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写对白吗?有效对白的9个套路,一次讲清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2 13:14 1

摘要:在小说中写对话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跟现实世界中的对话一样,那你就完蛋了。讲真,如果你留心听听别人在地铁里或者在餐厅的聊天,你会发现:

如果你真的不会写对白

如果你真的想学会对白设计的技巧,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学习这一技能了,

如果你是认真的,那我们开始教真知识了。

加油!下面的知识会让你兴奋的!

在小说中写对话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跟现实世界中的对话一样,那你就完蛋了。讲真,如果你留心听听别人在地铁里或者在餐厅的聊天,你会发现:

永远都在抢着说。各种口头禅和“哼哼哈嘿”话说无完整。话题随时被打断或跳走。

好不好且不论,这是现实中真实的对话。但人们是不是想要在小说中看到这样的对话呢?

写好对话并不是要复制现实生活中的对话。而是要给人一种真实对话的“印象”。而且,是对真实的改进。那句老话:艺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

如果小说本身就像现实生活,但剔除了枯燥的部分,那么小说中的对话也应该如此。好的对话就像真实对话的简洁版。作家的作用是选择重要的内容,然后将其提炼成最本质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有效”。事实上,不仅仅是对话,小说中的任何地方都不应该出现“废话”。

九条非常关键的规则分享给你,让你笔下的对话更出彩。

显而易见。就像两个年轻恋人在动物园度过完美的一天,这并不能构成情节(除非女生掉进狮子笼),所以两个人闲扯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愉快且无聊的对话在现实生活中很好,但小说中的对话不能让人看了打哈欠。

如何让你的读者兴奋起来?

他们中的一个想做一件事,另一个则想做另一件事。即使对话不必总是以大喊大叫的方式结束,潜在的紧张关系也会把读者的情绪调动起来。

【举例】

"我们晚上吃什么?"劳拉问。

杰克打开冰箱,移开牛奶看了看里面:"牛排怎么样?"

"不错。"

"还有鸡肉,如果你想吃。"他说。

"不,牛排挺好。配上土豆泥。"

这对话没毛病,对吗?我们天天都这么说话。但如果出现在小说里,就出问题了,因为这样的对话没有任何兴奋点。

怎么改?抛出一些冲突,让你的人物互相伤害——记住,语言就是刀枪大炮。

"我们晚上吃什么?"劳拉问。

杰克打开冰箱,移开牛奶看了看里面:"牛排怎么样?"

"啥,又来?"

"从上周六到现在就没吃过牛排了。"他说。

"我知道。还有上上周六,上上上个周六!你就不能想吃点别的,啊?杰克?"

出戏了,对吗?为什么?因为这段对话是冲突的。劳拉想要一样东西(两人关系中的一些冒险)。而杰克想要别的东西(坚持老一套)。

而当人物的目标有冲突时,后果肯定会在小说的后面出现。因为总是从小事上牵出一个更大的危机。

作家詹姆斯·弗雷说:

当人物有不同的目标,并且一心想要实现这些目标时,就会产生冲突。如果利害关系很大,而且双方都不屈不挠,你就有了高难度戏剧的雏形。

如果他们没有什么可争论的呢?那就写几句 "愉快的谈话"。

但保持简短。因为人物可能一直快乐下去,情节需要起伏,人物需要变化,如果一路高甜,那读者会被腻死。先苦后甜,又苦又甜,偶尔再酸一下,辣一下,读者就爽到了。而这些不同的滋味,都是通过在紧张、分歧、愉快的对话中实现的。

如果对话没有做到以下三点中的至少一点,就该删掉。

换句话说,它应该推动情节的发展。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说:

对话通常是小说中最令人满意的部分,但只要它在某种程度上倾向于讲述主要故事就可以了。

那么,你怎么知道对话是否促进了情节的发展?问问自己:

