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德贵站在田埂上,眯起眼睛望着眼前这片金黄的麦浪。六月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洒在沉甸甸的麦穗上,每一粒麦子都饱满得仿佛要撑破外衣。他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麦穗,感受着它们沉甸甸的分量,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麦子熟了
赵德贵站在田埂上,眯起眼睛望着眼前这片金黄的麦浪。六月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洒在沉甸甸的麦穗上,每一粒麦子都饱满得仿佛要撑破外衣。他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麦穗,感受着它们沉甸甸的分量,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今年收成不错。"他自言自语道,声音淹没在麦浪的沙沙声中。远处,几只麻雀在麦田上空盘旋,却不敢落下——赵德贵扎的稻草人穿着他去年淘汰的旧衣服,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忠实地守护着这片丰收。
他弯腰抓起一把泥土,在掌心搓了搓,黑褐色的土壤散发着特有的芬芳。四十年了,这片土地从未让他失望过。明天就开始收割,他在心里盘算着,得先把镰刀磨得更锋利些。
正当他转身准备回家时,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声音。一辆白色轿车扬起尘土,沿着乡间小路缓缓驶来。赵德贵眯起眼睛,手搭凉棚望去,心跳突然加快——那是儿子的车。
"爸!"车门还没完全打开,赵志强就跳了出来,西装革履在这片麦田旁显得格格不入。他身后跟着一个穿着淡蓝色连衣裙的年轻女子,踩着高跟鞋小心翼翼地走在田埂上。
"你怎么回来了?"赵德贵的声音里既有惊喜又有疑惑。自从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了工作,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更别说麦收季节了。
"公司放高温假,我带林媛回来看看。"赵志强揽过女友的肩膀,"爸,这是林媛,我跟你提过的。"
林媛礼貌地微笑:"叔叔好。"她好奇地环顾四周,目光落在金黄的麦田上,"这就是小麦吗?真漂亮。"
赵德贵点点头,不知该说什么好。儿子突然带女朋友回来,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他搓了搓沾满泥土的手,在裤子上擦了擦,还是没好意思伸出去。
"爸,今年麦子长得不错啊。"赵志强走到田边,弯腰查看麦穗,"不过你怎么还用老方法种?现在都机械化种植了,效率高多了。"
赵德贵的笑容僵在脸上:"这地我种了一辈子,知道怎么伺候它。"
"但是..."
"别站着了,回家吧,我让你妈多炒两个菜。"赵德贵打断儿子的话,转身往家的方向走去。
晚饭时,赵志强滔滔不绝地讲着城里的生活,讲他如何从普通职员升为部门主管,讲公司年底可能派他去国外进修。赵德贵闷头吃饭,偶尔应和两声。老伴王秀兰则不停地给林媛夹菜,生怕城里姑娘吃不惯农村的粗茶淡饭。
"爸,明天收割我帮你联系了县里的收割机,一亩地八十块钱,半天就能收完。"赵志强突然说。
赵德贵放下筷子:"不用,我自己来。"
"您还打算用镰刀?那得割到什么时候?天气预报说后天可能有雨..."
"我种了一辈子地,知道什么时候该收!"赵德贵的声音突然提高,"你那机器,开进地里乱压一通,麦粒掉一地,糟蹋粮食!"
饭桌上一时安静下来。林媛低头扒饭,王秀兰叹了口气:"老头子,孩子也是为你好..."
"为我好?他知道什么是好?"赵德贵站起身,"我吃饱了。"说完便离开了饭桌。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赵德贵就提着磨得锃亮的镰刀出了门。清晨的麦田笼罩在薄雾中,露珠挂在麦穗上,像一串串晶莹的珍珠。他深吸一口气,弯腰开始收割。镰刀划过麦秆的沙沙声,是几十年来他最熟悉的音乐。
太阳渐渐升高,汗水浸透了赵德贵的背心。他直起酸痛的腰,回头看着身后整齐的麦捆,满意地点点头。就在这时,他听到了汽车引擎声。
赵志强和林媛走了过来,儿子已经换上了T恤和牛仔裤,手里拿着一瓶冰镇矿泉水。
"爸,喝点水休息一下吧。"赵志强递过水瓶,"我和林媛来帮你。"
赵德贵接过水,狐疑地看着儿子:"你会用镰刀?"
