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一个奥运冠军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无闻付出的教练,就像被大家称为是“铁娘子”周继红一样,她在中国跳水队可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赞]每一个奥运冠军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无闻付出的教练,就像被大家称为是“铁娘子”周继红一样,她在中国跳水队可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周继红13岁加入国家队,19岁便为我国拿下奥运首金,之后又将郭晶晶送上裁判席,发掘全红婵。
而且“开除田亮”这件事给她带来了不少争议,周继红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当年为何开除奥运冠军田亮?
而如今已经58岁的周继红,现状又如何呢?
1977年,12岁的周继红在湖北体操队训练时,被跳水教练一眼相中。
多年后教练回忆道:“她身体轻得像片叶子,但眼神比谁都狠。”
从体操转跳水的第一年,周继红就每天加练3小时,膝盖上的淤青从未消退。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主力队员吕伟意外受伤,19岁的周继红以替补身份站上10米台。
没想到的是,这个“临时顶包”的湖北姑娘,用一套教科书级的动作摘下中国跳水奥运首金。
当金牌挂在脖子上的那一刻,周继红攥紧了拳头,她的人生信条从此定格: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但抓住机会需要豁出命的狠劲。
1998年,中国跳水队陷入低谷,33岁的周继红临危受命出任领队,迎接她的却是老将们的质疑:“一个退役十多年的人,能带我们翻身?”
面对大家的不信任,周继红并没有在意,她每天带着队员训练12小时,甚至亲自示范高难度动作。
2000年悉尼奥运会,伏明霞、田亮接连失误,周继红在后台摔了水杯,此刻她突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也找到了失败的原因。
原来心理素质不过关,练再多都是白费!
此后,“心理特训”成了队内必修课,队员被要求蒙眼跳台、顶着观众嘘声完成动作。
这种近乎偏执的严格,让中国队在雅典、北京奥运会上狂揽金牌,却也埋下矛盾的伏笔。
2005年,田亮因频繁接拍广告被开除,外界哗然:“奥运冠军说踢就踢?”
周继红面对镜头只甩下一句:“纪律比金牌更重要。”有人骂她冷血,但全队商业活动锐减90%。
2009年罗马世锦赛,中国队动作完美却因裁判压分屈居亚军,周继红当场拍桌:“这不是比赛,是欺负人!”
回国的飞机上,她盯着舷窗外的云层,突然对助理说:“我们要有人坐上裁判席。”
一周后,她敲开郭晶晶的家门:“当裁判不是退役的终点,是另一种为国争光。”
而当时的郭晶晶刚退役,正为转型迷茫,周继红自掏腰包送她去英国学跳水裁判课程,甚至陪她背英语术语到凌晨。
2021年东京奥运会,郭晶晶以“裁判监督”身份亮相,有外媒质疑她“既当裁判又当教练”。
周继红却冷笑着说:“难道要等别人把刀架脖子上才反抗?”
更让人佩服是她挑选学员的“毒辣”眼光。
2017年,周继红出现在广东湛江体校,当她看着到13岁的全红婵从10米台跃下时,转身对教练说:“这孩子我要了。”
而当时全红婵连国家队选拔赛资格都没有,周继红却力排众议:“她眼里有光,像当年的我。”
特训期间,全红婵总偷吃零食,周继红把体重秤搬进食堂:“多一两,加练20组。”
东京奥运会选拔赛上,14岁的全红婵以黑马之姿夺冠,有老教练摇头:“太小了,上去就是炮灰。”
周继红把全红婵的训练视频剪成合集,在裁判会议上循环播放:“谁敢说这孩子没实力?”
奥运会决赛当天,全红婵跳出三个满分动作,观众席上的周继红罕见地红了眼眶,这是她二十年来第一次在公共场合流露情绪。
如今的周继红身兼国际泳联副主席,却仍坚持早晨6点到跳水馆督训。
有年轻队员抱怨:“周领队比监控摄像头还可怕。”她听闻后,在队内会议上放话:“等你们站上领奖台,才会懂什么叫害怕不够努力。”
关于周继红的争议从未停止,被举报“私吞奖金”、被指责“任人唯亲”,甚至有人翻出旧账“开除田亮是不是打压异己?”
但她从不回应,只在采访中说:“时间会证明对错。”
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国队包揽跳水全部金牌赛后发布会上,有记者追问全红婵是否被“过度保护”,周继红突然起身离席,留下一句:“运动员的青春比你们的头条更珍贵。”
如今已经58岁的周继红仍在与国际裁判体系博弈,为年轻队员争取更公平的赛场。
有人问她何时退休,她指了指墙上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旧照:“等哪天中国跳水不需要铁娘子了,我就走。”
跳水馆的灯光下,新一代队员正在翻腾,周继红站在看台阴影里,像一尊沉默的雕像,她早已习惯与争议共存。
正如跳水池永远会有水花,但真正的王者,在乎的从来不是涟漪的大小,而是跃入水中的姿态。
对于这位铁娘子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信息来源:
来源:科普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