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安吴女士生完孩子40天后,突发高烧,体温烧到40℃反复不退,伴随面部红肿疼痛。家人随后将其送往西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发现,原来吴女士有慢性鼻炎史,最近因为鼻子不舒服,她频繁抠挖鼻孔,最终导致面部蜂窝织炎。
一项调查显示,
90%的人都喜欢挖鼻孔,
你是不是其中之一?
尤其春天干燥,
让人忍不住想挖一挖!
注意啦!
挖鼻孔这个小动作,
潜藏健康风险,
严重恐要命!
近日,
#女子挖鼻孔后高烧40℃肿到难睁眼#
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西安吴女士生完孩子40天后,突发高烧,体温烧到40℃反复不退,伴随面部红肿疼痛。家人随后将其送往西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发现,原来吴女士有慢性鼻炎史,最近因为鼻子不舒服,她频繁抠挖鼻孔,最终导致面部蜂窝织炎。
据了解,蜂窝织炎是一种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者深部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感染,因为皮下脂肪组织的排列方式类似蜂窝,所以被称为蜂窝织炎,常见于小腿、面部、手臂等部位。面部蜂窝织炎若未及时控制,感染可沿筋膜间隙扩散,导致脓毒症、脑膜炎或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严重或可致命。
医生介绍,鼻子及其周围区域属于“危险三角区”,血管丰富,没有静脉瓣,并与颅内血管相连,很容易引起感染扩散。加之吴女士刚产完,产后女性因激素波动、免疫力下降,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更易受细菌侵袭,成为该病的高危人群。
在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吴女士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红肿胀痛也随即消退。
类似事件时有发生
↓↓↓
1
今年2月18日
陕西咸阳一男子因长期挖鼻孔导致动脉破裂、颅内感染,最终不得不通过手术进行修复。
2
2023年1月
福建厦门一6岁儿童因鼻窦炎发作,经常挖鼻孔,结果抠破了皮,引起局部蜂窝织炎,高烧难退,细菌顺着血流抵达颅内形成脑脓肿,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重要提醒
除了鼻孔,
还有这些身体部位
真的没必要太干净,
过度清洁反而害了自己!
↓↓↓
肚脐
由于肚脐结构特殊,有很多褶皱,容易藏污纳垢,很多人就会不自主地想要抠一抠。
但是相比身体其他部分,肚脐比较娇弱并且紧靠神经,如果大力抠挖容易刺激内脏神经导致胃肠道不适,还容易损伤肚脐皮肤造成炎症。
平时不清理肚脐并不会有什么健康危害,如果想要清洗,可以拿棉签蘸取适量清水或酒精,在肚脐内打圈擦拭。最后要用干净的棉签,把肚脐内的液体擦干。
耳道
耳朵中会自发产生一定量的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有些人会时不时用挖耳勺或者棉签去清理它们,但其实不用经常清理。
因为耳朵本身就有自洁作用,在我们吃饭、说话、打哈欠时,随着下颌关节的运动以及体位的变化,耳屎往往可以自己排出来。
如果经常用硬的东西或手指掏掏掏,耳道的皮肤会受到损伤,外耳道的防御机制也会遭到破坏,一些细菌就会趁虚而入,引起外耳道炎。某些细胞还可能因此产生变异,引起外耳道鳞状细胞癌。
皮肤
有的人特别喜欢给脸去角质,虽然短时间皮肤看起来白白嫩嫩,但实际上此时角质层已经非常纤薄,稍有刺激,比如遇到寒冷或者过敏物,皮肤就会泛红甚至红肿,变成了敏感性肌肤。
还有人洗澡时追求搓出更多的“泥”,殊不知过度搓泥,其实是剥去了皮肤的“铠甲”,让皮肤变得敏感脆弱,除了容易干痒,还会增加皮肤病风险。
头发
有些人习惯天天洗头,受不了头发出一点儿油。专家介绍,头油其实是皮脂腺,对头皮有保护作用。过度频繁洗头,会透支皮脂腺的分泌,导致越洗越油。
洗头频率是根据个人的肤质、发质以及每天的生活状态决定的,油性头皮可以1-2天洗一次,中性头皮2-3天洗一次。洗头时最好用指腹在头皮上打圈,这样能在更好保护毛囊的基础上进行清洁。
这些小知识你get了吗?
赶紧收藏&分享~
本期封面:
图片源自网络
申工社综合整理自人民网科普、新闻正前方、陕西广播电视台健康好生活等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