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六年级全体师生踏上了一场主题为“樱梨时光——跟着雪梨去旅行”的博识之旅。活动中,学生们走出课堂,亲近自然,在动手实践、农耕体验中感受劳动的乐趣,了解农业的发展。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六年级全体师生踏上了一场主题为“樱梨时光——跟着雪梨去旅行”的博识之旅。活动中,学生们走出课堂,亲近自然,在动手实践、农耕体验中感受劳动的乐趣,了解农业的发展。
本次博识课程从甜蜜的秋梨膏制作开始。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挑选优质秋梨。从削皮、榨汁到慢火熬煮,亲手搅拌,看着雪梨汁在锅中慢慢浓缩成膏状,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香气……学生们动手体验,成就感满满。在这一站,学生们不仅体验了亲手制作的乐趣,还了解了传统食疗文化的智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农耕体验环节,学生们化身“小农夫”,真正走进农田,体验点豆、犁地、打梗、种菠菜等农活。学生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平整土地,有的负责撒种、浇水。在这片小小的田地里,大家热情高涨,挥洒着汗水,感受土地的温度和劳作的艰辛,深刻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
在工具识别环节,现场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老农具与新农具。从古老的锄头、镰刀,到现代化的播种机、收割机,学生们通过观察、对比,了解了农业工具的发展历程,感受到科技进步为农业带来的巨大变革。工作人员详细讲解每种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学生们还亲自上手体验,在实践中学习农业知识。
无土栽培的蔬菜、智能温控系统、自动补光灯……走进现代农业科技大棚,学生们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现场,导师为大家讲解科技种植的原理,比如如何通过传感器监测湿度、温度,实现精准管理。学生们惊叹于科技的力量,也感受到现代农业的高效与环保。
水是农业的命脉,如何科学用水?在参观灌溉系统时,学生们学习了滴灌、喷灌等不同灌溉技术的原理与优势。通过观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精准分配,大家不仅理解了节水灌溉的重要性,还动手模拟了灌溉装置的操作,在实践中感悟“每一滴水都值得珍惜”的深刻意义。
课程接近尾声,学生们通过任务单和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收获。任务单记录着学生的观察、思考与感悟;手抄报内容丰富,有秋梨膏制作的步骤,有农耕劳作的场景,还有对农业工具发展的总结。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体验是一段美好的经历、一段宝贵的回忆,将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非常期待下一次的博识课程之旅,期待有更多的惊喜与收获!”
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