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粉公众号的号主不赚钱,1万粉的号主月赚5万,今天捅破这层纸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1 20:00 1

摘要:公众号作为自媒体人的重要阵地,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但这些年来,我亲眼见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有的号主拥有数十万粉丝,却收入微薄,一个月挣不到1万;而有的号主仅凭几千的粉丝量,却能实现月入数万。

公众号作为自媒体人的重要阵地,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但这些年来,我亲眼见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有的号主拥有数十万粉丝,却收入微薄,一个月挣不到1万;而有的号主仅凭几千的粉丝量,却能实现月入数万。

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懂懂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揭秘公众号变现的真相。

【一、粉丝数量≠变现能力】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观点:粉丝数量固然重要,但它绝不是衡量变现能力的唯一标准。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粉丝多就意味着流量大,流量大就意味着能赚钱。然而,现实往往并非如此简单。

举个例子,我有个自媒体圈的朋友,他运营着数10个公众号,每个号每天还能发布1-5篇的内容。但他的粉丝数量其实并不多,但靠卖流量变现,收入可观。他的秘诀在于:关注热点,精准定位,重点写那些与热点息息相关、能引发共鸣的内容。

我还有个朋友,2018年从零开始,到现在还不到6万粉丝,但早就实现了年收入超过百万。他的核心就是给粉丝卖咨询服务,年费几千元,100万其实也就只服务几百个关键粉丝。

所以,除了头部极少数的大号,我们普通人做公众号,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卖”,会卖的人才会挣钱。自媒体本质就是一场买卖的生意,开号之前,先考虑好这一点,你到底要卖什么?

【二、我可以“卖”什么?】

1、卖产品

卖产品价值一种最为直接且稳定的变现方式。这里的“产品”可以是虚拟产品,也可以是实物产品。关键在于,你要找到那些与你的粉丝群体相匹配、能解决他们实际问题的产品。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风口的重要性了。在自媒体领域,谁能抓住风口,谁就能实现快速变现。比如2017-2022年风靡一时的虚拟资料销售,例如学科资料、英语学习、考研考公的课程与资料包,几百上千元都有人买。2023-2024年火起来的小说和短剧,很多人靠剪辑几个短片、甚至几张图片,并挂上链接就赚得盆满钵满。

如果你没有产品,公众号平台里面的带货赚佣金也是非常好的赚钱方式。2024年很多号主,依靠小绿书带货,日入几百上千是家常便饭。

2、卖技能

很多公众号主,一般没有供应链能力,甚至选品能力也一般。但有一点,你可以卖你自己---技能。互联网大数据,再小的技能都能找到足够大的需求;互联网放大效应,每个人的能力都能颠覆你的想象!

公众号技能变现,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普通人的最好礼物,我那个朋友卖咨询服务其实就是卖他的技能。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知识,我们成年人,经过至少20年的知识积累,100%具备一项或者多项技能。如果你感觉没有,那是你没有发现。

3、卖情绪

卖情绪价值,就是通过内容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用户的打赏、平台的补贴和流量主收入。这种变现方式更多依赖于内容的质量和传播度,就像那些爆款文章,它们往往能触及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让读者产生共鸣,进而转发、点赞、评论。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文章的曝光率,也为号主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卖情绪价值更多是一种间接变现方式,它依赖于平台的算法和推荐机制,因此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高段位的号主,往往能一号多“卖”,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举个例子吧!

我有个朋友是做茶叶生意的。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设了一个关于茶叶的公众号,公众号里他不仅分享茶叶知识、品鉴心得,还定期推出自己的茶叶产品。由于他的内容专业、可信度高,再加上他对茶叶的热爱和执着,很快就获得了平台的推荐,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这些粉丝也都很乐意购买他的茶叶产品,听他的课程。

来源:牛人科技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