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历经半个世纪写就的人类文明百科全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2 13:04 3

摘要: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和阿里尔·杜兰特夫妇给出了他们的回答:“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些就会发现,现代人的生活虽然是不稳定、混乱而危机四伏的,但是与无知、暴力、迷信和疾病丛生的原始人生活相比,我们还不至于太过绝望。”他们相信,“除非是人类自己变得有意义,否则

《教父2》

混乱的经济市场、低迷的就业环境和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时常让现代人陷入怀疑与焦虑之中,而AI的迅猛发展更使我们对人类文明的未来感到一阵疑虑——“人类真的在走向进步吗?”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和阿里尔·杜兰特夫妇给出了他们的回答:“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些就会发现,现代人的生活虽然是不稳定、混乱而危机四伏的,但是与无知、暴力、迷信和疾病丛生的原始人生活相比,我们还不至于太过绝望。”他们相信,“除非是人类自己变得有意义,否则人的存在就将无意义。”

《文明的故事》是杜兰特夫妇历经半个世纪写就的旷世巨作。自威尔·杜兰特在44岁那年立志书写人类历史起,其后漫长的余生里,他与妻子二人笔耕不辍、卷复一卷,倾尽毕生心血,终于在1975年将最后一卷《拿破仑时代》付梓。90岁的杜兰特终于为这场跨越近半个世纪的文明之旅画上了句点,夫妻二人用半生的光阴实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朝圣。凭借此书,威尔•杜兰特荣获了196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77年自由勋章奖。

《文明的故事》共有近1000万字和近千幅精美插图,杜兰特夫妇从全新的视角出发,将不同时期的人类历史编织成一首气势恢宏的交响曲。全书以文明的线索贯穿,将每一时代里每一国家的文化、组织、变动与路线之流变加以综述,从政治到经济、从军事到科技、从宗教到艺术,如同一座无所不包的人类文明博物馆,完整呈现了人类文明演化的浩荡之路,堪称人类文明的百科全书。

这套书自问世起即引起强烈反响,令季羡林“敬佩”,令泰戈尔“共鸣”,成为全球2000万家庭收藏的传世经典,被誉为“20世纪的《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

今天,当我们有幸将11卷《文明的故事》完整置于书架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无上的幸福,有多少读者在1930年代满怀激情地打开第一卷后,却没能等到最终章的出版?而杜兰特用生命丈量历史的方式,使这部著作超越了普通历史书的范畴,成为一曲歌颂人类精神的永恒赞歌。

而《历史的教训》是在此基础上写就的文明导览, 从种族、生物学、道德、宗教、经济、政府等多个角度提纲挈领地勾勒了历史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清晰总结了历史留给人类的丰厚精神遗产,既体现了杜兰特夫妇对人类历史的“完整史观”,又降低了我们了解历史的门槛,可谓 一部人人读得懂、人人又必读的历史哲学著作。

正如杜兰特夫妇所深信的,把握历史的真正目的在于,人们能从更为广阔的视角重新审视当下的生活,为文明的延续做出更审慎的选择。

全球2000万家庭收藏的传世经典

《文明的故事》11卷,图文并茂,礼盒典藏

《历史的教训》浓缩其精华,方便随身携带

原价2288+56元,现仅1288元

套装更优惠,加赠帆布袋(价值35元)❗

生物学与历史

生物学给历史的第一个教训就是:生命离不开竞争。竞争并不仅仅是交易的生命,而是生命的交易——当食物丰盛时竞争是和平的,当食物紧缺时竞争是暴力的。动物吃掉同类时不会有丝毫愧疚,而文明人消耗他人时则通过法律程序。合作是真实的,并且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增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它是竞争的工具或手段。我们在群体中团结合作——家庭、社区、俱乐部、教堂、党团、“种族”或者国家,是为了保持群体竞争力,以便于同其他群体竞争。群体竞争拥有与个体竞争相同的特征 :贪得无厌,好勇斗狠,党同伐异,狂妄自大。由我们集合而成的国家,就像我们一样,用醒目的粗体字记下我们的天性,并在更大范围内行善作恶。我们好勇斗狠、贪得无厌、利欲熏心,因为在我们血液中流淌着千万年前的故事,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不得不去追捕、战斗、杀戮,而且由于不知何时才能捕获其他野兽,不得不暴饮暴食。战争是国家间竞争的最高形式。战争促成国家间的合作,只是因为合作是竞争的终极形式。除非各个国家合为一个更大的和更有效的保护性群体,否则国家之间难免因竞争而导致的战争。

