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84年新疆省从甘肃析出,1929年青海省及宁夏省从甘肃析出,乌鲁木齐、西宁、银川提升为省会,西宁-兰州-银川犄角成型,兰州是甘青宁三省实质省会。
1.自清以来,兰州与沈阳、南京、广州、武汉、成都长期并列为国家重要的军政战略中心城市。
2.清康熙年间廷议认为:兰州是西北政治军事交通战略核心,拥有怀柔藏疆、节制三秦、扼控塞北、联通巴蜀的特殊功能。
3.1648年陕西省巡抚治所迁至兰州,1748年甘肃总督府驻兰州,1759年陕甘总督府驻兰州,兰州成为西北军政中心。
4.1884年新疆省从甘肃析出,1929年青海省及宁夏省从甘肃析出,乌鲁木齐、西宁、银川提升为省会,西宁-兰州-银川犄角成型,兰州是甘青宁三省实质省会。
5.解放后,兰州军区及兰州铁路局总部驻兰州,再次确定了兰州在西北的中心城市定位,在国务院文件中始终是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
1.汉昭帝6年,公元前81年设金城郡,取意"汉之金城汤池",扼控河湟、河西、河陇,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功能。
2.兰州地处甘青宁陇多版块交融交汇地区,是汉羌藏疆蒙回等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核心区,是藏传佛教、儒教、道教及伊斯兰文化交融区,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战略功能。
3.兰州繁荣稳固则汉文化远播雪域、西域、塞北,藏疆蒙归心。兰州衰落凋零则吐蕃、西夏、蒙元、准噶尔裂土而肥,环伺而入。
4.兰州失则雪域、西域、塞北纵横驰骋,汉人汉文惶惶东撤,中西亚文化跟踵而入,汉王南渡苟且偷安,国都取名临安可见其惶恐,临安临安临时偷安。
1.汉唐西进天下富庶末出陇右者,甘陇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雪域、西域、塞北来贺。
2.两晋两宋退守关内缩地育羊,汉文东迁西文东进,伊斯兰文化渲染西域青宁,至清王朝时期西北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3.明朝之前,西北攻防在塞北、雪域、关陇之间展开,西域从未东征。
4.清康熙年间西域准噶尔集团首次向西藏、青海、甘肃、蒙古方向前进,拉开了西北东西对抗的新格局,代表一个新的时代来临。
5.清康熙、雍正、乾隆连续七十年西征,击溃准噶尔,收复雪域、西域、塞北。
6.慈禧太后时期,国内国外反对势力勾结,清王朝同时向国内及国外反对势力开战。对外,将列强最终拖入敌内部战乱;对内,清剿了多地武装对抗。
7.清廷议认为,国力衰落战亦亡,不战亦亡,宁可玉碎不为瓦全,随之对西方11国宣战。对内方面,清廷认为地方豪强为私利不顾国家民族大义,私下与外敌勾结损害民族利益,清可亡但民族不可亡,随之对内开战。
8.1866年命左宗棠任陕甘总督西征,左公西征历时18年击溃白彦虎、马化龙、马桂源、马本源、马文等伊斯兰武装,击溃阿古柏侵略军,击退俄驻伊犁侵略军,可惜无力收复外西北。1884年收复新疆,1885年左公病逝。
9.此战,陕甘回族武装不顾阿古柏及俄罗斯侵入新疆损失民族利益的事实,却将矛头指向西征的国家大军,延缓了西征大军进程并消耗了国家力量。白彦虎战败后在哈密向侵略者阿古柏投诚,马化龙战败后无法澄清12000余支俄制火枪来历,与国外势力勾结证据确凿。
1.自1861年至1884年陕甘回乱时期,清对内作战长达15年,对外作战只有3年,内患远大于外忧。
2.国内及国外反对势力也认清了这个事实,通过培养反抗势力并压制削弱中坚力量推进和平演变,其重心指向甘肃指向兰州。
3.控制甘肃用水干枯之,抵毁甘肃文化平庸之,限制甘肃投资贫困之,鼓动甘肃汉族人口加速东迁,智者、壮者、富者东迁后留存者渐弱渐贫,积贫积弱者必求变,唾弃汉文化继尔崇拜外来文化。
4.伊斯兰军团逐渐崛起,马步芳集团控制青海,马鸿逵集团控制宁夏,甘肃分出青海与宁夏后更加羸弱,青马宁马夹击甘肃并最终控制兰州。
5.1949年彭德怀元帅、贺龙元帅解放西北最大的战役在兰州打响,青马宁马败逃。
6.自清以来,准噶尔之战、陕甘回乱、青马宁马乱甘已历三次,西北之争矛头直指甘肃直指兰州,兰州成为演变的核心和地缘战略堡垒。
7.兰州衰落而失,青藏疆蒙则无肢可依必将离去,雪域、西域、塞北易型后,雪域战略之弧与草原战略之弧易手,西宁-兰州-银川成为东进堡垒。
8.故,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均高度重视兰州,兰州也取得重大进步,并将持续向好。
来源:北极星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