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会被“气死”吗?这些病都是被“气”出来的,看完别再生气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1 17:51 1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你听说过“气得他七窍生烟”“活活被气死”这种话吧?甭管是邻里吵架、婆媳不和,还是职场受气、夫妻冷战,总有人会拍着大腿说:“你小心点儿,别真把人气出病来!”

可问题来了,人真的能被气死吗?这话到底是骂人呢,还是医学上真有依据?

今天,我就想跟你掰扯掰扯这事儿。

不整那种高高在上的讲道理,也不拿一堆术语吓唬人,就当咱俩在茶馆里喝着热茶,说说这个“气”字,到底是怎么把人气出一身病的。

真有人被气出病,甚至气到命都没了

先说个真事。2019年,辽宁大连,一位52岁的王大姐,跟婆婆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吵架,越吵越激动,最后脸一下子抽搐,话都说不清了。

送到医院一查——脑出血,而且是情绪激动引起的高血压突发,医生说得明明白白:“就是被气的。”

这还不是个例。2020年,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提到,情绪激动是导致卒中(脑出血、脑梗)的高危因素之一。

尤其是本身就有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人,情绪一上来,血压飙升,血管一破,命就悬了。

“被气死”不是骂人,是医学上确有其事的事儿。这可不是我吓唬你。

美国《循环》杂志刊登过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发现愤怒发作两小时内,心梗风险增加4.7倍,卒中风险增加3.6倍。一个“气”字,真能要人命。

咱们老祖宗早就说了,“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这不是玄学,是经验之谈。中医讲“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意思是气能带着血走,血又能养着气。你一生气,气乱了,血也跟着乱了。尤其是肝这个家伙,最怕的就是“气”。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

你越是动肝火,肝气郁结,脾气也跟着不好,胃口也差,整个人就跟被点着的火药桶一样,一触即发。我坐诊这么多年,最常见的一类病人,就是情绪病

有个女患者,三十出头,白领,长得精神,工作也不差,就是一身毛病:失眠、便秘、月经不调、掉头发、胸闷气短,做了无数检查,没啥器质性问题。

问她最近咋样,她一张口就说:“我老公让我气得不想活。”

我说:“你不是病,是肝气郁结。”给她开了点柴胡疏肝散,调肝理气,外加点安神的药,再嘱咐她每天快走半小时,转转气。

一个月后,人精神多了,脸色也红润了。

中医讲“气机调畅”,气顺了,百病消;气郁了,百病生。

气出病的,不只是心病

你以为“气病”只是情绪问题?错!它会带出一串串器质性疾病。

1. 高血压:

常年脾气大的人,交感神经长期兴奋,血压就像气球一样越鼓越大。尤其是那种“憋气型”,不吵不闹,闷在心里,血压飙得更猛。

2. 胃病:

“气急攻心”不假,“气攻胃”也是真事。你看那些胃溃疡、胃炎的患者,十有八九有情绪问题。《中华消化杂志》上有研究指出,精神压力与功能性胃病的关联度超过70%。

3. 乳腺增生:

中医认为乳腺属肝经所过。女人一郁闷,肝气不舒,气滞血瘀,就容易乳房胀痛、结节。

现在年轻姑娘乳腺增生的多得吓人,跟情绪有很大关系。

4. 甲状腺疾病:

不是说甲亢都是气出来的,但很多患者发病前都经历过重大情绪波动。

甲状腺本就是调节代谢的“气门”,你一生气,它也跟着乱跳。

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气出病”?

说到底,是一个“堵”字。

堵在心里,堵在气上,堵在生活里。

你看以前的人,哪有那么多抑郁、焦虑?现在呢,早上堵车,白天被老板骂,晚上回家还得哄孩子,不敢哭,不敢怒,不敢吼,憋着、忍着、耗着,气从心生,病从气来。

我有个病人,40出头,程序员,年薪三十万,天天胃疼。

吃药不管用,做胃镜也正常。后来我问他:“你是不是不爱说话?”

他说:“我都快不会说话了。”

我说:“你这是肝气犯胃。”

后来我让他每天写日记,哪怕是骂人骂老板也行,写完就撕。

他照做了三个月,胃就不疼了。

现代人不是缺药,是缺一个出口。

中医不治“气”,是调“气”

很多人以为中医就是吃点草药、拔个火罐,错了,中医治的,从来不是表面症状,而是气的流动

你比如:

· 肝气不舒:用柴胡、香附、郁金,让肝气条达;

· 脾气虚弱:用党参、白术、茯苓,补中益气;

· 心气不足:用黄芪、远志、酸枣仁,安神定志。

我经常说,中医治病,像是江湖中人,看的是“经络走向”,调的是“气血寒热”。

你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看你哪条经络不通,哪股气堵住了。

就像下棋,落子无悔。

调气,调的是全盘。

别生气,有用

你可能要问了:“那生气了怎么办?难道忍着?”

我告诉你,不是忍,是疏。

· 走路:快走半小时,气就顺了;

· 唱歌:找个没人的地方唱一嗓子,情绪就释放了;

· 写日记:把心里的话写下来,比憋着强;

· 找人聊:别怕麻烦别人,哪怕是倾诉个五分钟,也比一个人发呆强。

当然,如果你已经有了身体上的问题,建议还是找个靠谱的大夫看看,别硬扛。

中医也好,西医也罢,都是帮你找到那口“顺气”的路。

说到底,活着就别跟自己较劲

你说,这人活着图啥?不就是个“顺”字嘛。

气顺了,吃饭香,睡觉沉,脸色红润;

气不顺,吃不下,睡不着,整个人都生锈了。

有人问我:“你说这气,能不能不生?”

我说:“生气是人的本能,不生气是种修行。”

修行不是出家,不是看破红尘,而是在被气到头顶冒烟的时候,能深吸一口气,说一句:‘算了’。

这“算了”,不是软弱,是智慧。

结语:别再生气了,真不值

人啊,最难的不是挣钱,不是成功,是活得舒坦

我见过太多因为一点小事气到住院的,也见过因为一句话放下执念的人病就好了的。

病,从气起;
命,从顺走。

以后再有人气你,不妨想想我今天说的话:

“你这口气要是顺了,病就少一半。”愿你气顺心安,百病不侵。

参考文献:

1.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年)

2. 《中华消化杂志》:功能性胃病与情绪相关性研究

3. 《循环》(Circulation):怒气发作与心脑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

4. 《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

5. 《黄帝内经》·素问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解说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