如果删除对话,故事是否仍然有意义?如果删除却不引起情节中的缺失,那就删掉。对话是否增加了对未来的悬念?如果人物说的话使读者对即将发生的事件感到担心,就应该保留。对话是否改变了人物的处境,是好是坏?他们是否收到一些使他们更接近目标的好消息,或使他们离目标更远的坏消息?如果是这样,这就是在推动情节的发展。对话是否说明了人物想要什么?任何能使人物的故事目标更清晰的东西都应该保留。任何能使他们的动机(或他们为什么要实现他们的目标)更清晰的东西也应该保留。这是否加强了人物的决心,或者削弱了他的决心?他们是否被告知了一些事情,使他们希望自己不费力气就开始了这个任务?还是让他们庆幸自己做了?无论哪一种都是好的。

【底线】

如果对话与人物的目标和冲突有某种联系,那就是在推动情节的发展。但如果人物谈论的是无关紧要的事情,那么就应该删除。

另外,对话中保留一些“无意义的部分”可能是好的。毕竟,你需要显得真实。谈谈天气,谈谈吃的什么,对吧。

换句话说,它是否增加了读者对人物个性的理解?

也许说话的人物会告诉听众他们童年时的一个成长事件,或者讲述他们对宠物的爱。或者是关于他们对未来的梦想。

现在,这些启示可能不会影响情节。它们可能对故事的讲述一点都不重要。但它们有助于解释这个人物想要什么的动机。

这样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这绝不是一件坏事)。而且,这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为什么,准确地说,他们在追逐他们的目标。

举例来说,也许你的主人公会告诉另一个角色他早上打高尔夫球的情况——他如何打败了同事杰克,并享受看他不爽。

这段对话根本不影响情节的发展。然而,它显示了主人公的另一面——有点无情的一面——读者以前可能不知道,而这一点在以后将很重要。那么这个对话的暗示作用就达到了。因为他们不喜欢你直白地在文字上打出“杰克很无情”几个字。

什么样的信息?对理解故事至关重要的信息。

每部小说都有很多读者需要了解的 "干巴巴的事实",比如人物童年的一个重要时刻或者小说所处城镇的简要历史,等等。

那些不是故事的一部分但对理解故事很重要的细节被称为提示。提示部分总是有可能使读者感到厌烦。因此,关键是要把它分成小块。这样做可以使潜在的枯燥事实更容易被接受。而且,它不会严重扰乱小说的前进势头。对话就是一个最好的方式。其实很多“额外”信息都可以通过对话给出,比大段的说明要显得有意思许多。

【举例】

"长住吗?"接待员问。

"两天、三天,"杰克说。"周五我得回伦敦给我女儿过生日。"

"有家庭的男人,哈~"

"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说。"还有一个妻子,正在法国什么地方跟一个只有她一半年纪的小屁孩睡在一起。"

这样的对话就把杰克的家庭背景转达出来了。注意人物只能讲对方不知道的事情。

【举例】一个丈夫绝不会对他的妻子这样说:

"玛丽,我的姐姐,不得不再次带他们的狮子狗安东尼奥去看兽医。"

妻子已经知道,她丈夫的妹妹叫玛丽。而玛丽有一只叫安东尼奥的狮子狗。

这样的话让读者感到莫名其妙,容易引起读者对人物关系的怀疑。

要写出好的对话,就要精简。五个字够,就不要用十个字。如果三个字也成——或者干脆做个手势——那更好。

为什么简洁是如此重要?因为它能让读者继续阅读。小说家奈杰尔·沃茨说:

我建议你重写你的对话,直到它是你可以得到的最简短的。这将意味着使它相当不现实地直奔主题。这没问题。你的读者不需要现实的讲话,他们需要的是能使故事发展的对话。

简洁的对话是不现实的。为什么?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很少有人有能力在不抛出大量空话的情况下说出自己的意思。不过,矛盾的是,这样写对话会显得很现实。而且,对读者来说,它肯定会更加扣人心弦。

【举例】

为了说明问题,先给出一个需要减肥的对话:

"嗨,杰克。你还好吗?"

"我很好,谢谢,劳拉。你呢?"

"哦,没啥好抱怨的,"她说。"其实,还挺高兴能碰到你。你今晚会来聚会吗?"

"我真想能去,劳拉。但我不知道能不能提前下班。"

"你问过你老板了吗?"

"还没有,"杰克照实说。"其实,安东尼奥今天心情不好。他前妻打来电话。又想要钱了。我在等着跟他说的好时机。"

"跟安东尼奥哪有什么好时机啊?"

