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寻色中国》是由腾讯视频出品的中国首个传统色彩人文纪录片,团队由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执导,稻来传媒制作,贵州茅台担任总冠名。影片将于4月11日起,每周五下午6点在腾讯视频独家上线。这是陈晓卿团队在美食纪录片之后的又一次尝试,他们历时一年,走遍中国各省市以及港澳
在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中,每一种传统色彩都是揭示东方美学的密码,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智慧和审美思考。你对中国的传统色系有没有什么了解呢?
《寻色中国》是由腾讯视频出品的中国首个传统色彩人文纪录片,团队由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执导,稻来传媒制作,贵州茅台担任总冠名。影片将于4月11日起,每周五下午6点在腾讯视频独家上线。这是陈晓卿团队在美食纪录片之后的又一次尝试,他们历时一年,走遍中国各省市以及港澳台地区,用先进的影像技术记录下众多传统色彩技艺。影片通过色彩切入,借助珍贵影像展现传统文化、技艺与审美的深层对话,带领观众开启一段跨越千年的色彩发现之旅。首映礼将于4月8日在北京举行,届时导演团队与专家学者将共同探讨“传统色彩的文化解码与文明对话”的主题,让观众提前感受这部匠心之作的魅力。
解密东方美学的奥秘,探寻色彩中蕴藏的中国智慧。
《寻色中国》以六种主题色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叙事框架,每集都深度剖析一种中国传统色彩的独特文化意义。“煌煌国色”展示了古代国王专属的色彩是如何演变成民间的情感纽带;“神颜莫测”深入探讨了中国人如何通过色彩与自然对话的智慧;“她的色号”打破了固有印象,研究女性与色彩之间的深厚联系;“我见青山”呈现了自然色彩与人文的转化;“花花乡野”捕捉到民间生活中五彩缤纷的色彩;而“奇色何寻”则探索了传统色谱中那些另类的存在。《寻色中国》通过独特的色彩视角,带领观众走进一个全新的中国,发现隐藏在传统色谱中的智慧与审美哲学。
《寻色中国》通过独特的审美角度,透露了中国特有的色彩魅力,展现每一种传统色彩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影片深入阐释了色彩与中国人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街头手写招牌的朱砂红到缂丝服饰的明黄,无不传递着色彩与日常生活的交织,同时让人感受到“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制作团队运用美丽的视觉语言,精心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地图,并结合现代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色彩,建立了新的色彩认知模式。通过创新的传播方式,影片赋予传统色彩新的定义,引导观众从全新的视角领悟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正如纪录片总导演陈晓卿所说:“过去我们让大家‘口舌生津’,这回则希望观众‘眼里有光’。”
文化的解码与生活的更新,让东方色谱重新焕发生机。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能把这些色彩变得鲜活,又让它们回归到现代生活中。每一种色彩不仅仅是视觉的呈现,它背后都承载着故事与情感。当这些厚重的文化符号与当下的生活相结合,便让原本的色彩变得生动,仿佛给我们的日常带来了新的生命力。这样的色彩,不再是过去的遗留,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活”文化。
在纪录片《寻色中国》的首映礼和主题论坛上,文化、艺术、学术以及产业界的众多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处,大家一同探讨了中国传统色彩的深厚底蕴和它在当代的价值。
在论坛现场,腾讯视频的副总编辑、稻来纪录片实验室的负责人,以及《寻色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与中国贵州茅台酒厂的党委副书记兼总经理王莉,还有本片的监制、腾讯视频黑曜石工作室的负责人朱乐贤,首席色彩顾问、研究中国传统色彩的郭浩,色彩顾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所长李路珂,香港书法家华戈(冯兆华),以及《寻色中国》的制片人曲楠、执行总导演郭安等嘉宾,展开了深入的对话,大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解析了色彩背后的文化奥秘。
