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新论 | 浙江人的稻米文章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1 20:30 2

摘要:最近,北京798艺术区的展览“淘金米”里,艺术家杨烨炘拉来了万斤稻米,让观众体验稻米质感同时,还能“淘金”:15分钟,在“稻海”里找到1000颗散落的“黄金米”,谁找到归谁。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 李蔚

你多久没有手捧一把稻米了?感受一粒粒饱满的粮食,带着些许清香,从指间滑落。

最近,北京798艺术区的展览“淘金米”里,艺术家杨烨炘拉来了万斤稻米,让观众体验稻米质感同时,还能“淘金”:15分钟,在“稻海”里找到1000颗散落的“黄金米”,谁找到归谁。

观展的诱惑力很大——特别是在金价不断走高的当下。

开展以来,“淘金米”不仅线上预约通道全部爆满,线下队伍也排到了马路口。

社交平台上,有不少人发了“淘金米”的实地体验视频,围观者众多,但人们也好奇:“这到底是稻米还是麦子?看上去和我吃的不太一样?”

是米。

尽管华北平原是小麦的最主要产区,但毫无疑问,大米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也许杨烨炘也没想到,这场行为艺术先给某些观众做了一个普及:怎么区分稻米和麦粒。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识稻黍”“不辨菽麦”,这些成语都引申为脱离劳动,缺乏实际知识,可见老祖宗对于情系土地、爱惜粮食、敬畏自然的无比珍视。

【1】

中国人对土地的感情源远流长,很多时候,一小块平地,就能点燃我们种植的热情。这种执着的习惯代代相传。

出生于浙江台州的杨烨炘,从小到大和稻米打交道,稻米也成了他作品灵感的来源。

“小时候我打过稻谷,晒过稻,在粮仓中翻滚过。稻田的香气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中,我也希望找一个出口去将粮食的可贵传达给更多的观众。”杨烨炘说。

“粮食”,多么亲切的一个音节。

“糧”指的是路粮,表示上路的干粮要计算好。“食”指的是家食,表示居家中所吃的米饭。两者合在一起称“糧食”,直到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才改为“粮食”。

它是人类生存之本,被咀嚼了千万年,繁衍出灿烂的人类文明,而在浙江,它更是从物理层面迈入精神生活:

杭州三墩镇的东巢碾米厂摇身一变,成了当代艺术文化中心,很多人记忆中掺着稻壳的粮仓、储粮桶成了如今先锋艺术展的最佳载体;如火如荼的良渚稻田艺术节,再现农忙的宁波粮食文化陈列馆,还有富义仓遗址公园、四无粮仓陈列馆、塘栖粮仓博物馆,以及让很多都市人全家奔赴的衢州常山“父亲的水稻田”…………

浙江人成为最喜欢用稻米做文章的一批人,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讲述、倾听,并走进过去和现在的故事,印入了浙江人DNA里。

【2】

稻米,在浙江,要从万年前,一粒不足4毫米的炭化稻讲起。

4毫米什么概念?如果你去浦江的上山考古遗址公园,会发现,这颗“小黑点”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

作为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它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炭化稻米。

一万年前,浙江的先民开始稻作农业的实践。去年新发现的衢州皇朝墩遗址,距今约9000年的史前稻田,是世界最早的古稻田。

在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便给“水稻”划了一个重点——良渚古城遗址向人们展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个以稻作农业为支撑、具有统一信仰的早期区域性国家。

这里的信仰,便包括稻米。

这种信仰再具体化,便渗透在了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各个层面。

在浙江,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会在米桶米缸外写上一个“满”字,插上香,祭上年糕、米馒头;结婚时,嫁妆箱中要放几株连根的稻穗;出丧时,要用稻草燃烟来驱赶野鬼。

一抔稻米,撒尽生老病死。

【3】

在近代文人的笔下,由稻米演化出的各类米制品,成了不少漂泊外地浙江人的乡愁暗号。

梁实秋写下了杭州年夜饭桌上必不可缺的《八宝饭》,周作人在《再谈南北的点心》里着重点名“嘉湖细点”,冯骥才更是在《春节八事》里对宁波年糕念念不忘……

如今,随着现代农业和商品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农田、农耕、粮仓成为过去,代表地域性特色的吃食也走遍了大江南北。我们所熟知的稻米,早已褪去了田间粗粝的外壳,变成了超市里包装精美的商品,亦或者是艺术家口中承载表达的载体。

稻米不见了,但又好像无处不在。

我们习惯了稻米的馈赠,却并不明白它背后的价值。

在《淘金米》选黄金还是稻米的争议之中,有一条比较聚焦的“质疑”:这是不是造成粮食浪费?在争论之中,杨烨炘坚持,他的初衷之一是带领观众重新审视稻米。

一颗穿越万年的稻米,哺育了灿烂悠远的长江文明,周边文化从此交流、融合;唤醒了生生不息的浙江基因,根植于信仰到饮食的方方面面;我们不禁好奇——小小稻米,今后还将有怎样的可能性?

浙江人也给出了他们不同的答案。他们知道,如何用一粒稻米来讲述这方水土的过去和现在?如何在它作为原点放射出的光芒中赋予新的含义?

他们收集种子,行走于各地的农业交流会上;他们记录春播秋种,集合张张照片做成展览;他们将舞台搬上麦田,歌唱和舞蹈丰收的喜悦。

就连粮仓,也被浙江人赋予了新的含义。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挖掘稻米更多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可能,在稻田里写诗,在作品中赏稻。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