"小时候看你用过,大概记得。"赵志强拿起另一把镰刀,笨拙地试着割了几下,麦秆被扯得乱七八糟。
林媛好奇地拿起一把镰刀:"让我试试可以吗?"
赵德贵有些意外,但还是点点头,走到她身边:"手这样握,刀口斜着向下,用力要均匀..."
在林媛第三次尝试后,她成功割下了一小把麦子,高兴得像个孩子:"我成功了!看,赵志强,我比你强多了!"
赵志强无奈地摇头,继续他的笨拙尝试。渐渐地,三个人形成了一种奇怪的默契。赵德贵割得又快又好,赵志强慢慢找到了感觉,而林媛虽然速度慢,但每一捆都扎得整整齐齐。
中午时分,王秀兰送来了饭菜和绿豆汤。四个人坐在田边的树荫下吃饭,气氛比昨晚融洽多了。
"叔叔,为什么您坚持要手工收割呢?"林媛突然问道,"用机器不是更快吗?"
赵德贵放下碗,望着眼前的麦田:"这地就像人一样,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机器太快了,来不及感受每一株麦子的生命。"他抓起一把土,"我爷爷那辈就在这种地,那时候连化肥都没有,全靠农家肥和轮作。现在的人啊,什么都求快,地都累坏了。"
赵志强想说什么,被林媛轻轻按住了手。
下午的劳作继续着。太阳西斜时,赵德贵抬头看了看天色,眉头皱了起来:"要变天了。"
远处的天际线上,乌云正在聚集。赵志强拿出手机查看天气预报:"爸,说今晚有大雨,咱们剩下的麦子..."
"得抢收!"赵德贵二话不说,加快了收割速度。
风渐渐大了起来,麦浪翻滚得更加剧烈。三个人埋头苦干,汗水混合着尘土,在脸上留下道道痕迹。
第一滴雨落下时,赵德贵的心沉了下去。还有将近一半的麦子没割完。雨水会打落麦粒,一年的辛苦可能就要泡汤了。
"爸!你看!"赵志强突然指向村口的方向。
一辆红色的收割机正朝这边开来,后面还跟着几辆农用三轮车。车停在地头,村里的老李跳下来喊道:"老赵!听说你儿子回来了,我们想着来帮忙!这天要下雨了,得抢收啊!"
赵德贵愣住了,看着陆续从车上跳下来的乡亲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镰刀或绳子。
"还愣着干啥?开工啊!"老李拍了拍赵德贵的肩膀。
十几个人迅速分散在麦田里,镰刀的沙沙声连成一片。赵志强和林媛也加入了进去。雨水开始变大,但没有人停下。赵德贵看着在雨中忙碌的儿子,看着他笨拙却认真的动作,心里有什么东西融化了。
收割机轰鸣着开进了另一块地,巨大的滚筒将麦子吞进去,又从后面吐出整齐的麦秆。赵德贵看着这一幕,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时候,机器确实有它的优势。
天黑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麦子都收割完毕,堆放在临时搭建的雨棚下。赵德贵浑身湿透,但心里却暖烘烘的。他看着同样狼狈的儿子和未来儿媳,突然笑了:"走,回家让你妈煮姜汤去。"
回村的路上,赵志强走到父亲身边:"爸,对不起,我不该..."
赵德贵摆摆手:"明天跟我去磨面吧,新麦子磨的面最香。"
林媛在后面悄悄握住赵志强的手,小声说:"你爸爸真了不起。"
夜色中,雨还在下,但每个人都相信,明天会是个晴天。麦子收完了,但有些东西,才刚刚开始生长。
来源:冻僵的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