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服务器数据存储管理中,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技术至关重要,它能提升数据安全性与读写性能。
在服务器数据存储管理中,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技术至关重要,它能提升数据安全性与读写性能。
RAID 5是一种常用的RAID级别,通过分布式奇偶校验实现容错,至少需要三块硬盘。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浪潮服务器做RAID 5的步骤。
1. 硬件
浪潮服务器,确保已正确安装至少三块相同规格硬盘,以保证RAID 5性能均衡。
2. 数据备份
操作前务必备份重要数据,虽说创建RAID 5过程一般不会丢失数据,但以防万一。
3. 了解服务器BIOS及RAID设置界面:
不同型号浪潮服务器BIOS和RAID设置界面有差异,可查阅服务器手册熟悉基本操作与选项位置。
1. 进入RAID设置界面
启动服务器,在开机自检过程中,屏幕会提示按下特定按键进入BIOS或RAID设置界面,通常是“Del”“F5”“F10”等,按提示按键。
2. 选择RAID配置选项
进入BIOS后,找到“Advanced”“Advanced Setup”或“Storage Configuration”等类似选项,选中后回车,在其子菜单中找到“RAID Configuration”“RAID Setup”选项,进入RAID设置界面。
3. 创建RAID 5阵列
在RAID设置界面,选择“Create Array”“New Array”等新建阵列选项。
界面会列出服务器识别到的硬盘,用方向键选中要用于RAID 5的硬盘,一般按“Space”键勾选,被选中硬盘会有标记。
选好硬盘后,选择“RAID Level”并在下拉菜单中选择“RAID 5”。
部分服务器还需设置“Strip Size”(条带大小),一般默认即可,如需调整,数值小适合小文件读写,大数值适合大文件。
设置完成,选择“OK”“Create”等确认创建RAID 5阵列,系统会提示确认操作,确认后开始创建,过程需几分钟,期间服务器可能有轻微硬盘读写声音。
4. 配置阵列参数(可选)
创建完成,可能需配置阵列参数,如阵列名称、读写策略等。
读写策略一般有“Write Through”(直写)和“Write Back”(回写),“Write Through”安全性高但性能稍低;“Write Back”性能好,但掉电可能丢数据,需有电池备份单元(BBU)保障。
5. 保存设置并退出
完成阵列参数配置,选择“Save”“Save Changes”保存设置,然后选择“Exit”退出RAID设置界面,服务器自动重启使RAID 5配置生效。
1. 进入操作系统
服务器重启后进入操作系统,可通过磁盘管理工具查看RAID 5阵列状态。在Windows系统,打开“磁盘管理”;
Linux系统,用“fdisk -l”或“lsblk”命令查看。
2. 查看阵列状态
正常情况下,磁盘管理工具会显示新创建的RAID 5阵列,容量为所有成员硬盘总和减去一块硬盘容量,状态显示“健康”“正常”等。
也可进入服务器BIOS的RAID设置界面,在阵列状态查看选项中确认阵列状态与详细信息。
创建RAID 5可提升浪潮服务器数据存储安全性与性能,但操作需谨慎。
如遇问题,参考服务器手册或联系浪潮技术支持获取帮助。
来源:三戒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