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春,惜别休戚与共、闻名中外的王牌万岁军,踏着坚实的脚步前往内蒙古高原八千里边防线上的征程。在原内蒙古军区乌兰察布军分区兴和县任职的几年时间里,每年都有两次以上前往二连浩特原内蒙古军区乌兰察布军分区边防二团,参加军事训练比武竞赛、走边关、体验边哨执勤和
作者 陈 永 先
边关冷月,巾短情长,说不尽的边关故事,忘不了的北部边疆。
2008年春,惜别休戚与共、闻名中外的王牌万岁军,踏着坚实的脚步前往内蒙古高原八千里边防线上的征程。在原内蒙古军区乌兰察布军分区兴和县任职的几年时间里,每年都有两次以上前往二连浩特原内蒙古军区乌兰察布军分区边防二团,参加军事训练比武竞赛、走边关、体验边哨执勤和冬季适应性野营拉练等任务。多数时间住在原边防二团团部,部分时间住野外、牧民家中、原边防二团一线连队或周边相关人武部和民兵训练基地等。
2008年夏,自己第一次参加在原边防二团组织开展的军事训练比武竞赛和走边关活动。在原边防二团军事训练场,来自全市11个人武部和边防二团的参赛人员同台竞技,角逐沙场,从共同科目投弹、射击、5公里越野等到教学法、掩体工事构筑、指挥所开设、通信线路架设、破障、开辟通路、军马骑乘等等,科目繁多,内容复杂。炎炎烈日下,各参赛单位,精心准备;各参赛队员,顽强拼搏。记得当年我部获得军事教学法、掩体工事构筑、手枪射击、5公里越野等多个单项第一,以实践实绩检验了实战化训练的成果。
在原边防二团八连,我们实地察看体验现代化信息化条件下的边防管控和边哨执勤等情况,登上八连哨所,与哨兵交谈,通过现代化执勤设备,观看原边防二团管控的中蒙边境实时动态和执勤检查等情况。
当年我们还组织观看了原边防二团八连的阅兵分列式,深刻体会感受在边防一线阅兵的神圣和威严。在二连浩特中蒙边境国门和界碑前,我们微握右拳,举过头顶,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面向国门、界碑,面向祖国,面向神圣的祖国领土领空,我们宣誓,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们的神圣职责和诺言,祖国在我们心中,爱祖国,爱边疆。小时候,时常高唱的歌曲《骏马奔驰保边疆》,此时此刻,在自己的身上和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和痛快淋漓。
几年来,在内蒙古高原,在二连浩特,我们深入到原边防二团的每一个连队,走过了原边防二团管控的所有边防线,加深了对边防的认识和了解,更增强了自己对边防军人的崇敬和热爱,仿佛自己的全身和浑身的血液里,都充满着边防军人特有的特质和情愫。特别是在边防线上行走,与边防连队官兵交谈,在连队就餐吃手扒肉,听官兵们讲防偷度、防偷猎的故事。当然,也讲一些在允许的情况下,连队官兵围猎打野羊野驴的故事等。睡在边防连队,静悄悄的夜晚,寒风嗖嗖,我们起床上边防哨卡,到执勤点,蹲观察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地体验和感受边防哨兵的工作、生活等情况。伟大的祖国,我神圣的士兵,我们的命运永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原内蒙古军区工作、战斗、生活的几年间,自己先后走过了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格勒大草原,辉腾锡勒草原,从乌兰察布到二连浩特,从朱日和训练基地到赛汉塔拉,从四子王旗到呼和浩特,这些地方,这些土地,都是我们常常驻足工作、生活和战斗的地方。如此之外,自己还先后从锡林浩特、兴安盟、阿尔山到新巴尔虎陈旗,左、右旗,到满洲里,海拉尔,牙克石,扎兰屯,赤峰,克什克腾等地;又从卓资山、四子王旗到呼和浩特,再到托克托、土默特左等旗(县),从鄂尔多斯到包头,驻足“草原钢城”,走过钢铁大道......一点一滴,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走过内蒙古八千里边防线上的众多地方,用坚实的脚步书写自己奋斗边疆、热爱边疆、行走边关的火热年华。
白驹过隙,光阴荏苒。回想起自己在祖国的北疆撒落的串串脚印,留下的深深足迹,我深感欣慰、深感幸福和自豪。不辞劳苦,不负韶华,不管走多远,不管走多久,都需要我们不时地回过头来想一想,看一看,问一问,当初我们为什么要出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得更远、更坚定。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鲁冰花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