陈晓卿导演把他的团队称作“故事讲述者”,目的就是把色彩研究装上“故事的糖衣”,让大家更能感受到色彩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他指出,纪录片通过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戏剧化的表达,还有在审美方面的精心考量,不仅吸引观众的眼球,还能传达真实的色彩文化内涵。影片主要关注中国传统色在历史中的积淀以及在现代的重生,希望能够唤起更多人对这份文化瑰宝的关注和热爱。作为一个成功打造了多个美食纪录片的创作者,陈晓卿把美食和色彩的文化属性做了类比,认为两者都是连接人们与世界的感官窗口。“《寻色中国》希望通过影像语言来唤醒大众对传统美学的感知,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
王莉深入探讨了传统色彩与茅台品牌之间的深厚关联。她提到,色彩不仅是茅台酒“色、香、味、格”品质的核心,也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茅台通过“鞠尘”“酱色”“柘黄”等这些传统色名,把酿酒工艺与千年的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赋予产品独特的人文价值。茅台秉持“回望历史、面向未来”的理念,推行“四寻”计划——包括支持《寻色中国》纪录片、进行文物修复的“寻古中国”、深入挖掘古籍美酒文化的“寻醴中国”,以及未来计划中的“寻味中国”,旨在系统性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同时,茅台在产品设计上也积极运用传统色,比如蛇年生肖酒选用了“绛纱色”,文化产品则选用“紫矿”与“缃叶色”,通过色彩提升品牌的美学内涵,并推动传统色的国际传播。除此之外,王莉还呼吁更多的企业和品牌加入到保护与应用传统色的行列中,齐心协力激活这一文化瑰宝的现代生命力。
朱乐贤分享道,这部影片从一开始就设定为三季的IP计划,借助独特的叙事风格、拍摄语言和音乐设计,争取为色彩主题的纪录片树立新的标杆。“腾讯视频将不断拓展多样化的内容领域,以《寻色中国》为契机,助力传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郭浩从色彩研究的角度说,《寻色中国》打破了五色的限制,展现了色彩的多样性。他提到,传统色正在重新受到重视,北京的很多学校也开始用传统色来设计校园,这部影片有潜力像春晚的《满庭芳国色》一样,引领新一波的传统色热潮。
李路珂提到建筑色彩的时空维度,强调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我们的精神态度中。她通过永乐宫的案例展示了色彩留下的时间印记,并解释了紫矿色在传统建筑色彩中的重要性。以文渊阁为例,她揭示了色彩认知存在的时空差异,强调现代科技让古建筑的色谱焕发新生。
华戈(冯兆华)谈到从拍摄亲历者的视角出发,纪录片让他对中华色彩的深厚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提到,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延续,离不开“走正途、言端字正”这一道理,并用教导刘德华、梁朝伟等明星书法的经历作为例子,强调真正的艺术得靠扎实的基本功。面对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现象,华戈呼吁我们在吸纳外来元素的同时,务必要坚守中华文化的根基,把优秀的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
郭安在论坛上分享了他的创作经验。他透露,团队从17个备选故事中挑选出4个最打动人的案例,用于第一集“煌煌国色”的拍摄。拍摄过程中,他们特别强调视觉思维的融合,创新性地运用了动画、版式设计等技巧,把古籍中的“玄”等传统色名转化为生动的动态画面。团队在拍摄时也很重视色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比如通过精心设计的暖光来衬托青花瓷的古典美感,从而为传统色彩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叙事层次。
论坛上提到,传统色不是被遗忘的古董,而是活力四射的文化。《寻色中国》通过展现传统色彩在现代设计、时尚等各个领域的创新运用,让这些文化珍品真正“走出博物馆,融入生活”。
从4月11号开始,每周五的晚上六点,大家都可以在腾讯视频上跟着陈晓卿团队的镜头,开启这场跨越千年的色彩探索之旅,感受东方传统色在现代生活中的新生机。
来源:茶娱饭后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