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智能化时代的大潮中,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上汽集团以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积淀,重新定义了汽车安全的标准,引领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方向。上汽集团提出的“不怕撞、不会撞、撞了也不怕”的智能驾驶安全三阶段战略,不仅是对传统汽车安全
在智能化时代的大潮中,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上汽集团以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积淀,重新定义了汽车安全的标准,引领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方向。上汽集团提出的“不怕撞、不会撞、撞了也不怕”的智能驾驶安全三阶段战略,不仅是对传统汽车安全理念的突破,更是对未来智能驾驶安全愿景的展望。
在“不怕撞”的阶段,上汽集团通过强化智能底盘能力与主被动安全技术,为车辆打造了一副“钢筋铁骨”。车身结构采用全球统一严苛标准,确保在各种极端工况下都能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乘员的安全性。此外,上汽自主研发的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与VMC(车辆运动控制)技术,更是将安全保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车辆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预测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避让措施,从而将事故发生的概率从99%降低到了99.999%。
然而,上汽并未止步于此。在“不会撞”的阶段,上汽通过跨系统冗余控制体系,实现了对剩余0.001%极端场景的全链路安全覆盖。这意味着,即使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车辆也能通过备用系统或冗余设计,确保安全行驶。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上汽对智能驾驶安全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
在电池安全方面,上汽同样展现出了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上汽制定了高于国标30%的安全标准,并完成6倍于国标时长的极限测试。其“魔方”电池累计交付超50万台,保持行业唯一“零自燃、零热失控”纪录。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汽对电池材料、结构设计、热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技术创新。
在满足用户对汽车安全需求的同时,上汽还致力于打造个性化产品矩阵,覆盖多元用户需求。上汽计划在一年内推出十多款全新车型,涵盖家庭SUV、全地形越野车、运动跑车及宜家宜商的皮卡等细分领域。这些车型不仅在设计上独具匠心,更在功能性和实用性上做到了极致。全球设计团队由布加迪威龙缔造者约瑟夫·卡班领衔,采用全新设计语言,旨在满足用户对颜值与功能的双重追求。
在智舱智驾方面,上汽同样走在了行业的前列。上汽联合Momenta、地平线、华为、大疆等行业领先企业,构建覆盖L2+至L4级智驾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智能驾驶能力,更为用户带来了无缝生态体验。通过与OPPO等厂商的合作,上汽进一步打通了手机、手表、耳机等设备,实现了全场景车控功能。这种跨设备的互联互通,不仅提升了用户的便利性,更展现了上汽对未来智能汽车生态的深刻洞察和布局。
在自主技术积淀方面,上汽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过去十年,上汽在智能电动领域累计投入近1500亿元,获得超2.6万项专利。其“七大技术底座”涵盖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这些技术底座的升级和完善,为上汽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在自动驾驶商业化方面,上汽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前瞻性。在乘用车领域,享道Robotaxi作为国内首个车企背景L4级自动驾驶运营平台,已经累计行驶超140万公里,完成订单26万单。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验证了上汽自动驾驶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更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支持。在商用车方面,上汽40台L4级智能集卡已经落户秘鲁钱凯港,成为我国海外首批大规模智能港口运输车队。同时,洋山港运营的5G L4级智能重卡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提升了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更为上汽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展望未来,上汽集团将继续以安全为基石、技术为驱动、用户需求为核心,推动智能汽车生态的全面进化。上汽深知,在未来的智能驾驶时代,安全将是永恒的主题。因此,上汽将继续加大在智能驾驶安全领域的投入和研发力度,不断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同时,上汽也将继续关注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升级,不断推出符合用户期待和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通过这些努力,上汽相信,未来的智能汽车将不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个能够为用户带来便捷、舒适、安全出行体验的智能伙伴。
来源:汽车白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