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连坐制” 复活?2486 名基层被讨薪 3250 万,高管层却集体神隐!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7 20:34 1

摘要:中国银行去年硬生生从2469名员工口袋里掏回了3250万,浙商银行更狠,人均扣薪2万多。最惨的是渤海银行那612个打工人,辛辛苦苦干一年,年底突然被告知:“您有3.93万元工资违规,请退回。”这哪是发工资啊,简直是开盲盒——发钱时笑嘻嘻,追债时冷冰冰。

“到手的工资还能被追回去?这事儿你敢信?


中国银行去年硬生生从2469名员工口袋里掏回了3250万,浙商银行更狠,人均扣薪2万多。最惨的是渤海银行那612个打工人,辛辛苦苦干一年,年底突然被告知:“您有3.93万元工资违规,请退回。”这哪是发工资啊,简直是开盲盒——发钱时笑嘻嘻,追债时冷冰冰

可你仔细扒开银行的账本,魔幻的事儿还在后头。渤海银行去年吃了16张监管罚单,光贷款乱象的罚款就砸出去275万。信贷资金被挪用、虚假按揭爆雷...这些本该高层担责的烂摊子,最后全变成了基层员工绩效表上的红字。有个客户经理在匿名论坛倒苦水:“领导批贷款时让我‘灵活处理’,出事了却说我没守住底线,三年绩效一夜清零。

更气人的是,这追薪的筛子眼儿永远只卡小人物。工商银行总行的高管们今年照样吃香喝辣,年报白纸黑字写着“零追薪”;哈尔滨银行116个普通职员,眼睁睁看着209万年终奖被划走。最绝的是某城商行,追回名单里清一色客户经理,唯一上榜的领导只扣了半个月绩效,人家转头就跳槽去隔壁银行升了行长。

网友@金融民工日记说得扎心:“我们分行去年被扣薪的23人,22个是基层,唯一的高管扣的钱还没他一周饭补多。”渤海银行的员工现在见面都互嘲:“今天你被追薪了吗?”毕竟这两年,这家银行追薪人数暴涨65%,但看看罚单——10个被罚的倒霉蛋里,9个是干活儿的,领导办公室的门都没敲响过。

你品,你细品。95%的银行都说建立了追薪制度,可执行起来就像闹着玩。监管文件写得明明白白“高级管理人员要带头担责”,结果呢?某国有大行追回的3250万里,2486个是柜员、客户经理,高管层集体神隐。金融圈里流传着个黑色笑话:“行长的错误,总是要经理来还。”

最让我破防的是那个郑州的银行柜员小李。他被追回1万2绩效那天,正赶上老婆生孩子。看着缴费单上的数字,他蹲在医院走廊里,把年会抽奖中的空气炸锅挂上了闲鱼。“领导说这是风险共担,可奖金池里他分钱时怎么不说共担?”小李咬着牙跟我说这话时,手机弹出一条推送——他那家银行的行长,刚在海南买了套海景房。

专家们还在那高谈阔论“完善风控制度”,可打工人早就看透了:这哪是风控?分明是“基层控”。那些动辄百万的坏账、那些拍脑袋的贷款项目,决策时领导们意气风发,暴雷后全成了“员工失职”。有知乎网友算过一笔账:渤海银行近三年吃下1.99亿罚单,可从员工口袋里追回的钱连零头都不到。“合着罚银行的钱进国库,罚员工的钱进银行兜里?

现在你去银行办业务,柜员的笑脸都透着苦味儿。他们电脑屏保上不再是“加油打工人”,而是刺眼的“合规警示十条”。有个干了十年的老信贷经理跟我说,他现在批贷款前得先给自己算卦:“这钱放出去,三年后不会让我倒贴吧?

说到底,当“反向讨薪”变成悬在打工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砍向的从来都不是真正的掌权者。那些制定游戏规则的人,早就在制度里给自己留好了逃生通道。就像网友说的:“这哪儿是银行啊,简直是现代周扒皮——白天扒你干活,晚上扒你工资。

所以下次看见银行年报里“追回绩效薪酬”这几个字,千万别以为是什么正义执行。那3250万背后,可能是某个父亲攒不齐的彩礼钱,可能是某个母亲推迟了的手术,是千万个普通人被碾碎在齿轮里的生存尊严。

来源:晚意的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