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带领部队孤军深入同兵力、装备都占优势并拥有制空权的敌军苦战12天歼敌5000余名打出了国威……“一定要跟日本人打到底拼到最后一个人”戴安澜1904年出生于安徽无为1926年从黄埔军校毕业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参加长城抗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昆仑关战役等重要战役屡
他带领部队孤军深入
同兵力、装备都占优势
并拥有制空权的敌军
苦战12天
歼敌5000余名
打出了国威
……
“一定要跟日本人打到底
拼到最后一个人”
戴安澜
1904年出生于安徽无为
1926年从黄埔军校毕业
抗日战争期间
先后参加长城抗战、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和昆仑关战役等重要战役
屡立战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日军于1942年初入侵缅甸
当时中国获得国际援助物资的
战略通道
——滇缅公路危在旦夕
为保护这条重要的生命线
当时的中国政府
根据1941年签订的
《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
组建中国远征军
1942年2月
缅甸仰光告急
英国方面请求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3月
戴安澜满怀御外侮驱敌寇的豪情
率领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00师
作为先头部队
从畹町桥进入缅甸
3月8日
戴安澜率第200师
抵达缅甸南部重镇同古
也就是今天的东吁
当时仰光已经失守
戴安澜奉命坚守同古
掩护英军撤退
并阻止日军向北推进
为中国远征军主力集结赢得时间
时任中国远征军
第200师连长的罗远跃回忆:
“他(戴安澜)讲我们在同古这个地方
一定要跟日本人打到底
要拼到最后一个人”
3月16日
敌机开始轰炸同古
随后几天
日军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在飞机、大炮支援下
连续发起猛攻
第200师虽然孤军深入
又缺乏重武器和空中支援
但士气高昂
多次打退日军进攻
日军第56师团
“当面的敌人是重庆军第200师
其战斗意志始终旺盛
直至最后仍固守阵地拼死抵抗”
孤军奋战的戴安澜
在3月22日给妻子写下遗书:
“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
现在孤军奋斗
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
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戴安澜带领部队
同兵力、装备都占优势
并拥有制空权的敌军苦战12天
直到最终接到命令撤退
该战是缅甸防御战期间
作战规模最大、坚守时间最长
歼灭敌人最多的一次战斗
这一仗
中国军队歼敌5000余名
让节节败退的英国人刮目相看
打出了国威
遭遇日军伏击
他在缅甸殉国时年仅38岁
1942年5月
因为中英联军在缅甸战场上的失利
戴安澜奉命率领部队撤回中国
然而,归途并非坦途
5月18日晚
当部队即将通过最后一道封锁线时
遭到了日军伏击
戴安澜不幸身负重伤
战士们抬着重伤的戴安澜
在原始森林中
向祖国的方向艰难行进
但因为缺医少药
戴安澜的伤口很快严重感染
1942年5月26日
戴安澜于缅甸茅邦村殉国
年仅38岁
“你们跟我回去吧
回到自己祖国的大地”
戴安澜殉国时
儿子戴澄东还不到一岁
《戴安澜将军日记》
便成为了他了解父亲戎马生涯的窗口
“今晨余不能起床
此为余十年来第一次
当此国家存亡危急之秋
余负重任,又焉能怠惰”
据戴澄东回忆:
“母亲经常跟我讲
父亲在家里经常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你要晓得自己的责任”
2011年
已经70岁的戴澄东
前往缅甸北部的原始森林
终于找到父亲的殉国之处
——茅邦村
在那里
他悼念了父亲和远征军的将士们
“亲爱的爸爸、戴安澜将军
还有远征军的将士们
我们来凭吊你们了
你们跟我回去吧
回到自己祖国的大地
和家人团聚,和亲人团聚
回到祖国来
祖国人民会欢迎你们”
征稿启事
来源:老兵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