"可不是!"约翰说。"我等着在他的第三和第四杯威士忌之间跟他说,通常可行。"

下面是精简版:

"嗨,杰克。今晚来聚会吗?"

"如果我能早点撤的话。"

"你问了吗?"

"老板今天心情不好,"他说。"前妻那点破事。我会择机而动。"

"和安东尼奥会有机给你择?"

"当然,在他的第三和第四杯威士忌之间的那会儿。"

更好了,对吗?如何实现这一点?注意以下几点:

争取在对话开始时摆脱大部分的闲聊和社交礼节。但不要把这些东西完全剔除,保持自然。不过小说中的对话需要比现实生活中的对话更快地切入主题。

你不想用听起来太花哨的句子来写对话,因为那不是人话。

"你是否想去公园呢?"听起来吓人。

"想去公园?"就好多了。

【底线】

张开耳朵写对话。听起来多余的地方都尽量删掉。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物可能就是更啰嗦一些——在现实世界和小说中都是如此。

如果一个人物话多,那么就不要让他是坚强而沉默的类型。同样,也不要让他喋喋不休。营造出啰嗦的印象也不一定使用对话。

其实,小说中的所有部分都应该流畅。不过,在写对话时,这一点加倍重要。对话需要极其易读,有三个方法:

对话标签就是:“他说”、“她问”这些。

它们是有用的小东西。但不要过度使用。每行对话后面都有一个标签,这对话听起来像打乒乓球,让人看着着急。

【举例】

"你好,"杰克说。"你还好吗?"

"很好,"劳拉说。"听说你要结婚了。"

"是的,"杰克说。

"大日子是什么时候?"劳拉问。

"下周。"杰克说。

使用太少的标签也不行。为什么?因为对读者来说,最烦的一件事就是看不明白是谁在说话。

另一个技巧是坚持使用简单的对话标签——如说和问。使用“叹息”、“插话”或“尖叫”等标签会让对话听起来很业余。

修饰词也会使对话听起来很业余(例如,"劳拉兴奋地说")。如果劳拉兴奋,她可以从椅子上跳起来或者把咖啡泼在了桌子上。你不用写出“兴奋”两个字,读者看这两个字一百遍也不会兴奋。

小说写作的一个重要规则是让读者读下去。

噗!

这不是废话吗……

但真的有的对话让人看不下去。

杰克说了十个字。

然后劳拉用同样长度的句子进行回答

然后杰克又说了十个字。

这……是在对对联吗?

一个生动的对话应该是这样的:

杰克说了些什么。

然后劳拉用一个较长的句子来回答。也许会有几句。

杰克在这里只是耸耸肩。

于是劳拉又说了些什么,又是些长句子,说个不停……

直到杰克用一句话打断了她。

人们很少会在说话时不做其他事情。他们说话的时候要么是在做晚饭要么在捣鼓手机。

即使他们 "只是在说话",他们通常也在做一些事情——喝咖啡、看风景,不管是什么事情。

为了让对话流畅(并保持其真实性),你只需要提到一些日常的、无关紧要的行动,比如切一个洋葱。或者喝一口咖啡。或者看到送报员骑车经过。

即使两个虚构的人物在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里静静地坐着进行对话,他们仍然会咳嗽、抓挠或从衣服上抠出线头。

为什么要用一些小的动作片断来打断对话?

因为一句接一句会让人烦,对话的结构跟说话的语气一样,需要抑扬顿挫。

你可以用一些描述把对话切分成小段,比如描写雨点打在窗户上的声音。或者穿插一些人物的内心活动。

总之,在规则四中,你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让对话流畅自然。

【举例】

"你想吃什么,劳拉?"

"你有什么?"她问道。

"没啥,"杰克坦白地说。"不过,估计能弄点意大利面。还有奶酪蛋糕当餐后甜点。"

"芝士蛋糕是我的最爱,"劳拉回答说。

"吃完以后我觉得我们可以去看场电影,"杰克小心翼翼地说。

"我们可以,"劳拉说。"但我有个更好的主意。"

以下是修改过的版本:

"想吃什么,劳拉?"

"有什么?"

