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拍了一部“寻找色彩”的纪录片,想让东方色谱“活”起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1 21:04 2

摘要:在中华文明的千年长卷中,每一抹传统色彩都是解码东方美学的密钥,蕴藏着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智慧与审美哲思。4月11日,中国首档传统色彩人文纪录片《寻色中国》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在中华文明的千年长卷中,每一抹传统色彩都是解码东方美学的密钥,蕴藏着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智慧与审美哲思。4月11日,中国首档传统色彩人文纪录片《寻色中国》播出。

《寻色中国》是陈晓卿团队继美食纪录片后的又一次全新尝试,摄制组历时一年,跨越中国多个省份,运用先进影像技术记录下诸多传统色彩技艺,让东方色谱“活”起来。

《寻色中国》海报。片方供图

《寻色中国》每集深入解读一种中国传统色彩的独特文化内涵。“煌煌国色”展现帝王专属色彩如何演变为民间纽带;“神颜莫测”揭示中国人通过色彩与天地沟通的智慧;“她的色号”打破刻板印象,探索女性与色彩的深层联结;“我见青山”呈现自然色彩的人文转化;“花花乡野”捕捉民间生活的鲜活色彩;“奇色何寻”则探寻传统色谱中的另类存在。

色彩与中国人生活方式之间有密切联系。无论是街头手写招牌的朱砂红,还是缂丝服饰的明黄,都诉说着色彩与日常的交融。

日前,在该片首映礼上,《寻色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他将自己的团队定位为“故事讲述者”,旨在为色彩研究披上“故事的糖衣”,让观众感知色彩与生活的关联。他强调,纪录片通过沉浸式观看系统、戏剧化表达及审美层面的严谨呈现,既吸引观众眼球,又传递真实的色彩文化内涵。

陈晓卿。主办方供图

作为曾成功打造多个美食类纪录片IP的创作者,陈晓卿将美食与色彩的文化属性类比,认为二者皆是连接人与世界的感官窗口。“《寻色中国》希望用影像语言唤醒大众对传统美学的感知,助力中国文化传播。”

该片首席色彩顾问、中国传统色研究者郭浩认为,《寻色中国》突破“五色”框架,展现色彩多样性。他指出,传统色正在复兴,北京多所学校已采用传统色设计校园,该片有望像之前总台春晚节目《满庭芳·国色》一样引领新一轮传统色热潮。

看片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该片色彩顾问、传统建筑色彩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李路珂指出,建筑色彩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精神、态度。李路珂以文渊阁为例说明色彩认知的时空差异,强调现代科技让古建筑色谱重焕生机。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