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个月,上汽销量反超比亚迪八千辆车,夺回了“车市一哥”的称号。同时,连续三年Q1盈利下滑的上汽,也终于在今年一季度结束了这一困局。不免让人感叹:谁说上汽已老?想必很多人都关注了几天前的“上汽之夜”,和诸多品牌活动不一样的是,别人搞这种活动,大多是为了炫炫技,吹
上个月,上汽销量反超比亚迪八千辆车,夺回了“车市一哥”的称号。同时,连续三年Q1盈利下滑的上汽,也终于在今年一季度结束了这一困局。不免让人感叹:谁说上汽已老?想必很多人都关注了几天前的“上汽之夜”,和诸多品牌活动不一样的是,别人搞这种活动,大多是为了炫炫技,吹吹牛,最后再秀一波车,而上汽则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复出”的机会。至于为什么要“复出”,我们还要从上汽的过往说起。
所以,涅槃归来,上汽需要一个向行业与用户畅谈的机会。在这场活动中,上汽聊了很多,让我们看到了其对技术、平权、共创等主流发展趋势的看法,也看到了它当下的成果与未来的发展路径。可以说,这场来自上汽的“坦白局”,既是上汽对“上汽老矣,焉能饭否?”的反击,也预示着上汽已经今非昔比。
对平权,新观点新打法
“大象转身”的确艰难,而一旦转身成功,它便会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登高望远。正如现在的上汽,清醒且有远见。面对现在各个车企都在谈的“平权”,上汽的理解并没有浮于表面。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认为,平权的本质是新兴事物的普及化过程,目的是“我有,你有,大家有”,而上汽的目的是以平权驱动做到“我好,你好,大家好”。
这话的意思其实很明显了,说白了,上汽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对于各类技术平权这种确定性趋势,上汽已经get到了。只不过,上汽要的可不仅仅就是赶上趋势这么简单。就以智驾平权为例,上汽要的是,让出行成为一种服务,让每个人都有能力去享受平民化、普及化的智驾服务。换句话来说,上汽所理解的平权,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堆料带来的功能普惠,而是关于出行本质的价值重构。
要知道,当下车圈,能够站在这种高度上思考问题的车企并不多。即便这两年,很多车企都在跟风为自己打上“平权”的标签,但始终没有真正想过“平权”的深层次意义是什么。而现在,上汽想到了,并且将其传递了出来。在上汽看来,平权将打破垄断、重构规则,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能,并不断驱动整个产业业务模式的进阶。
更令人欣慰的是,上汽不仅想到了,理解了平权的更深层次意义,它还基于自己的理解,对此做了远大的布局。未来,随着L2++级日益成熟,上汽将推动L2++级智驾普及化,实现全系车型的智驾平权。同时,上汽也坚信,随着智驾的发展,L3级也会随时落地,L4更是呼之欲出。目前,上汽主导运营的Robotaxi已在上海、苏州和深圳落地运营,累计行驶里程超过400万公里;今年上汽还将落地支持L3级量产的自动驾驶,未来五年内,将推动L4级自动驾驶规模化运营。
当然,在行业竞争无比激烈的当下,车企要想打赢“平权”这场仗并不简单。好在,上汽一向看得清形势,也有布局谋划的实力。新环境,新起点,自然要有新的打法。面对“平权”,上汽带来了三套“拳法”。这也就是上汽在发布会上提到的“内家拳、外家拳以及组合拳”。对于这几套拳法,上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所谓内家拳,也就是上汽把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的核心业务整合在一起,让资源更集中、目标更聚焦、效能最大化。外家拳涉及的是对外合作,一方面,上汽继续深化与大众等合资伙伴的合作,巩固优势,实现技术外输;另一方面,上汽也在积极拓展与华为、地平线、宁德时代、Momenta、OPPO、火山引擎等头部企业的合作,借助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互补,打造拥有全新体验的新款车型。
而组合拳则是利用上汽的市场先发优势,不断扩大海外版图,持续输出“中国智造”。上汽把全球市场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个性化、智慧化的产品方案,尊重当地的文化和法律要求,真正做到“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上汽要把“中国汽车”开遍全球每个角落,让中国汽车标准成为全球汽车标准。
