是那时候我才清醒:这行能活下来的,从不是最会赚钱的,而是最能“抗揍”的——抗得住诱惑,扛得住风险,扛得住把一件事做透的寂寞。
为什么中国石材行业,难有稳定又口碑极好的品牌?你去问装修过的人“你家石材是什么牌子”,99%的人答不上来。不是这行没需求,而是太多人把路走歪了:
比谁价格低,比谁出货快,比谁能垫资,最后客户买到的不是放心的产品,而是一堆未知的售后风险——切板粗糙、安装错位、出了问题找不到负责人。
我想做的其实很简单:明码实价,不搞“低价接单再加钱”的套路;从切板到安装,同一个团队负责到底,不转手、不外包;每块石材都建档记录,哪怕几年后需要翻新,也能找到原厂数据精准匹配。
就像客户问我:“你们厂怎么能活20多年?”答案藏在日常里——我的很多客户,最后都成了我的“业务员”,主动给身边人推荐;
我不仅是在卖石头,更是在给100多个工人家庭端饭碗,他们的生计,容不得我马虎。
有次巡场,看到一位老师傅蹲在地上打磨石板,动作慢却格外认真。我问他:“客户又看不出差别,干嘛这么较劲?”
他头也没抬,只说“自己手里出来的活,得对得起良心”。那一刻我突然懂了:品牌从来不是注册个商标就完事,而是一群人愿意用自己的名字、自己的口碑,为“品质”担保。
下一个1000万在哪?不在跟风追热点里,不在投机取巧里,就在每一块被认真打磨的石板里,在每一个客户“下次还找你”的信任里,在一群人守着初心、把一件事做一辈子的坚持里。毕竟,能穿越时间的从来不是快钱,而是实打实的口碑——是客户愿意把家的一角交给你,是工人愿意为手里的活较真,是我们能拍着胸脯说“选我们,没错”。
来源:石材生意圈黄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