《美国往事》

生物学给历史的第二个教训是:生命是某种进化和选择。

“自然”对“乌托邦”式的自由平等联盟报以哂笑,因为自由和平等仿佛是不共戴天的永恒仇人,一方获胜,另一方即会死亡。当人们获得自由时,人与人之间天然存在的不平等几乎就会呈几何式增长。

“乌托邦”式的平等是生物学上的灾难,只有最温和的哲学家才会希望法律正义与教育机会均等。只有所有潜在才能都能得到发展的社会,才能在与其他群体竞争时获得生存优势。当远距离的打击强化了国家间的对抗时,这种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生物学给历史的第三个教训是:生命必须繁衍。“自然”对不能大量繁殖的有机物、变种或者组织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自然”极其喜爱数量,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先决条件;“自然”也喜欢从众多挣扎求生的生命当中选取少数幸存者;毫无疑问,她对于成千上万个精子争相游向一个卵子使其受精的竞争,也视为理所应当。与个体相比,“自然”更喜欢群体,她使得文明与野蛮没什么两样。她不介意高出生率通常会导致在文化上变得不那么文明,而低出生率通常又与文化高的文明相伴。同时,她(这里的是指繁衍过程、变异、竞争、选择以及生存等“自然”之道)也乐于看到,低出生率的国家周期性地被更加孔武有力和繁荣昌盛的群体侵略。

如果人类繁衍过快导致食物短缺,“自然”有三个办法使其恢复平衡 :饥荒、瘟疫和战争。

《美国往事》

道德与历史

缺乏历史知识的人,会强调道德规范富于变化,并据此得出不必重视道德规范的结论。他们认为道德会随时间与空间而变化,有时还会相互矛盾。历史知识丰富的人,则强调道德规范的普适性,他们的结论是社会绝对需要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之所以不同,乃是因为它们会根据历史和环境的条件调整自身。如果我们把经济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狩猎期、农业期和工业期——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阶段的道德规则将会在下一个阶段被改变。

我们必须再次提醒自己,一般记载的历史(犯罪事件)与我们生活中的历史是十分不同的,历史学家记录那些特殊的东西,因为它是有趣的,是特殊的。假如没有博斯韦尔(Boswell)替那些特殊人物,在历史学家的著作里找到与他们地位相当的记载,我们对过去的人和事,看法就只会更加沉闷。隐藏在战争与政治、不幸与贫困、通奸与离异、谋杀与自杀等血腥画面之后,还有不计其数的正常家庭,他们有美满的婚姻,男人和女人和善且恩爱,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享受苦中有乐的天伦之旅。即便是在记载的历史中,我们也能发现许许多多善良的故事,甚至是高贵的故事,所以我们虽然不能忘记罪恶,但是可以原谅罪恶。历史的慈善馈赠,几乎和战场与监狱的暴行一样多。

《两杆大烟枪》

经济与历史

过去的经验毫无疑问地会告诉我们,每一个经济体系或早或晚都要依赖于某种形式的利润动机,以此来唤起个人和团体的生产积极性。像奴隶制、警察监督制度,或者是狂热的意识形态,都证明是不太符合生产原理的、太不经济的,或者是太过短暂的。一般而言,正常情况下,人的价值是根据他们的生产能力来判断的——战争时期是例外,在那个时候,排名会依据人的破坏能力而定。

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中都是这样,由于每个人的实际能力都不同,这些能力多数都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财富的集中,是这种集中能力的自然结果,这种情况在历史上经常有规律地重演。集中的速度要看道德和法律允许的经济自由程度而定(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专制主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延缓集中的速度,民主政体因为准许最大限度的自由,会加速集中。

