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朝诗人王昌龄有一首著名的七言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唐朝诗人王昌龄有一首著名的七言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这里的“龙城飞将”有人说是车骑将军卫青,有的说是名将李广,还有的认为是霍去病,而中小学课本标准答案是“李广”,我觉得这个答案是有失公允,值得商榷
首先,这首诗“龙城飞将”如果是专指应该是卫青。此事件发生于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卫青作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龙城),斩首虏数百,取得了汉朝对匈奴作战的首次胜利,大大提振了整个朝廷的信心,鼓舞了士气,从此汉朝一改往昔委曲求全的态度,攻守易形,汉匈关系走入了新时代。如果是泛指那么则指所有与匈奴作战的汉军将士
其次,再具体一点的情况是当时汉朝大军兵分四路,公孙敖部出代郡,李广部出雁门郡,公孙贺部出云中郡,卫青率部出上谷郡。卫青部是四路大军里面最靠东面的一支,而上谷郡据今天最为可靠的信息大概在河北省怀来县一带
再次,“龙城”的位置,这就有很多种说法,一说内蒙古赤峰一带,二说辽宁省朝阳一带,三说蒙古国乌兰巴托一带,四说蒙古国和硕柴达木湖一带,当然,认为是甘肃天水附近、河北张家口北等等地方的都有,居然还有一说是山西太原,说是太原本身就有“龙城”一说,笔者认为太原一说的确离谱,单从地图上也说不过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第四,此次战役中李广将军部罕见地迷了路,被匈奴人包了饺子,不仅损失了几乎全部人马,自己也做了匈奴人的俘虏,要不是他长期镇守边关,对匈奴详情甚为了解,再加上单兵素质过硬偷逃出来,或许早就被匈奴人害了性命
汉匈作战持续百年以上,仅汉武帝时代就超过了四十年,是华夏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形态,此后,匈奴分裂,南匈奴大部归汉,北匈奴西迁,汉朝北部边疆长期无患
“龙城”具体位置的所有说法虽然都没有确凿的实物佐证,但李广将军没有到过龙城这一说却完全能够确认,所以“龙城飞将”如果是专指,则压根与李广将军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之所以与李广将军扯上关系,不过是后人掺杂了诸多情感成分在里面的结果,毕竟李广将军一族先后几代人都在为大汉朝镇守北部边疆,希望有关单位能够沿着历史脉络,顺应历史事实,奔着客观、真实的态度,采取公平、公正的方法尽早给予最让人信服的答案
来源:枯木芳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