杰克打开冰箱,踮着脚尖在最上面的架子搜寻了一番。"我能弄点意大利面,"他说。"还有奶酪蛋糕作为甜点。"

"奶酪蛋糕是我的最爱。"

"吃完我觉得我们可以去看场电影。"

"我们可以,"劳拉边说边倒上霞多丽。两大杯。"但我有个更好的主意。"

第二版对话中,劳拉更好的主意不言而喻了吧?

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不同的外表和行为。因此,他们说话也应该不同。

让所有的人物听起来都一样,就等于你在告诉所有人“我是外行”。你要下功夫让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声音。

怎么做?只要确保一个角色所说的话是他们个性的自然延伸。要做到这一点,你要先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让人说人话,鬼说鬼话。

在开始写你的小说之前,你将已经发展了这些人物。换句话说,你会知道他们是谁,是什么让他们活起来。当把话放到人物的嘴里时,你只需要确保对话符合他们的个性。举例来说:

慈祥的老太太不会说太刻薄的话。她那刻薄的邻居一开口就不会是善意的。大头鬼会吹牛,小丑会让大家大笑。绿茶......嗯,你懂的。

这意味着使一个角色的对话符合他们的背景和职业。

一个受过教育的角色会比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角色有更多的词汇(和更高级的词汇)供他或她使用。一个码头工人可能会比一个学校教师说更多的脏话。而且他对语法的关心程度(或了解程度)不会太高。

一个物理学教授可能会在他或她的讲话中抛出一些奇怪的科学术语。而一个艺术家会有很多词汇来描述颜色。

请注意,在写对话时,使用糟糕的语法和糟糕的选词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这不会对你作为作者的文笔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角色在说话。

只是不要太夸张。

例如,如果一个角色的自然说话的情况下每句话都带脏字,那就太过了。要是他着急的时候,要怎么说话呢?恰到好处,读者心里都有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说话方式。小说中的人物也是如此。例如,一个强硬的警察对他的同事和上级和他的女儿的说话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你试试把这些方式调换一下,不出事才怪!

当然,所有这些关于写对话的规则都是要被打破的。

【底线】

说话的方式本身带有信息,让这样的信息更好地服务你的人物。

方言是指在写一段对话时,试图模仿人物的说话方式。如果人物中有一个东北人,你可以写嘚瑟、膈应、叭叭地……

有些人觉得方言写对话更真实,也的确有许多成功的对话是这样的。然而,过分使用,就会让人觉得烦,因为看不懂。比如人物是两个广东人用粤语口语聊天,估计外省读者就别看了。

怎么处理比较合适?

处理口音的最好方法是把它交给读者。用一些大家普遍了解的方言提示词或者简单地调整句子结构或者一些特定的语气词。

【底线】

除非你的小说必须突出地域特色,不然不必使用原汁原味的方言。确保读者看得懂是关键。

【举例】

一个中年妇女坐在早餐桌前。然后她宿醉的丈夫走了进来,脸色很差。我们称他们为咯劳拉和杰克。

"早,"劳拉说。"你感觉怎么样?"

"糟透了。"

"想吃点面包吗?"

"吃不下了,"杰克说。

劳拉给他倒了杯咖啡,问他昨晚应酬得怎么样。

"还不错,"杰克说。"直到我断片儿。"

这有什么不对吗?对话很简洁,且流畅。

问题是,它很闷啊。

人物说的正是你期望两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会说的话,但人们在现实世界中通常不会这样说话。在一部优秀的小说中,他们永远不该这样说话。你应该让人物:

变换说话的方式,不要太显而易见加入一些幽默或讽刺的成分说出与他们的真实想法相反的话试图转移话题甚至不听对方说什么

最后一句话尤其管用。福特·马多克斯·福特谈到一个角色的讲话不应该直接回答之前的讲话:

这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无一例外,很少有人听,因为他们总是在准备自己的发言。

简而言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 "直截了当 "的对话,因此,撰写具有真实感的对话就是要反映这一现实。

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例如,当莎拉问她的丈夫感觉如何时,他不会说 "很糟糕"。相反,他会说他 "感觉很好 "或者他甚至可能完全不理会她。写得好的对话往往是关于人物不说的内容。

那么,这里是改进版:

【举例】

"早,"劳拉说。"你看起来不错。"

"好极了。"杰克说。

"我想你吃不下浇了糖浆的煎饼吧。"

没有回答,甚至没有看一眼。

"那就喝咖啡吧,"她说,并给他倒了一大杯。没有奶。当她看着她的丈夫抿了一口就把杯子放下,她问他的手表是否又坏了。"你还记得答应过在午夜前回家?"

