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你听说过“气得他七窍生烟”“活活被气死”这种话吧?甭管是邻里吵架、婆媳不和,还是职场受气、夫妻冷战,总有人会拍着大腿说:“你小心点儿,别真把人气出病来!”
可问题来了,人真的能被气死吗?这话到底是骂人呢,还是医学上真有依据?
今天,我就想跟你掰扯掰扯这事儿。
不整那种高高在上的讲道理,也不拿一堆术语吓唬人,就当咱俩在茶馆里喝着热茶,说说这个“气”字,到底是怎么把人气出一身病的。
真有人被气出病,甚至气到命都没了
先说个真事。2019年,辽宁大连,一位52岁的王大姐,跟婆婆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吵架,越吵越激动,最后脸一下子抽搐,话都说不清了。
送到医院一查——脑出血,而且是情绪激动引起的高血压突发,医生说得明明白白:“就是被气的。”
这还不是个例。2020年,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提到,情绪激动是导致卒中(脑出血、脑梗)的高危因素之一。
尤其是本身就有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人,情绪一上来,血压飙升,血管一破,命就悬了。
“被气死”不是骂人,是医学上确有其事的事儿。这可不是我吓唬你。
美国《循环》杂志刊登过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发现愤怒发作两小时内,心梗风险增加4.7倍,卒中风险增加3.6倍。一个“气”字,真能要人命。
咱们老祖宗早就说了,“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这不是玄学,是经验之谈。中医讲“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意思是气能带着血走,血又能养着气。你一生气,气乱了,血也跟着乱了。尤其是肝这个家伙,最怕的就是“气”。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
你越是动肝火,肝气郁结,脾气也跟着不好,胃口也差,整个人就跟被点着的火药桶一样,一触即发。我坐诊这么多年,最常见的一类病人,就是情绪病。
有个女患者,三十出头,白领,长得精神,工作也不差,就是一身毛病:失眠、便秘、月经不调、掉头发、胸闷气短,做了无数检查,没啥器质性问题。
问她最近咋样,她一张口就说:“我老公让我气得不想活。”
我说:“你不是病,是肝气郁结。”给她开了点柴胡疏肝散,调肝理气,外加点安神的药,再嘱咐她每天快走半小时,转转气。
一个月后,人精神多了,脸色也红润了。
中医讲“气机调畅”,气顺了,百病消;气郁了,百病生。
气出病的,不只是心病
你以为“气病”只是情绪问题?错!它会带出一串串器质性疾病。
1. 高血压:
常年脾气大的人,交感神经长期兴奋,血压就像气球一样越鼓越大。尤其是那种“憋气型”,不吵不闹,闷在心里,血压飙得更猛。
2. 胃病:
“气急攻心”不假,“气攻胃”也是真事。你看那些胃溃疡、胃炎的患者,十有八九有情绪问题。《中华消化杂志》上有研究指出,精神压力与功能性胃病的关联度超过70%。
3. 乳腺增生:
中医认为乳腺属肝经所过。女人一郁闷,肝气不舒,气滞血瘀,就容易乳房胀痛、结节。
现在年轻姑娘乳腺增生的多得吓人,跟情绪有很大关系。
4. 甲状腺疾病:
不是说甲亢都是气出来的,但很多患者发病前都经历过重大情绪波动。
甲状腺本就是调节代谢的“气门”,你一生气,它也跟着乱跳。
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气出病”?
说到底,是一个“堵”字。
堵在心里,堵在气上,堵在生活里。
你看以前的人,哪有那么多抑郁、焦虑?现在呢,早上堵车,白天被老板骂,晚上回家还得哄孩子,不敢哭,不敢怒,不敢吼,憋着、忍着、耗着,气从心生,病从气来。
我有个病人,40出头,程序员,年薪三十万,天天胃疼。
吃药不管用,做胃镜也正常。后来我问他:“你是不是不爱说话?”
他说:“我都快不会说话了。”
我说:“你这是肝气犯胃。”
后来我让他每天写日记,哪怕是骂人骂老板也行,写完就撕。
他照做了三个月,胃就不疼了。
现代人不是缺药,是缺一个出口。
中医不治“气”,是调“气”
很多人以为中医就是吃点草药、拔个火罐,错了,中医治的,从来不是表面症状,而是气的流动。
你比如:
· 肝气不舒:用柴胡、香附、郁金,让肝气条达;
· 脾气虚弱:用党参、白术、茯苓,补中益气;
· 心气不足:用黄芪、远志、酸枣仁,安神定志。
我经常说,中医治病,像是江湖中人,看的是“经络走向”,调的是“气血寒热”。
你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看你哪条经络不通,哪股气堵住了。
就像下棋,落子无悔。
调气,调的是全盘。
别生气,有用
你可能要问了:“那生气了怎么办?难道忍着?”
我告诉你,不是忍,是疏。
· 走路:快走半小时,气就顺了;
· 唱歌:找个没人的地方唱一嗓子,情绪就释放了;
· 写日记:把心里的话写下来,比憋着强;
· 找人聊:别怕麻烦别人,哪怕是倾诉个五分钟,也比一个人发呆强。
当然,如果你已经有了身体上的问题,建议还是找个靠谱的大夫看看,别硬扛。
中医也好,西医也罢,都是帮你找到那口“顺气”的路。
说到底,活着就别跟自己较劲
你说,这人活着图啥?不就是个“顺”字嘛。
气顺了,吃饭香,睡觉沉,脸色红润;
气不顺,吃不下,睡不着,整个人都生锈了。
有人问我:“你说这气,能不能不生?”
我说:“生气是人的本能,不生气是种修行。”
修行不是出家,不是看破红尘,而是在被气到头顶冒烟的时候,能深吸一口气,说一句:‘算了’。
这“算了”,不是软弱,是智慧。
结语:别再生气了,真不值
人啊,最难的不是挣钱,不是成功,是活得舒坦。
我见过太多因为一点小事气到住院的,也见过因为一句话放下执念的人病就好了的。
病,从气起;
命,从顺走。
以后再有人气你,不妨想想我今天说的话:
“你这口气要是顺了,病就少一半。”愿你气顺心安,百病不侵。
参考文献:
1.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年)
2. 《中华消化杂志》:功能性胃病与情绪相关性研究
3. 《循环》(Circulation):怒气发作与心脑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
4. 《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
5. 《黄帝内经》·素问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解说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