看得出来,上汽的这三套“拳法”用得极为聪明。当下,任何一家车企,都不能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毫无短板。上汽的做法,既能发挥出自身优势,又能补足自己的“短板”,全面提升自我竞争力,从而实现快速将“平权”带给更多用户。该说不说,上汽的这三套“拳法”一打,领先优势或许很快就会显现。
对智驾,赞同但不盲从
上汽追求“平权”,但它有个特点,那就是不追热度,不盲从。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感知到,现在,车圈每出一回重大事故,各家车企都会被cue一回安全问题。只不过,热度一过,也没谁真当回事了。对此,上汽并没有那么神经大条,而是一直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那么,上汽是怎么做的呢?总体来说,上汽干了三件“大事”。一方面,上汽用最严苛的标准,构建了全球标准,也是唯一标准,让汽车成为钢筋铁骨下的移动堡垒,不怕撞。另一方面,上汽构建了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ADAS、VMC等数字智能技术,打造不会撞的主动安全,实现安全保障从99%向99.999%的进化。到这一步,其实也就意味着,上汽的安全已经无限趋近于百分之百了。
当然,上汽也清楚,在安全上,哪怕差一毫一厘,对于用户来说都是绝对的“危险”。所以,上汽又为安全上了另一重“保险”。上汽给出了主被动安全相结合的应对方案,通过发挥全链路、全打通、全开放的自研优势,实现了跨系统的、精冗余的安全控制体系。
另外,为了在智驾体验与智驾安全方面做得更好,上汽还“广发英雄帖,广聚四方豪侠”。也就是,谁强就和谁交朋友,做到用户喜欢什么样的智驾,上汽就能提供相应的智驾方案。从中国智能驾驶“四大高手”——Momenta、地平线、华为和大疆(地大华魔),“齐聚”上汽,构建可兼容的全栈式架构这件事上,就能看出这一点。也正是在安全上做足了铺垫,所以上汽才有底气说出“让你放心开,让驾驶变得更有乐趣”这样的话来,毕竟,“撞了,也没事”的底气可不是谁都有资格给的。
由此可见,上汽的安全思维的底层逻辑,其实还是用户思维。至少,通过上汽的种种布局和表现来看,这一系列动作都不是用来炫耀自己的安全技术有多厉害的,核心还是为安全智驾铺路,真正去提升用户意外情况下的安全等级。
对智能,要的就是懂你
立足于新起点的上汽,对智能座舱同样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在大家都在疯狂搞技术堆砌,玩Ai概念的时候,上汽同样是非常冷静。和其对智驾安全的态度一样,上汽讲的还是用户思维,要不然王晓秋也不会在一场活动里提了23次的“用户”。上汽希望自己能给用户带来“懂你”的感觉,希望打造出可以装进口袋、没有手机支架的智能座舱。基于这个思路,上汽做了不少事。
上汽是一个非常懂得如何“利益最大化”的车企,它深知要想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强强联合是最好的办法。所以,上汽的银河全栈座舱3.0是自研的,但是在手机系统的适配上并没有局限性,而是全面对接了鸿蒙、安卓、IOS三大手机系统,市场手机品牌覆盖率超过90%。为了满足用户全场景需求,上汽还与深度战略伙伴实现深度融合,拓展了包括手机、手表、耳机、眼镜等海量生态场景。也正是因为这种合作,目前上汽的智慧座舱已经可以实现无缝衔接、完全同步、0学习成本,做到100%的全车控制了。同时,在大家关注的交互方面,上汽还做到了语音识别率近100%、控制延时小于150毫秒,近万公里0死机。此外,上汽还成功引入了AI大模型,与AI届头部企业实现强强合作,起AI汽车不但能自学习、自演进,还能在驾驶习惯、体感温度、音乐氛围等多领域,主动给予关怀,让AI真正成为用户出行中有温度的“伙伴”。
“共创美好出行”的前提是用户满意,而用户满意的根本在于座驾能够理解用户心意。目前来看,上汽做得很不错。
结语
一场“坦白局”,让我们看到了上汽在技术、共创、平权等方面的全新思路与成果。上汽“变了”,从燃油时代的弄潮儿,变成了新能源时代的引领者。而上汽也没有变,它还是当年那个能创造“传奇”的实力派。2025年,车圈的生存赛逐渐升级,至于上汽是否能够真的顺风顺水的走下去,相信很快就会有答案。
来源:轰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