杰克又喝了几口咖啡,拉了个脸。"这东西新鲜吗?"

还有一个避免显而易见对话的办法,那就是给人物一个虚构议程,用来改变他们对待整个对话的方式。

什么意思?

我们都知道我们想从对话中得到什么。而我们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往往是通过间接地触及一个主题。

例如,如果我们想借钱,我们不会直接说出来。我们会先问听众生意如何(或类似的问题)。

尽管如此,我们的目的不会改变。而且我们最终会将谈话引向问题的核心。或者,如果我们的目的是为了隐瞒信息,我们会把它从问题的核心引开。

在小说中写对话也是如此。两个人物都会想要什么,往往是相反的东西......

例如,一个妻子会想询问她丈夫的外遇,她怀疑他有外遇。但她不会站出来直接问,因为她还不确定,并且显得段位太低。相反,她会问他是否打算今晚晚点回家。另一方面,丈夫急切地想把这个话题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会开始谈论他最新的商业交易。

【底线】

当一个角色想知道什么,或想让其他角色做什么,不要让他们直接说出来。

同样,当一个角色不想透露什么,或不想被说服去做什么时,不要让他们断然拒绝。让他们改变话题。或者让他们把问题扔回给其他角色。

这有例外吗?当然有。有时直截了当地说一些话非常有必要。但叫做例外就是说很少出现。

我们总是说“展示而不是陈述”。小说中的所有写作都可以有这两种风格:

展示性对话是指你把人物要说的话全部通过人物说出来,全部放在引号里面。陈述性对话是指你在对话之外加以总结。

大多数情况下,展示性对话是讨巧的。但有时向读者陈述一段对话(不逐字逐句地写对话)会更好。比方说,一段对话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有些内容并没有那么有趣,或者是之前重复过的,这时候你就把这个部分总结出来,变成对话以外的陈述,然后在合适的时候继续之前的对话。

或者,一段对话很重要,但读者已经知道了内容。例如,一个男人出去钓鱼,把他溺水的朋友救了出来。读者知道这一切,因为他们刚刚读完那个激动人心的场景。

当这个男人回到家时,他的妻子问他这次旅行怎么样。于是他向她讲述了这个故事。

现在,读者不希望再听到整个故事,但他们看到这个男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他的妻子也很重要。

你可以这样写:

【举例】

当史蒂夫回到家时,他直奔饮料的柜子,用波旁酒灌了一半的高脚杯。玛丽正伸着懒腰在沙发上看一些问答节目。

"天呐,杰克,现在还不到五点!"

他一口气吞下威士忌,顾不得擦下巴。

"你吓到我了,"她说。

杰克在她身边坐下,把那个愚蠢的问答节目关掉。

"怎么了?"她问。

于是他跟她讲了。他告诉她,安东尼奥被那根绳子绊倒,直接从船舷上掉下去。他告诉她,当他跟着安东尼奥跳下去时,冰水刺痛得刺痛。

……

这样写,你就省去了很多重复的对话。陈述完,你可以继续这个对话。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看看如何正确地使用对话的标点符号。这不是一个非常性感的话题——但却是一个需要正确处理的重要问题。

你有可能是一个敏锐的读者(大多数小说家都是),所以你真的不需要我告诉你如何在页面上设置对话的机制。

不过,行行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是每个作家的基本素质。不多说了。

写对话的规则是可以被打破的,既然是规则,那就是要被打破的,至少偶尔被打破。

但如果你能够掌握这些规则,你的对话一定会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毫无疑问。

不论怎么样,让对话服务于情节和人物,让你的文章干练、流畅,勾住读者。这就是根本目的,不论你使出什么招数,让你的读者爽

来源:布瓦热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