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节创新课例、3场深度解读、4位专家论道——4月11日,作为青岛市大单元教学实验校、市南区首批达标课堂示范校,青岛市实验小学以“高规格”教研阵容,面向全市直播呈现学校大单元教学改革攻坚“答卷”。本次活动以“聚焦大单元 赋能新课堂”为主题,不仅呈现学校践行新课标
6节创新课例、3场深度解读、4位专家论道——4月11日,作为青岛市大单元教学实验校、市南区首批达标课堂示范校,青岛市实验小学以“高规格”教研阵容,面向全市直播呈现学校大单元教学改革攻坚“答卷”。本次活动以“聚焦大单元 赋能新课堂”为主题,不仅呈现学校践行新课标精神,实施“学为中心”的课堂深度变革和有效探索,更展现出一所实验校先行先试的责任担当与创新实践。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大单元实验校项目负责人杨璐,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崔志钢,小学数学教研员张荣欣,英语教研员姚蓓贝,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刁丽霞、副主任董坤凌等专家、领导参与此次活动,线上线下逾2000名教师共同参与这场教育生态的深度重构。
课例现场: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
语文会场,刘春婷主任立足单元整体设计,从目标统整、大任务创设、评价贯穿三方面系统阐释大单元教学策略,强调通过“教—学—评”一体化实现素养落地。于俪老师执教《游记》的第四课时,以生活情境为切入点,以大家范文、同伴文章为例文,引导学生写清游览顺序,写好游记中的过渡句,在语言实践中提升思辨能力;张洋老师执教的第五课时,她根据学生习作中的重点问题,巧妙搭设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写好游览过程中的见闻与感受。青岛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崔志钢在评课发言中指出,两节展示课准确把握了任务群教学的“整合性、实践性”特点,课堂设计既守正又创新。崔老师还结合新课标精神,围绕“大单元教学——何为与可为”展开微讲座,为教师突破教学瓶颈指明方向。
数学会场,李艳老师的说课及大单元设计整体解读,展现了数学学科在大单元教学理念下的创新与探索。王超老师的《认识图形》与毕晓蓓老师的《图形的拼组》,以课标“图形与几何”领域要求为纲,聚焦“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两大核心素养,遵循“立体→平面→应用”的认知逻辑,突破传统知识碎片化教学,构建“玩中学、做中悟”的实践性学习框架。通过大单元教学路径,借助“《所见》诗配画是怎么拼成的?”这一大任务,引出“认图形、拼图案”两个子任务,引导学生从生活实物中抽象图形本质,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空间关系。在“认图形”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描、印”等操作活动完成对平面图形的初步感知,让学生理解“体上有面、面在体上”;在“拼图案”中,教师关注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掌握和运用,再次感悟图形的特征及图形间关系,从说出组合图形中各组成部分图形的名称,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拼出多元化图案感受图形之美,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实现“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育人目标。市教科院教研员张荣欣在点评中强调“数学课堂用大任务带领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实现了学科实践与思维的可视化”。
英语会场,陈骏老师立足新教材三下《Unit What’s do your hobby》,深入整合单元内各语篇之间的联系,确立清晰的育人目标。将“hobby”这一主题贯穿整个单元,通过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下使用相关语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现场王蕾老师的Start up,将后续语篇中的调查问卷整合在其中,着力体现了英语的学以致用。傅雨涵老师的Speed up课时中,又紧密将前授的语篇1和语篇2的内容进行应用式的再现巩固,同时又将后续语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了感知,从而让学生通过探究和解决问题来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以真实语境驱动语言交际,将新课标提倡的“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主题学习、探究意义和解决问题,使学习过程成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发展的过程”成为可触摸的现实。市教科院教研员姚蓓贝老师从目标精准性、策略适切性及素养落地路径等维度进行深度点评,为英语教学优化注入专业动能。
专家赋能:从“碎片化”走向“结构化”
市南区教育研究主任刁丽霞在致辞中直指课改内核,她强调“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在于破解素养目标‘悬置化’难题,推动课程理念向课堂行为的实质性转化。”作为市级教研部门将持续为学校创新实践提供智库支持与机制保障。
青岛市实验小学的书记、校长马肇喆在专题报告中系统阐述学校实践路径:通过“内容统整—目标进阶—评价嵌入—任务驱动”的一体化设计,创新实施“1+2+1”数智教研模式,构建“任务驱动+问题驱动”的“双轮驱动”课堂模式,推动大单元教学实现从“典型课例”向“常态教学”迭代升级。
“大单元教学不是教材单元的简单重组,其本质是以学科大概念联通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使学习在真实问题解决中发生。”山东省教科院专家杨璐老师在专题讲座中,以《从知识传递走向观念建构的学科实践解读》为题,以青岛市实验小学展示课例为范本,解析大单元教学的建构策略,为教师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操作指南。
未来展望:从“单元重构”迈向“全人发展”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崔志钢在总结中指出:“大单元教学是落实五育融合、培养‘完整的人’的重要抓手。当课堂开始单元重构,教育便真正走向了育人重构。”
下一步,全市将持续深探大单元教学与跨学科实践的有效融合,深耕数智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协同创新,让“学为中心”的新优质课堂为学生的最优成长助力赋能。
来源:瞰青