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华尔街的资本与五角大楼的枪炮交织成血色经纬,拉丁美洲的土地上,每一粒沙子都在诉说着霸权主义的罪恶。
在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古老的马丘比丘遗址默默地见证着文明的兴衰。
马丘比丘是拉丁美洲辉煌历史的见证
拉丁美洲,一般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这片被阳光亲吻的大陆,却在近代沦为“美国控制下的悲剧表演场”。
当华尔街的资本与五角大楼的枪炮交织成血色经纬,拉丁美洲的土地上,每一粒沙子都在诉说着霸权主义的罪恶。
一、经济绞索:骇人听闻的“香蕉共和国”
19世纪末,联合果品公司的旗帜插遍中美洲大地。
在危地马拉,这家美国企业霸占了70%的耕地、90%的铁路和70%的电力设施,甚至拥有自己的海关与私人武装。
1910年美军陆战队登陆尼加拉瓜,用刺刀为“香蕉帝国”开辟道路,从此该国经济命脉被牢牢攥在纽约银行家手中。
被镇压杀害的种植园劳工
这种“种植园经济”的诅咒延续至今——洪都拉斯的香蕉工人每日工资不足5美元,而美国超市里的香蕉价格却高达每磅1.2美元。
二、军事铁蹄:政变与独裁的百年轮回
从加勒比海到安第斯山脉,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秘密行动如同黑色幽灵。
1954年危地马拉政变中,中情局资助的叛军飞机投掷燃烧弹,将首都危地马拉城的贫民区化为灰烬,亲美独裁者阿马斯上台后,立即将20万公顷土地奉送给联合果品公司。
军事政变上台的皮诺切特
1973年智利政变,美国支持的皮诺切特政权用直升机将总统府夷为平地,随后展开“死亡大篷车”式清洗,3000余名进步人士失踪,至今仍有10万政治犯家属在等待真相。
三、债务深渊:新自由主义的致命毒药
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中,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加“华盛顿共识”。
阿根廷被迫将国有石油公司低价卖给美孚石油,墨西哥铁路系统被美国资本瓜分,巴西钢铁产业在私有化浪潮中倒闭300余家工厂。
这些“改革”使拉美基尼系数从0.52升至0.57,1980-2000年间,该地区贫困人口增加1.2亿。
巴西的贫民窟
更讽刺的是,美国财政部正在推动“美洲增长倡议”,要求拉美国家用锂矿资源作抵押换取贷款,这无异于出卖国家的根基。
四、资源诅咒:富饶土地上的制度性贫困
拉美拥有全球58%的锂矿、30%的石油和40%的铜储量,却长期处于“捧着金碗讨饭”的困境。
玻利维亚的锂矿被美国公司以每吨500美元的价格收购,加工成电池后以每公斤500美元的价格返销,该国从中获得的利润不足1%。
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位居全球第一
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全球第一,却因美国制裁导致日产量从300万桶暴跌至50万桶,2025年石油收入仅为2014年的3%。
2025年特朗普政府对巴西钢铝征收25%关税,导致该国最大钢铁企业盖尔道集团裁员1.2万人,迫使巴西央行加息抑制通胀,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
这种恶性循环,使拉美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80年的25%降至2025年的18%。
令人欣慰的是,拉美国家也开始燃起反抗的火焰。
在加拉加斯的街头,青年们用手机直播抗议活动;在圣保罗的贫民窟,社区组织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互助金融体系;在墨西哥城的高校,学生们用人工智能分析美国制裁对民生的影响。
罪恶的白头鹰终将接受历史的审判
历史终将审判罪恶。美国长期将拉美视为“自家后院”,肆意干涉内政、巧取豪夺资源,这种蛮横霸道的“门罗主义”行径,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粗暴践踏,是对人类公平正义底线的无情挑战。
那个将拉美视为“后院”的帝国,终将在历史的垃圾堆里,聆听被压迫者的胜利凯歌。
来源:晒太阳的穿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