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新时代老年教育 赋能银龄七彩人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1 19:13 1

摘要:人口老龄化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老年教育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老年教育不仅事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也事关万千家庭和谐

人口老龄化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老年教育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老年教育不仅事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也事关万千家庭和谐幸福、社会文明进步。

滨州职业学院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宗旨,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创新办学模式,丰富教育载体,以高质量老年教育推动老年人高质量生活,既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积极引导老年人发挥余热回报社会,收到良好社会效果。该院连续两届当选全国第三年龄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多次在全国高校老年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现以滨州职业学院老年教育工作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办好新时代老年教育,赋能银龄七彩人生。

突出党建引领,筑牢老年教育红色阵地

党建领航明方向。学院党委将老年教育纳入服务社会的重点工作之一,创立第三年龄大学、老年开放大学,明确办学方向,突出党建要求和社会需求,创新办学方式、课程设置、师资配备,丰富教育载体,扩大老年人精神文化供给。

红色教育润初心。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党旗红”引领“夕阳红”,把政治学习、党史学习、家风建设融入老年课堂,开展“老党员讲党课”“红色故事会”“家教家风”等一系列特色课程,激发学员爱党爱国热情,让老年课堂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精神家园。

党员担当聚合力。组织老年党员师生成立临时党支部,做好教学及党员管理,组织开展党的活动。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党员组成志愿服务队,针对不同老年人的需求,开展结对帮扶,为老年人提供课程咨询、心理关怀等暖心服务。

坚持需求导向,打造老年教育特色课堂

坚持问需于老、精准供给的办学理念,梳理制定适老化“学习清单”,着力构建特色课堂体系,提升老年教育质效。

技能提升课堂。针对老年人电子化、智能化应用领域难点、痛点,先后开展老年智能手机应用等辅导120余班次,培训8000余人次。

康养愉悦课堂。应老年人需求开设中医养生、太极拳、模特、瑜伽等特色课程;组建健康科普宣讲志愿者团队,围绕慢性病预防、全民健身等主题,到社区开展健康科普宣讲50余场次,聚力打造“康养讲堂”服务品牌。

国学文化课堂。立足弘扬传统文化,开设国学讲坛、绘画书法、音乐戏曲、茶艺等传统文化课程,让老年人在学习研读中受到文化熏陶,坚定文化自信。

社会实践课堂。组织师生到敬老院、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技能展演,参加文艺汇演、书画展等活动,搭建“银龄人才库”,实现老有所为目标。

创新办学模式,构建老年教育多元格局

坚持多元融合、创新发展,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积极构建开放、共享、协同的老年教育新格局。

线上线下融合。搭建老年教育“银铃乐苑”学习云平台,适应老年人生活特点,开发线上直播课、微课资源库,实现“家门口入学、指尖上学习”;线下推行居民点单、学院送课入社区模式,打通老年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参训居民达3000余人次。

校社融合。与乡镇街道、社区共建6家“社区学院”,建成“老年教育进社区试点单位”“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单位”等多个省级试点示范单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全省老年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代际融合。创新“老少同堂”模式,组织学院青年学生与老年学员结对,开展“科技助老”“老少共建”等活动,促进老人与青年共学共融共建共享。积极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推送的10个项目获评“山东省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10名老师被推选为“百姓学习之星”,2021年学院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启动仪式上作典型发言。

课程融合。打造“基础型+特色型+精品型”三维融合课程体系,涉及养生保健、法律普及、心理关怀、智慧助老等多个领域,47门课程入选“山东省社区教育优质课程”,10门入选教育部“能者为师”课程,39名教师入选“能者为师”师资库。

作者单位:滨州职业学院

来源:醉夕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