西罗马帝国的政治秩序崩溃之后(476 年),经过数百年的贫穷,又重新缓慢走上新的财富集中之路上,其中很大程度上集中于天主教会的手中。某种程度上,宗教改革,就是要通过减少德国和英国对罗马教会的支付,以及让世俗分享基督教教会的财产和收入,来做一次新的财富再分配。法国大革命是企图用暴力手段,在乡村实行农民暴动、在城市实行大屠杀来重新分配财富,但主要的结局却是将财产和特权从贵族手中转移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美国政府在1933年到1952年间,以及1960年到1965年间,追随梭伦的和平方法,完成了一次温和的、稳妥的再分配 ;可能是这些政策的制定者中曾有人研究过历史吧!美国的上层阶级曾经诅咒过财富集中,遵从过财富集中,当然现在也在恢复财富集中。

我们的结论是,财富集中是自然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财富集中的周期可以借助于暴力的或者是部分和平的再分配而趋于缓解。就此而论,所有的经济史都是这个社会有机体缓慢的心脏跳动,是对财富集中和强制再分配的巨大收缩或者扩张。

《宾虚》

历史与战争

我们得承认,战争现在是人类物种中竞争和自然选择的终极形式。赫拉克利特(Heracleitus)说 :“战争是最后的方式。”战争或者竞争,是观念、发明、制度和政府强有力的保障,是万物之父。和平只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这种平衡只能由众所周知的超级霸权或者由平等的势力来维持。

战争的原因与个人之间竞争的原因完全一样,比如贪婪、争强好胜、骄傲,以及对食物、土地、资源、燃料与对霸主地位的渴望。国家有像我们一样的本能冲动,却缺少像我们一样的自我约束。因为国家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合法权益有基本的保护职责,所以个人的约束是靠道德和法律的力量,彼此都同意用协商的办法来代替争斗。而国家本身是公认不会受到任何约束的,这或者是因为它太过强大,可以不理会任何违背其意志的干预;或者是因为没有超级大国为它提供基本保护,也没有国际法和国际道德标准对其进行有效约束。

就个人而言,骄傲使人们在生活的竞争中格外有力;就国家而言,民族主义也会使其在外交与战争中有额外力量。当欧洲国家从罗马教廷的统治与保护下解脱后,每一个国家都提倡民族主义,使其成为海陆军的补充力量。如果国家预见到与某个国家的冲突在所难免时,它就会煽动其人民敌视那个国家,并且制造口号,把仇恨推到最高点。与此同时,它又强调自己是多么爱好和平。

《宾虚》

增长与衰退

历史本身之所以能大量重复,是由于人性的改变像地质条件的改变那样缓慢,在面对经常发生的状况以及像饥饿、危险和性爱一样的刺激时,总是准备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应对。 但是,在高度发达和复杂的文明社会中,个人要比在原始社会时有更多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许多情形会比小说的情景还要复杂,不能仅靠直觉反应。习惯在减少,推理在扩展;结果变得更加不可预测。 未来重复过去,并非是必然如此。每年都是一个冒险。

今天不会再有学者坚持17 世纪的观念,认为国家的起源乃是个人与个人之间、或者人民与统治者之间形成的“契约”关系。也许大多数国家(指社会的政治性组织),都是由一个集团征服另一个集团,以及征服者持续使用武力加诸被征服者之上形成的;征服者的命令就是被征服者的第一部法典;这些命令再加上民族的民俗,就创造了新的社会秩序。

文明是人类的灵魂世代相传。 人的生命通过传宗接代而超越了死亡,一个有生命的文化也会超越时空、漂洋过海,将它的遗产传递给继承人。保存每一种文明,吸收它恩赐给人类的遗产,是正确的途径。通过商业与印刷、电线与电波,以及看不见的“信使”, 不同的国家与不同的文明已经联合在一起,它们都会保存到人类的遗产当中。

全球2000万家庭收藏的传世经典

令季羡林“敬佩”,令泰戈尔“共鸣”

《文明的故事》11卷,图文并茂,礼盒典藏

《历史的教训》浓缩其精华,方便随身携带

原价2288+56元,现仅1288元

套装更优惠,加赠帆布袋(价值35元)❗

来源:老汤历史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